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整體封閉飛邊鍛造模下模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3:34:36 2
專利名稱:一種整體封閉飛邊鍛造模下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產生封閉飛邊的鍛造模具,屬於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結構複雜,強度、韌度、力學性能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機械零件如汽車的後軸支架,通 常採用鍛造模具生產,鍛造工藝不同,採用的鍛造模具結構也不盡相同。目前的鍛造工藝有 開式鍛造工藝和閉式鍛造工藝,開式鍛造工藝中,鍛造模具設有飛邊槽,且飛邊槽是開放的, 鍛造過程鍛件產生飛邊,飛邊起到促使金屬充填型腔的作用,但是很難實現一火鍛造,即只 需對坯料加熱一次就能完成整個鍛造過程,且材料利用率低,鍛件質量差;閉式鍛造工藝中, 鍛造模具沒有飛邊槽,鍛造過程中鍛件直接在封閉的型腔中成形,不產生飛邊,閉式鍛造的 鍛造質量和材料利用率高,但是對預製坯、鍛造溫度控制以及預製坯精度要求高,需要專用 鍛造設備,投資高,同時模具費用高、壽命低,總體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開式鍛造和閉式鍛造模具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低、鍛件質量 好的整體封閉飛邊鍛造模下模。
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封閉飛邊鍛造模下模包括模體、型腔和頂杆,模體的內上部設有型腔, 頂杆安裝在模體的底部頂杆孔中,頂杆孔與型腔連通,型腔上部設有周邊整體封閉的擠壓筒。
本實用新型具有成本低、鍛件質量好等優點。使機械零件預鍛成形過程中預鍛件周邊存 在整體封閉的飛邊,被封閉的飛邊產生阻力,迫使金屬充填滿模具型腔,成形過程增大了飛 邊阻力,提高了金屬充填型腔的能力。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鍛造模具結構示意圖。 其中1、模體,2、型腔,3、頂杆,4、擠壓筒。
具體實施方式
包括汽車後軸支架等機械零部件的鍛造工藝一般是下料一制坯一預鍛一終鍛一切邊一 整形。制坯工序是對初始坯料進行熱鍛成形,經過2 3個制坯工步得到金屬體積分布較為合 理的預製坯。然後對預製坯進行預鍛,預鍛通過鍛造模具和熱模鍛壓力機來實現。預鍛模具 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封閉飛邊鍛造模具,其結構如附圖所示,包括模體
1、型腔2和頂杆3,模體l的內上部設有型腔2,頂杆3安裝在模體1的底部頂杆孔中,頂 杆孔與型腔2連通,型腔2的上部設有周邊整體封閉的擠壓筒4。預鍛是變形最複雜的工序, 預鍛時,預鍛件隨模具上模下壓,產生飛邊,並向外緣流動,當碰到下模型腔2上部的擠壓 筒4的側壁時停住;繼續下壓時,模具上、下模形成封閉型腔,封閉的飛邊阻力越來越大, 直至金屬完全充滿填上、下模之間的型腔。預鍛結束時頂杆3將鍛件頂出模體1。本實用新
型的封閉飛邊鍛造模具設計的關鍵如下型腔設計的原則是重點考慮型腔中影響金屬流動的
部位,作一些形狀簡化,以減少金屬流動阻力,利於型腔充填。模具上、下模側向間隙和擠 壓筒側壁的斜度以及擠壓筒壁到鍛件輪廓的距離等參數要根據鍛造設備、模具精度以及成形
過程金屬流動情況等因素來考慮。如對於某種型號的汽車後軸支架的預鍛模具的主要參數是
上、下模側向間隙取值lmm,擠壓筒側壁的斜度為1.5°;擠壓筒4的側壁到鍛件輪廓的平均 距離為30mm。
權利要求1. 一種整體封閉飛邊鍛造模下模,包括模體、型腔和頂杆,模體的內上部設有型腔,頂杆安裝在模體的底部頂杆孔中,頂杆孔與型腔連通,其特徵是型腔上部設有周邊整體封閉的擠壓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整體封閉飛邊鍛造模下模,包括模體、型腔和頂杆,模體的內上部設有型腔,頂杆安裝在模體的底部頂杆孔中,頂杆孔與型腔連通,型腔上部設有周邊整體封閉的擠壓筒。本實用新型具有成本低、鍛件質量好等優點。使機械零件預鍛成形過程中預鍛件周邊存在整體封閉的飛邊,被封閉的飛邊產生阻力,迫使金屬充填滿模具型腔,成形過程增大了飛邊阻力,提高了金屬充填型腔的能力。
文檔編號B21J13/02GK201076897SQ200720025418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8日
發明者程聯軍, 趙國群 申請人: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