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區別苜蓿和草木樨種子的鑑定方法
2023-05-18 05:05:21 1
專利名稱:一種區別苜蓿和草木樨種子的鑑定方法
苜蓿和草木樨雖然都是優質豆科牧草,但草木樨的營養價值比苜蓿低,且含有香豆素、味苦、適口性差。兩種牧草混雜嚴重影響苜蓿品質。在種子貿易和品質鑑定中,美國規定紫花苜蓿種子天然混雜草木樨種子為2%。我國紫花苜蓿種子出口歐洲時,外商對質量的要求是草木樨種子含量不超過3%。但這兩種牧草種子由於外形、顏色極為相似,很難區分,加之因成熟期不同、生態條件不同,造成種子形狀極不規則,使鑑定工作難上加難。目前對這兩種草籽的鑑定,只能從氣味、形態上去區別,無標準化鑑定技術,可靠程度低。
本法是將種子預先進行處理後,再進行鑑定。作法是採用吸脹種子鑑定方法,首先隨機取樣,取供檢淨種子100粒,四次重複,將其均勻播於培養皿中,在20℃的恆溫箱中放置6小時,使種子萌動吸水發脹,然後將培養皿移至暗室內,放在UV-1型三用紫外線分析儀下進行鑑定,在紫外線照射下可發出黃白螢光圈者為苜蓿種子,不發光的種子為草木樨種子。苜蓿種子的這種發光特性,無論是正常種子、硬實種子、死種子以及未成熟的青綠種子和後期成熟種子均具備此特性,可靠性為100%,因而準確度很高。
本方法重複性好,實施簡單,操作容易,在一般種子站、實驗室和農技站只要具備簡單的設備,均能作到。因而解決了這一鑑定方法久已存在的難題。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鑑別苜蓿和草木樨種子的鑑定方法,它通過紫外線照射,以種子能否發出螢光圈來判定。
2.按照權力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種子先吸水發脹。
3.按照權力要求2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使溼潤種子在恆溫箱中20℃條件下放置6小時,使種子萌動。
全文摘要
區別苜蓿和草木樨種子,過去是從氣味、形態上區別。由於它們外形、顏色極相似、氣味極不穩定,鑑定工作很難。本方法是使種子在培養皿中吸溼後放入20℃的恆溫箱中6小時,使種子處於萌動狀態,然後將種子放在UV-1型三用紫外線分析儀下觀察,則苜蓿種子發出黃白螢光圈,而草木樨種子則不發光。這種鑑定方法可靠性為100%,且方法簡單、易學、容易推廣。
文檔編號G01N21/64GK1053988SQ9110005
公開日1991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1991年1月4日 優先權日1991年1月4日
發明者孫建華 申請人:孫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