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爐具——助燃器和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1:22:36 1
專利名稱:新型爐具——助燃器和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套新型的爐具,這新型爐具由助燃器和散熱器組成。為了維持冬季取暖和日常炊事,人們常用北京3號鑄鐵兩用爐燃以蜂窩煤,但這種兩用爐存在著加煤次數多,上火時間長,散熱不合理及排爐塵、渣汙染周圍環境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原有的北京3號鑄鐵兩用爐的基礎上,採用新型助燃器和散熱器,達到了減汙節煤和提高爐子熱效率的目的。
助燃器和散熱器都是以生鐵為原料,澆鑄而成,利用助燃器四周的斜面,將爐膛放出來的部分熱量反射到爐膛內,促使爐膛溫度迅速升高,使蜂窩煤儘快達到最佳燃燒狀況,爐溫增高,節約煤炭。散熱器的作用是使爐體散熱比例合理,改善了蜂窩煤燃燒放出熱量的空間分布,有利取暖。用散熱器代替兩用爐的大圈,使兩用爐上部形成一個內空間和環形煙道,熱煙氣從爐膛出來後不直接進入煙囪,而是從兩邊環行半圈後再進入煙囪,熱煙氣在環行過程中將熱量傳給爐體,爐體熱量散到室內,起到對室內空間升溫的作用,並有利於煤的燃燒。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助燃器的剖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剖面圖參照
圖1,助燃器是以鑄鐵澆鑄成,厚度為4毫米,沒有上下底的喇叭筒形狀,上口內徑為60毫米,下口內徑為124毫米,上端出火口有一高度為8毫米高的垂直段〔1〕,垂直段〔1〕的內壁呈弧面,以減少出火口的阻力。垂直段〔1〕下端有一與其上夾角為135°呈環形斜面〔2〕,斜面〔2〕與水平夾角為45°,在斜面〔2〕上,在離水平線30毫米高度處,均勻分布著三個孔徑為8毫米的小孔〔3〕,便於通風,有利燃燒,在使用時將助燃器平放在兩用爐的爐口上,就能起到助燃的效果。
參照圖2,散熱器是在北京3號鑄鐵兩用爐的爐蓋大圈〔4〕的下面加上一道高為64毫米的圓弧〔5〕,在製作時,令其與大圈〔4〕澆鑄在一起,在圓弧〔5〕上開一道圓弧長為80毫米,高為64毫米的方口〔6〕,在使用時把方口〔6〕朝向爐門的一側,與煙囪口相對,這樣爐子中的熱煙氣不直接進入煙囪,而是在散熱器下繞半圈,把爐體加熱後,再進入煙囪,減少熱量損失。散熱的高度合理,達到取暖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套由鑄鐵澆鑄而成的助燃器和散熱器組成的新型爐具、其特徵是助燃器上端有一道垂直段[1]和與垂直段[1]相連的環形斜面[2]。
2.按權利要求1規定的新型爐具,其特徵是在助燃器的環形斜面〔2〕上,均勻分布著3個小孔〔3〕
3.按權利要求1規定的新型爐具,其特徵是在散熱器大圈下,澆鑄了一道圓弧〔5〕
4.按權利要求規定的新型爐具,其特徵是,在散熱器圓弧〔5〕上,開一道方口〔6〕,作為熱煙氣出口,並把爐體加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套新型爐具,它主要由鑄鐵澆鑄而成的助燃器和散熱器組成,助燃器四周斜面呈喇叭形狀,放置在爐口上,斜面可以將爐膛放出來的部分熱量反射到爐膛內,使爐膛溫度迅速升高,使蜂窩煤儘快達到最佳燃燒狀況,在助燃器斜面上均勻分布著3個小孔,便於通風,有利煤的燃燒。散熱器是在原北京3號鑄鐵兩用爐爐面大圈下,加一道高為64毫米的圓弧,在製作時令其與大圈澆鑄在一起,並在圓弧上開一道圓弧長為80毫米,高64毫米的方口。
文檔編號F24B1/198GK2036623SQ88214159
公開日1989年4月26日 申請日期1988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1988年9月26日
發明者李鋼 申請人: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