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線雙向繞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3:32:56 1
本發明涉及機械五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線雙向繞線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調換導線,因而配網改造的過程中調換、拆除導線就成為較為關鍵一個環節。但是通常使用的收線機所回收的導線,往往因在回收過程中受到損傷而幾乎無法再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費,而且目前廣泛使用的繞線裝置大多為單向繞線,工作效率較低,成本投入較大。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特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實用、工作效率高以及成本低的導線雙向繞線裝置。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導線雙向繞線裝置,包括第一繞線軸、第二繞線軸、繞線校直器和張力調節絲杆,所述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間隔安裝在一組裝配板之間,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穿插過裝配板並向外延伸,且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還通過繞線校直器,所述繞線校直器安裝在一組裝配板之間,一組裝配板上安裝有張力調節絲杆連接繞線校直器,所述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上設置有限位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通過哈夫節安裝在裝配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形成雙向設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間隔設置有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且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呈雙向設置,能夠適應於較多場合的繞線需求,而且相對於單向繞線而言,雙向繞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實用,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繞線軸,2、第二繞線軸,3、繞線校直器,4、張力調節絲杆,5、裝配板,6、繞線部,7、限位擋,8、哈夫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的限定。
如圖1所示的一種導線雙向繞線裝置,包括第一繞線軸1、第二繞線軸2、繞線校直器3和張力調節絲杆4,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間隔安裝在一組裝配板5之間,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的繞線部6穿插過裝配板5並向外延伸,且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的繞線部6還通過繞線校直器3,繞線校直器3安裝在一組裝配板5之間,一組裝配板5上安裝有張力調節絲杆4連接繞線校直器3,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上設置有限位擋7。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通過哈夫節8安裝在裝配板5上,保證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在繞線過程中的穩定性。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的繞線部6形成雙向設置,採用第一繞線軸1和第二繞線軸2雙向繞線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間隔設置有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且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呈雙向設置,能夠適應於較多場合的繞線需求,而且相對於單向繞線而言,雙向繞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實用,成本低。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於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線雙向繞線裝置,包括第一繞線軸、第二繞線軸、繞線校直器和張力調節絲杆,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間隔安裝在一組裝配板之間,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穿插過裝配板並向外延伸,且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還通過繞線校直器,繞線校直器安裝在一組裝配板之間,一組裝配板上安裝有張力調節絲杆連接繞線校直器,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上設置有限位擋。本發明間隔設置有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且第一繞線軸和第二繞線軸的繞線部呈雙向設置,能夠適應於較多場合的繞線需求,而且相對於單向繞線而言,雙向繞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實用,成本低。
技術研發人員:劉珍秀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太倉聖廣仁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27
技術公布日: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