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2:16:51 2
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包括傳送帶及位於傳送帶上方的機架,沿傳送帶行進方向的機架上依次設有一醬汁噴頭和一轉軸,所述醬汁噴頭經一控制電磁閥與一供醬管連接,所述轉軸一側的下周部上固連有一毛刷,所述轉軸另一側的上周部上固連有一驅動板,所述驅動板與一鉸接於機架上的凸輪頂接,所述凸輪由固設於機架上的電機驅動,位於醬汁噴頭下方的傳送帶旁側設有一紅外線感應傳感器,位於毛刷後側的傳送帶上設有一將傳送帶包裹住的烘乾倉,所述烘乾倉的上部內壁上設有電加熱組件。本實用新型整體性好,具有一體化生產功能,能滿足魚乾製品的上醬及烘乾作業,提升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 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應用於魚乾製品生產作業。
【背景技術】
[0002]魚乾製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生產流程一般在不同的生產線上完成,缺少一體化生產加工,導致生產效率低,而且也容易出現產品汙染等可能性。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是本實用新型研究的對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有力解決了現有魚乾製品缺少一體化生產等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包括傳送帶及位於傳送帶上方的機架,其特徵在於:沿傳送帶行進方向的機架上依次設有一醬汁噴頭和一與機架鉸接且平行布設的轉軸,所述醬汁噴頭經一控制電磁閥與一供醬管連接,所述轉軸一側的下周部上固連有一用以刷醬的毛刷,所述轉軸另一側的上周部上固連有一驅動板,所述驅動板與一鉸接於機架上的凸輪頂接,所述凸輪由固設於機架上的電機驅動,位於醬汁噴頭下方的傳送帶旁側設有一紅外線感應傳感器,所述紅外線感應傳感器經一線圈驅動電路與控制電磁閥的線圈電路連接,位於毛刷後側的傳送帶上設有一將傳送帶包裹住的烘乾倉,所述烘乾倉的上部內壁上設有電加熱組件,且烘乾倉的外壁上開設有一用以觀察內部情況的玻璃觀察窗。
[0005]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整體性好,具有一體化生產功能,能滿足魚乾製品的上醬及烘乾作業,提升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包括傳送帶I及位於傳送帶上方的機架,沿傳送帶行進方向的機架上依次設有一醬汁噴頭2和一與機架鉸接且平行布設的轉軸3,所述醬汁噴頭經一控制電磁閥4與一供醬管5連接,所述轉軸一側的下周部上固連有一用以刷醬的毛刷6,所述轉軸另一側的上周部上固連有一驅動板7,所述驅動板與一鉸接於機架上的凸輪8頂接,所述凸輪由固設於機架上的電機驅動,位於醬汁噴頭下方的傳送帶旁側設有一紅外線感應傳感器9,所述紅外線感應傳感器經一線圈驅動電路10與控制電磁閥的線圈電路連接,位於毛刷後側的傳送帶上設有一將傳送帶包裹住的烘乾倉11,所述烘乾倉的上部內壁上設有電加熱組件12,且烘乾倉的外壁上開設有一用以觀察內部情況的玻璃觀察窗13。
[0008]具體實施過程:待處理的製品在傳送帶上傳送時,當經過紅外線感應傳感器時,紅外線感應傳感器發出電信號,並經線圈驅動電路驅動電磁閥線圈得電,使電磁閥打開,這樣醬汁將從供醬管流向醬汁噴頭,並朝待製品噴出醬汁,而噴出的醬汁由於距離等問題並一定在待製品表面均勻,所以在傳送帶後續傳送過程中,待製品會經過毛刷,並被毛刷刷均勻;刷均勻後的製品繼續被傳送帶傳送,並輸送至烘乾倉內,由於烘乾倉的上部內部設置電加熱組件,可有效增強內部環境溫度,通過溫度達到對製品的烘乾作業效果,並且可以利用玻璃觀察窗對內部情況進行實時觀測,以便採用不同應對措施。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於魚乾生產的上醬及烘乾生產線,包括傳送帶及位於傳送帶上方的機架,其特徵在於:沿傳送帶行進方向的機架上依次設有一醬汁噴頭和一與機架鉸接且平行布設的轉軸,所述醬汁噴頭經一控制電磁閥與一供醬管連接,所述轉軸一側的下周部上固連有一用以刷醬的毛刷,所述轉軸另一側的上周部上固連有一驅動板,所述驅動板與一鉸接於機架上的凸輪頂接,所述凸輪由固設於機架上的電機驅動,位於醬汁噴頭下方的傳送帶旁側設有一紅外線感應傳感器,所述紅外線感應傳感器經一線圈驅動電路與控制電磁閥的線圈電路連接,位於毛刷後側的傳送帶上設有一將傳送帶包裹住的烘乾倉,所述烘乾倉的上部內壁上設有電加熱組件,且烘乾倉的外壁上開設有一用以觀察內部情況的玻璃觀察窗。
【文檔編號】A23B4/03GK203913202SQ201420306580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1日
【發明者】姜玉蘭 申請人:姜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