減振墊塊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2:53: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種減振墊塊。
背景技術:
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振動現象,容易對機械設備造成損壞,為了減少機械振動對機器、結構或儀表設備正常工作的影響,通常在機械設備的內部部件連接處設置減振墊塊。目前的減振墊塊大都存在結構設計不合理,減振效果不好,且易磨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減振效果好且不易磨損的減振墊塊。
其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減振墊塊,它包括減振墊塊本體,所述減振墊塊本體兩端均設有第一讓位卡接槽,所述第一讓位卡接槽為梯形結構,所述減振墊塊本體還設有至少一個第二讓位卡接槽,所述第二讓位卡接槽為鉤形槽結構,所述減振墊塊本體上設有至少兩列腰形減振通孔組,每列所述腰形減振通孔組至少包括2-3個腰形減振通孔,所述減振墊塊本體上還設有至少兩個螺栓孔,所述減振墊塊本體為金屬橡膠製成。
較佳的,所述螺栓孔為沉頭螺栓孔。
較佳的,所述減振墊塊本體的長度為40-60mm。
較佳的,所述減振墊塊本體的高度為15-25mm。
較佳的,所述減振墊塊本體的寬度為10-2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採用減振墊塊,結構設計合理、減振效果好且不易磨損;減振墊塊本體兩端均設有第一讓位卡接槽,第一讓位卡接槽為梯形結構,減振墊塊本體還設有至少一個第二讓位卡接槽,第二讓位卡接槽為鉤形槽結構,結構設計合理;減振墊塊本體上設有至少兩列腰形減振通孔組,每列所述腰形減振通孔組至少包括2-3個腰形減振通孔,採用腰形減振通孔,可以實現較好的減振效果;減振墊塊本體上還設有至少兩個螺栓孔,便於固定,結構設計合理;減振墊塊本體為金屬橡膠製成,可以實現較好的彈性且不易磨損;螺栓孔為沉頭螺栓孔,結構設計合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中1. 減振墊塊本體,2. 第一讓位卡接槽,3. 第二讓位卡接槽,4. 腰形減振通孔組,5. 腰形減振通孔,6. 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減振墊塊,它包括減振墊塊本體1,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兩端均設有第一讓位卡接槽2,所述第一讓位卡接槽2為梯形結構,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還設有至少一個第二讓位卡接槽3,所述第二讓位卡接槽3為鉤形槽結構,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上設有至少兩列腰形減振通孔組4,每列所述腰形減振通孔組4至少包括2-3個腰形減振通孔5,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上還設有至少兩個螺栓孔6,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為金屬橡膠製成。
所述螺栓孔6為沉頭螺栓孔。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的長度為50mm。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的高度為15-25mm。所述減振墊塊本體1的寬度為15mm。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依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裝飾,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覆蓋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