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纖維筆芯的外圓磨削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9:41:56
專利名稱:一種纖維筆芯的外圓磨削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纖維筆芯製造時的磨削裝置,特別是一種圓柱形筆芯外圓磨削設備。
圓形粘結型纖維筆芯芯杆成型後,由於其外圓有一定的誤差,難以滿足裝配筆桿時的精度要求,所以,現在均採用一種通用設備——無芯磨床對芯杆的外表面進行一次磨削,以達到裝配精度的一般性要求。但這種主要由砂輪、導輪及其傳動軸、動力及傳動裝置構成的無芯磨床原來是用於金屬構件的外圓磨削的,而現在用於表面粗糙度較高並較為疏鬆的纖維筆芯的磨削則不是很理想,難於達到較高的裝配精度和表面光潔度,影響了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改進現有無芯磨床的構造,使其在磨削纖維筆芯時能進一步提高筆芯的精度和光潔度。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普通無心磨床中砂輪和導輪傳動軸分別加以延長,並將安裝在軸上的砂輪和導輪的軸向尺寸(厚度)相應增加0.4-1.5倍。通過這樣的改裝後,在相同的加工速度下,就能增加砂輪對纖維筆芯外圓的磨削麵積和磨削時間,使筆芯的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有較大的提高,相應地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等級。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結合
圖1,砂輪傳動軸4安裝在支承軸座2上,在傳動軸4的一端裝有砂輪3,另一端裝有傳動帶輪1與動力源相連,一端裝有導輪7的導輪傳動軸6通過蝸輪變速裝置8和傳動輪9與動力源相連,從而使導輪7的轉速與砂輪3的轉速相比要慢很多,這樣就能使通過砂輪3和導輪7之間間隙的纖維芯杆5的四周能得到均勻的磨削。圖中砂輪3、導輪7虛線的右側部分為原通用無心磨床砂輪和導輪的軸向尺寸(厚度)。所以當採用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進後,在筆芯芯杆5相同的移動速度下,對芯杆的磨削時間和面積將增大一倍左右,因而能得到更高的精度和光潔度。
在實際應用中,通用型M1010無心磨床的砂、導輪的厚度(軸向尺寸)均為50mm,當作為纖維筆芯的專用磨床時,可將其傳動軸的一端分別加長,使之能安裝厚度為100mm的砂、導輪。對於M1020型無心磨床,其原來砂、導輪的厚度為127mm,當作為纖維筆芯的專用磨床時,改裝後的砂、導輪的厚度可增至250mm。本實用新型雖然簡單,但卻效果明顯,能大大提高筆芯的質量等級,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主要由砂輪、導輪及其傳動軸、動力及傳動裝置構成的纖維筆芯外圓磨削設備,其特徵在於將普通無心磨床中砂輪傳動軸(4)和導輪傳動軸(6)分別加以延長,並將安裝在軸上的砂輪(3)和導輪(7)的軸向尺寸(厚度)相應增加0.4-1.5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筆芯外圓磨削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砂輪(3)和導輪(7)的軸向尺寸(厚度)一般在80-300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纖維筆芯外圓磨削設備,其關鍵是將普通無心磨床中砂輪傳動軸(4)和導輪傳動軸(6)分別加以延長,並將安裝在軸上的砂輪(3)和導輪(7)的軸向尺寸(厚度)相應增加0.4-1.5倍。通過這樣改裝後,在相同的加速度下,就能增加砂輪對纖維筆芯外圓的磨削麵積和磨削時間,使筆芯的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有較大的提高,相應也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等級。
文檔編號B24B5/22GK2541121SQ0221725
公開日2003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29日
發明者吳鳴寰 申請人:吳鳴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