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
2023-04-26 05:57:41
專利名稱::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將方位角模式的影像轉換成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影像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影像系統,一般使用廣角鏡頭這樣的狀況已經很久了。尤其是180度的魚眼鏡頭在這個行業已經是很知名的。魚眼鏡頭產生的影像一般與半球形、部分半球形、與視域有關。也就是說,廣角鏡頭有較大的視角,這是相對於一般的照相機鏡頭而言。由於廣角鏡頭所擷取的影像,一般都有鏡像桶狀的變形。因此,在擷取影像時,為校正影像的變形,大部分的浸入式觀察器(immersiveviewer)會在來源影像的圖像上執行幾何式轉換程序。依據"透視型校正(perspectivecorrection)"或"減少變形(dewarping),,方法,轉換程序中會扭曲影像,以校正透視型影像。"透視型校正"方法會基於影像觀察位置(imageviewingposition)的方向,調整影1象至合適的透^見型影1象。目前,可以防止魚眼影像的部分變形已有糹艮好的方法與裝置了。但是,這些傳統的方法與裝置依然受限於許多限制。例如(1)半3求形才莫式(hemispheremodel)受到180度的限制。(2)當3見角位置越4妄近180度時,透視型#見圖(perspectiveview)的變形也增力a。(3)無法產生180度的視野或超過透視視圖(perspectiveview)的影像。(4)僅以半球形來描述真實的魚眼鏡頭或廣角鏡頭是不夠的。(5)透視視圖可顯示魚眼影像中未變形部分視圖,但無法讓觀察器同時觀察未變形的視圖與整個影像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因此,找到一種可以擷取並觀察廣角影像的方法與裝置視有必要的。其條件必須如下(1)180度視域角的限制必須打破,甚至,視域角必須可以達到360度。(2)廣角鏡頭必須可以表示出整個影像。(3)必須有一種方法可以運用於真實的廣角鏡頭上。(4)當變形部分已經校正過或減少時,投影器可將完整的廣角影像投射成所要的標的影像。找出一種可以選擇並防止由廣角鏡頭所擷取的影像變形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針對魚眼鏡頭所擷取的影像。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意在於將廣角的動態影像轉換成變形減少的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影像。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包括(l)擷取一個廣角影像,是一個圓型投影影^像(circularprojectionimage),其4各式可以為下列任一種全圓型(fullcircle)、圓角型矩形(roundedrectangle)或全才殳影(fullprojection);(2)利用一;個^見;或角(degreeofview)與該廣角影《象的一個圓;f主型投影區域的半徑,以在一個具有多方位角模式(AzimuthalMode)的影像中作選捧;(3)詳細定義一個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的水平一見域(HFOVR;horizonta1fieldofviewrange)與垂直視域(VFOVR;verticalfieldofviewrange),且該來源投射影像區域是方位角模式;(4)轉換該方位角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圓柱型模式(CylindricalMode)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5)轉換該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透視型模式(PerspectiveMode)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及(6)產生輸出影像。進一步的,所述的廣角影像所具有的視域角大於或等於180度,所述的投射的水平視域角大於或等於180度,垂直視域角大於或等於90度,且當廣角影像被位於影像牆上的廣角鏡頭所擷取時,廣角影像可涵蓋全部景像。優選的,所述的廣角影像所具有的視域角大於或等於109.47122度,所述的投射的水平視域角大於或等於90度,垂直視域角大於或等於90度,且當廣角影像被位於影像牆角落上的廣角鏡頭所擷取時,廣角影像可涵蓋全部景像。進一步的,所述的圓型投影影像是一個赤道線投影影像。或者,所述的圓型投影影像是一個極點投影影像。或者,所述的圓型投影影像是一個斜角投影影像。進一步的,所述的方位角模式包括直角模式、藍伯特等面積模式、等距離模式、立體模式、日晷模式或垂直透視模式。進一步的,所述的輸出影像是一個透視型模式的影像。或者,所述的輸出影像是一個圓柱型模式的影像。或者,所述的輸出影像包含多個子影像,且所述的子影像是圓柱型模式或透視型模式。針對三種不同的輸出影像用相應不同的方式實現。本發明是有關於利用一種裝置、算法與方法將一個單一且變形的廣角影像轉換成單一或多個子影像組合成的影像,再行輸出。直接利用人的眼睛所視來比較判斷,該標的子影像已經是明顯是變形已經減少了的,或者在透視模式下以經校正過了的。因此,本發明解決已有技術的難題,具有相當優勢。圖1A是本發明的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的實施例一的示意7圖1B是本發明的以圓柱型模式或透^L^莫式輸出影像的方法的實施例二的示意圖1C是本發明的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的實施例三的示意圖lD是本發明的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象的方法的實施例四的示意圖1E是本發明的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的實施例五的示意圖1F是本發明的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的實施例六大示意圖1A-1是一個極坐標方位的方位角投影示意圖1A-1,是一個赤道線方位的方位角投影圖U-2是一個方位角至圓柱型投影的正切示意圖1A-3是一個方位角至圓柱型投影的正割示意圖1B-1是一個極坐標投影示意圖1B-2是一個赤道線投影示意圖1B-3是一個斜角投影示意圖1B-4是圖U-2的另一觀察方向的示意圖1B-5是圖1A-3的另一觀察方向的示意圖2是廣角影像中不同的方位角模式與不同的視域角比較的一覽表;圖3是圓柱型模式至方位角模式的反向圖像投影示意圖4A是一個延展的來源廣角影像的示意圖4B是一個標的影像的示意圖4C是一個具有詳細說明的水平視域與垂直視域的標的影像的示意圖;圖5A圖5D是包括了三個控制因素與圓柱型影像的示意圖;圖6是轉換一個方位角模式的動態影像至一個圓柱型模式的動態影像的連續圖像示意圖7是利用圖像投影技術推衍出相關新的圓柱型影像;圖8是可能的鏡頭投影型式與結果影像的一覽表;圖9是方位角與蒂梭扭曲指數對照圖(Tissotdistortionindicatrix)—覽表;圖10是具有透一見4殳影的方位角的示意圖11是一個方位角模式的等面積影像與方位角模式的等距離影像;圖12是多個立體投影示意圖13是在一個房間內觀察整個區域並裝設一個攝影機於該方間的牆面示意圖;圖14是裝設一臺攝影機於一個房間的角落的較高處與角錐體視野空間圖式;圖15是可求得最小視域角的方程式與相關圖像圖式;圖16是一個圓柱型模式的等距離投影與蒂梭扭曲指數對照圖17根據量測並繪出圖像變形的概念圖18是對應著一個圓柱型標的平面的經度角與綿度角的計算示意圖;圖19是產生一個可輸出的透視型影像的連續圖像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球狀體IOI,平面102,極點才更影或圓柱型才殳影121赤道線投影(Equatorialprojection)122斜角投影(Obliqueprojection)123反向圖{象(inversemap)300圓柱型坐標U,40的影像301方位角坐標(x,y)的影像302-現域611、612、613、614輸出動態影1象1003全圓形影4象(fu11circle)801圓角型矩形(roundedrectangle)802、803全投影(fullprojection)804光學CCD/CMOS感應器810方位角投影區域811J求狀體(spheroid)101,經綿線(graticule)105正交投影901、903等面積投影902、1101等距離投影903、1102立體投影904、1002、1200曰晷投影905、1001垂直透視i殳影1004正切圓柱表面103正割圓柱表面104方形經煒線105房間1302房間1402角4,體^見野空間(coneviewingspace)1401方牙呈式1501方向1504直角投影901、1003方位角等距離投影903、1102藍伯特方位角等面積投影902、1101正切點1005方位角立體4殳影904、1002、1200才殳影1204、1202才殳影501、502、504、505、506、507、508、706經度水平視域404緯度垂直視域405旋轉-拉近拉遠-對焦(PAN-TILT-ZOOM)108具體實施例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系有關於利用一個廣角鏡頭產生的影像。如圖1A-1、圖1A-1'、圖1A-2、圖IB-4所示,該影像可以是一個球狀體101,,並投影至平面102,。該平面102,通常正切(tangent)於該球狀體101,,但是橫切(secant)的,如圖1A-3與圖1B-5所示。這些影像也是方位角模式(AzimuthalMode)或天頂模式(ZenithalMode)的投影影^f象。正切點(thepointoftangency)詳細定義出投影的方位。以功能性而言,該方位是投影的聚焦(focus)。平面投影(planarprojection)的一般方l立(regularaspect)是一個4及點3更影121、一個赤道線招:影(Equatorialprojection)122、與一個4鬥角才殳影(Obliqueprojection)123,如圖1B-1、圖1B-2與圖1B-3所示。本發明的廣角影像是由方位角模式投影的,該方位角模式投影有如直角投影(orthographicprojection)、立體投影(stereographicprojection)、曰晷投影(gnomonicprojection)、等距離投影(equal-distanceprojection)、等昃巨離才殳影(equal-areaprojection)、與垂直透視投影(verticalperspectiveprojection),如圖2所示。且所述的廣角影像很容易延展至所有的方位角模式。介於方位角模式與圓柱型模式(CylindricalMode)的投影可以被定義出二組圖像方程式(mappingequation)。第一組是前向方程式(forwardequation)或直接關聯(directrelation)。該前向方程式或直接關聯可轉換極坐標(經度入,糹韋度4),半徑R)至笛卡兒坐標(Cartesiancoordinate)(距原點的水平距離x,具原點的垂直距離y),並且可提供一個方^f更的比例因素(scalefactor),而這個比例因素與地圖的比例是不同的。設定此處的方程式是具有單一比例因素。第二組是一個反向方程式(inverseequation),其是第一組的反向變換式。一個反向圖像(inversemap)300被從一個圓柱型坐標(入,小)的影像301轉換成一個方位角坐標(x,y)的影像302,如圖3所示。本發明僅採用反向方程式。因為所述的廣角影像會有嚴重的桶狀變形(barreldistortion),原因是與非廣角影像相比較時,廣角影像的視域角會有些許增加。這樣的變形在平面影像上是從中心而發散對稱的,在球狀面上是從一個軸而對稱的,如圖4A與圖5A所示。因此,找到一種可以解決變形的廣角影像是必須的,特別視廣角鏡頭具有廣大的應用特色。本發明共利用三種投影,以推衍出標的影像(objectimage)。首先,該廣角動態影4象(wide-anglevideoimage)是一種方4立角才莫式的動態4殳影。透過這三種投影方式,具有的不同角度與光學特性的標的影像即衍生出來的,例如圓柱型4殳影(Cylindricalprojection)動態影1且,相關的經度與綿度可以如下計算入[x,y〗=F1入(x,y)=入1+水平視域xx/w(7-1)(J)[x,y]=F1(j)(x,y)=小l+垂直孝見i或xy/h(7-2)方程式(7-1)與方程式(7-2)所導出的是標的圓柱型影像中的像素。為產生與一個來源廣角影像相符的圓柱型投影,從方位角模式轉換到圓柱型模式的反向圖像方程式(2-1)與方程式(2-2)開始是必要的要件。本發明使用方位角是以衝莫擬該廣角圓形(wide-anglecircular)才殳影、全投影(fullprojection)、或圓角形區域,皆是圓柱型影像U,40,如圖8所示。因而得出該反向圖像方程式(2-l)與(2-2)。而反向圖像方程式(2-l)與(2-2)對應著該來源廣角影像的位置(x,y)。本發明舉出六個實施例來描述反向圖像方程式。(a)如圖9與圖IO所示的直角投影901與1003,方位角的直角投影的透視圖可從一無限遠之處看到地球。該透視圖給了這個立體的的圖一個有錯覺的假象。其在尺寸與面積上的變形近乎投影的限制,以顯示出更真實的影像,且較其它投影更真實,但不包括透視圖。方位角模式的直角投影被從該中間點開始的90度所限制,因此呈現半球形。反向圖像方程式(2-l)與(2-2)是利用方位角模式的直角^:影所導出,且如下所述x[c]),入]=cos(40sin(入-入0)(8--1)y[cj),入]=cos(4>1)sin(c)))—sin((})1)cos(小)cos(入-入0)(8--2)小是煒度,X是經度,入G與4)1是參考經度與參考綿度。(b)方位角等距離投影903與1102:依據一等比例因素,一圖像投影中二點間的距離與每一個點與其它點的距離和該球狀體上的相關距離是不同的。事實上,方位角等距離投影是非透視投影。令入O與(M是該投影中心的經度與緯度,因此,利用方位角等距離投影衍生的反向方程式(2-l)與(2-2)則可衍生出以下的方禾呈式x[(J),入]=kcos((j))sin(入-入0)(9-1)y[4>,入]-k[cos(cj)l)sin(cj))—sin(4>l)cos((J))cos(A-入O)](9-2)k=c/sin(c)c是從中心開始的角距離,且cos(c)=sin(4>1)sin(4>)+cos(4>1)cos(4>)cos(入一入O)(c)藍伯特方位角等面積投影902與1101:藍伯特方位角等面積投影的面積與該球狀體的面積成正比,且是一非透視投影,如圖9的投影902所示。因此,利用藍伯特方位角等面積投影,反向方程式(2-l)與(2-2)可以導衍出以下方程式.-x[(J),入]=kcos(4>)sin(入-入0)(10-1)y[4>,入〗=k[cos(4>1)sin)-sin(c[)1)cos(cj))cos(入一(10-2)入o)](H是標準緯度圈,人0是中心經度,且k=sqrt(2/[1+sin(cj)1)sin(cj))+cos(小1)cos(4>)cos(入-入o)])(d)方位角立體投影904、1002、1200:方位角立體投影是一平面透視投影,如圖10所示的正切點1005對面的地球上的點所連4妾而成的影傳4侖廓。其中,所有的子午線與絆度圈顯示出來的皆是圓形弧線或直線。經緯線的交叉是呈90度的。在赤道線投影方面,該緯度圈的曲線是以赤道為主軸而成對稱性分布。相對於中心煒度的瑋度圈是一直線,其它的瑋度圏是呈凹狀,且其凹向是與該直線緯度圈相同邊的極地,如此形狀線於分布在半球上,其半徑是從中心開始的90度計算。因此,當反向方程式(2-1)、(2-2)利用了方位角立體投影后,可衍生出下列方程式已知一球狀體的半徑R:x[c]),入〗-kcos((J))sin(入-入0)(11-1)y[c]),入]=k[cos(cj)1)sin(cf))—sin(c[)1)cos(小)cos(入一入O)](11-2)入0是中心經度,4>1是中心緯度,且k=2R[l+sin((j)1)sin(4)+cos(cj)1)cos(cj))cos(入-入0)〗(e)曰晷投影日晷投影是一種方位角投影,其利用該球狀物(Globe)的中17心為一透視點(perspectivepoint)。所有的大圓(greatcircle)都是直線,除了方位(aspect)之外。本投影對航海是非常有用的,因其大圓所標示出的航道的距離是最短的。本投影卻受限於其透視點,且無法投射出一條垂直於該中心點的直線,或大於90度的直線。也就是說,赤道線方位無法投射出該些軸極(pole),極坐標方位無法才殳射出該赤道。因此,當反向方程式(2-l)、(2-2)利用了方位角日晷投影后,可衍生出下列方程式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其中,c是投影中心點至點(x,y)的角距離,其關係是如下cos(c)=sin((})1)sin((J))+cos(4>1)cos(小)cos(入一入0)(f)垂直透視投影請參考圖12,該方位角模式的垂直透視投影從一距離觀察該球狀物(globe),該距離較直角投影的距離還遠。該透視投影正如從一衛星或太空交通工具上看到地球全貌的效果一樣。其正確度的範圍將視與該球狀物的距離而定。從所有討論的狀況來看,其角度範圍是小於90度的,如圖12的投影1202所示。投影1204所示的是距離增加時,投影所顯示的效果。因此,當反向方程式(2-l)、(2-2)利用了方位角模式的垂直透視投影后,可衍生出下列方程式:_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面,且在投影時會被抑制。請參考圖10,是描述利用一廣角影像產生一透視視圖的方法。請參考圖19,是描述產生一透視模式影像的步驟。在圓柱型轉換(cylindricaltransform)中,整個影像不可在單一的轉換中,而只有部分才可以。本發明利用三個控制參數產生標的影像,其包括(a)搖擺角(panangle),即一興趣點經度角(hot-spotspointlongitudeangle),如圖5D的投影506所示。(b)俯仰角(tiltangle),即一興趣點綿度角(hot-spotspointlongitudeangle),如圖5D的投影506所示。(c)水平視域角,如圖5D的投影505所示,且被視為一放大因素,水平視域角是在標的影向垂直中心。(g)最後一個投影是自一圓柱型影像創造出一透視模式影像。以下是本發明原理的方程式的揭露。其基礎方程式系可用以計算出影像平面位置,以得出圓柱型影像像素,並具有相對應的(x,y)坐標的位^__以下皆是針對轉換的變量、描述與數學運算(14)入經度(俯仰)角,且其值是人=俯仰角*丌/180,(J):緯度(搖擺)角,且其值是4>-搖擺角*7!/180,w:標的影^象寬度h:標的影像高度f:透視型標的影像的水平視域角,其值可如以下表示f=視域角*71/1807T-3.141S9265〃圓周率)廠i00,A=0cos(X)sinW的矩陣,其中,廣cos((p)0-sm(cp),日=010Lsin(cp)0cos(cp)J且M=AxB比例=w/(2xtan(f/2))令i=0到2M[i]=M[i]/比例M[l][i卜M[l][i]/比例定義N0RM(a,b)=sqr"axa+bxb)以下代換式是簡化轉換與產生透視型標的影像的數學運算。19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方程式(14)導出一圓柱型坐標的透視型影像。為求得一正確的影像,從圓柱型坐標轉換至方位角位置是有必要的。利用反向方程式(2-l)與(2-2),所有對應的(x,y)坐標的位置都會從來源方位影像中擷取得。當所有反向程序(8)~反向程序(13)都加入到方程式(14)中時,方程式(14)會從圓柱型影像中產生一透視型模式影像。方程式(14)也對等於從方位角模式的廣角影像中產生的透視模式影像。而圓柱型的部分則不會產生。該方程式適用所有本發明中的方位角模式,其可選擇不同的反向方程式。本發明提供一種自所有的方位角模式投影中導衍出透視投影影像的方法。具有多個標的影像的多個圖像可以利用圓柱型或透視型,如圖4A、圖4B、圖4C所示。圖4A、圖5A圖5D是變形的廣角來源影像。圖4B、4C是標的影像,且具有特定的經度水平視域404與緯度垂直視域405。圖5A~圖5D的四個圖像包括了三個控制因素與一圓柱型影像。也就是說,任何一個透視型子標的影像皆包括如圖7的圖像704的水平視域角,圖5B的投影502的水平視域角,與如圖7的投影706的興趣點U,cf))。圖5D中的投影504是組合四個子標的影像成一單一的標的影像,並且輸出的例子。圖4A~圖4C則是從方位角模式轉換至圓柱型模式的步驟。圖5A圖5D則包括了一透視型圖像與三個標的影像。很明顯地,本發明具有以下的特點(a)圓柱型模式的子標的影像之投影505自來源廣角影像提供一完整的投影,其變形狀況遠少於圖5A中的投影501的這個來源影像。(b)透視的子標的影像,如投影506、507、508自來源影像提供了透視型影像的三個部分,且每個子標的影像包括三個控制因素,即經由調整興趣點、經度水平視域角、綿度垂直視域角而成旋轉-拉近拉遠-對焦(PAN-TILT-ZOOM)108的特性。儘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發明,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發明<故出各種變化,均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權利要求1.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擷取一個廣角影像,是一個圓型投影影像,其格式可以為下列任一種全圓型、圓角型矩形或全投影;(2)利用一個視域角與該廣角影像的一個圓柱型投影區域的半徑,以在一個具有多方位角模式的影像中作選擇;(3)詳細定義一個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的水平視域與垂直視域,且該來源投射影像區域是方位角模式;(4)轉換該方位角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5)轉換該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透視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及(6)產生輸出影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廣角影像所具有的視域角大於或等於180度,所述的投射的水平視域角大於或等於180度,垂直視域角大於或等於90度,且當廣角影像被位於影像牆上的廣角鏡頭所擷取時,廣角影像可涵蓋全部景像。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廣角影像所具有的視域角大於或等於109.47122度,所述的投射的水平視域角大於或等於90度,垂直視域角大於或等於90度,且當廣角影像被位於影像牆角落上的廣角鏡頭所擷取時,廣角影像可涵蓋全部景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型投影影像是一個赤道線投影影像,或者是一個極點投影影像,或者是一個斜角投影影像。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位角模式包括直角模式、藍伯特等面積模式、等距離模式、立體模式、日晷模式或垂直透視模式。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出影像是一個透視型模式的影像。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產生所述的輸出影像進一步為,在所述的步驟(5)之後更一步包括以下步驟(121)詳細定義一個興趣點與在該水平視域與該垂直視域的水平視域角;(122)產生所述的輸出投影,且是透視型模式;及(123)推導出該影像,且是一個透視型模式的局部投影影像。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出影像是一個圓柱型模式的影像。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產生所述的輸出影像進一步為,在所述的步驟(4)之後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141)詳細定義一個興趣點、一個水平^見域與在該水平^L域和該垂直一見域中的垂直視域角;(142)轉換所述的方位角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及(143)產生輸出所述的輸出影像,輸出影像包括多個子影像,且是圓柱型模式的部分投影影像。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產生所述的輸出影像進一步為,在所述的步驟(3)之後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141,)詳細定義一個水平碎見域角與一個垂直-見域角,以相等於該水平視域與該垂直視域;(142')轉換所述的方位角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及(143,)產生輸出所述的輸出影像,輸出影像包括多個子影像,且是圓柱型模式的全投影影像。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出影像包含多個子影像,且所述的子影像是圓柱型模式或透視型模式。12.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產生所述的輸出影像進一步為,所述的步驟(3)之後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131)詳細定義一個興趣點、在所述的水平一見域的中的一個水平^L域角與一個垂直視域角,與每一個子影像的垂直視域;(132)轉換該方位角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133)推導出該子影像,且是圓柱型模式;及(134)產生輸出所述的輸出影像,輸出影像包括多個子影像,且是圓柱型模式或透視型模式。13.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產生所述的輸出影像進一步為,所述的步驟(3)之後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131,)詳細定義一個水平^L域角與一個垂直一見域角,以相等於該水平一見域與該垂直視)或;(132')轉換所述的方位角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圓柱型模式的全來源投射影像區域;及(133,)產生輸出所述的輸出影像,輸出影像包括多個子影像,且是圓柱型模式或透視型模式。14.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產生所述的輸出影像進一步為,所述的步驟(4)之後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131")詳細定義一個興趣點、一個在該水平^見域的中的一個水平視域角與一個在該垂直^L域中的垂直4見域角;(132")轉換所述的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為一個透視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133")推導出該子影像,且是透視型模式的局部投影影像;及(134")產生輸出所述的輸出影像,輸出影像包括多個子影像,且是圓柱型模式或透視型模式。全文摘要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將方位角模式的影像轉換成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影像的方法。本發明的以圓柱型模式或透視模式輸出影像的方法包括(1)擷取一個廣角影像,即一個圓型投影影像,其格式可以為下列任一種全圓型、圓角型矩形與全投影;(2)利用一個視域角與該廣角影像的一個圓柱型投影區域的半徑,以在一個具有多方位角模式的影像中作選擇;(3)詳細定義一個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的水平視域與垂直視域,且該來源投射影像區域是方位角模式;(4)轉換該方位角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5)轉換該圓柱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為一個透視型模式的來源投射影像區域;及(6)產生該輸出影像。文檔編號G03B37/00GK101639621SQ20091011239公開日2010年2月3日申請日期2009年8月4日優先權日2009年8月4日發明者吳劉平,吳富寶,楊美珍,鄧莉芬申請人:廈門力鼎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