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電積槽的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9:06:56 2
專利名稱:銅電積槽的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溼法冶金的電積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銅電積槽進液口的的換熱器。
背景技術:
銅電積是一種直接從含銅礦石中提取有價銅金屬的溼法冶金方法,通常是在盛裝有電解液的銅電積槽中進行。為了保證銅電積得到的電解銅的產量和品質,電解液要保證在一個較為適宜的溫度範圍。然而,在我國北方的冬天進行銅礦石的冶煉時,由於氣溫比較低,銅電積槽中的電解液的溫度較低,使銅電積的整個過程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這嚴重影響了電解銅的產量以及電解銅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銅電積槽的換熱器,該銅電積槽的換熱器的使用使銅電積的整個過程能夠在較為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保證了電解銅的產量和品質。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包括換熱筒,所述換熱筒內具有換熱腔,所述換熱筒設置有電解液進液口、電解液出液口以及與所述換熱腔連通的傳熱液進液口和傳熱液出液口,所述換熱腔設置有換熱管,所述換熱管的進液端與所述電解液進液口密封連接,所述換熱管的出液端與所述電解液出液口密封連接。所述換熱管呈螺旋狀從所述電解液進液口向所述電解液出液口延伸。所述傳熱液出液口位於所述換熱筒的上側。所述傳熱液進液口位於所述換熱筒的上側。所述傳熱液進液口密封連接有伸入到所述換熱腔內的進液管,所述進液管的排液口與所述傳熱液出液口分別位於所述換熱筒前後兩側。所述換熱筒由筒體和位於所述筒體前端的筒蓋構成,所述筒體、所述筒蓋均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連接沿,所述筒體的連接沿與所述筒蓋的連接沿通過螺杆連接,且所述筒體與所述筒蓋之間密封配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將本實用新型設置於銅電積槽的進液口,電解液進入銅電積槽之前先在本實用新型中換熱,升溫。在冬天進行銅礦石的冶煉時,本實用新型可以使銅電積的整個過程能夠在較為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保證了電解銅的產量和品質。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銅電積槽的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1.筒體;2.換熱腔;3.換熱管;4.電解液進液口 ;5.電解液出液口 ;6.傳熱液進液口 -J·傳熱液出液口 ;8.進液管;9.筒蓋;10.螺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包括換熱筒,換熱筒內具有換熱腔2,換熱筒設置有電解液進液口 4、電解液出液口 5以及與換熱腔2連通的傳熱液進液口 6和傳熱液出液口 7,換熱腔2設置有換熱管3,換熱管3的進液端與電解液進液口 4密封連接,換熱管3 的出液端與電解液出液口 5密封連接。工作時,將本實用新型的電解液出液口 5與銅電積槽的進液口連接,向電解液進液口 4通入電解液,向傳熱液進液口 6通入換熱液,電解液在流經換熱管3的過程中與換熱液進行熱交換,使電解液得溫度升高,從而使銅電積的整個過程能夠在較為適宜的溫度下進行。其中,換熱液可以為水。換熱管3呈螺旋狀從電解液進液口 4向電解液出液口 5延伸,這樣使得換熱腔2 內的換熱管3具有更大的換熱面積,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換熱效果。在本實用新型中,傳熱液出液口 7位於換熱筒的上側。傳熱液進液口 6也可以位於換熱筒的上側。為了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換熱效果,傳熱液進液口 6密封連接有伸入到換熱腔2內的進液管8,進液管8的排液口與傳熱液出液口 7分別位於換熱筒前後兩側。如圖1所示,換熱筒由筒體1和位於筒體1前端的筒蓋9構成,筒體1、筒蓋9均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連接沿,筒體1的連接沿與筒蓋9的連接沿通過螺杆10連接,且筒體1與筒蓋9之間密封配合。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包括換熱筒,所述換熱筒內具有換熱腔O),所述換熱筒設置有電解液進液口 G)、電解液出液口(5)以及與所述換熱腔( 連通的傳熱液進液口(6)和傳熱液出液口(7),所述換熱腔( 設置有換熱管 (3),所述換熱管(3)的進液端與所述電解液進液口(4)密封連接,所述換熱管(3)的出液端與所述電解液出液口( 密封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管(3)呈螺旋狀從所述電解液進液口⑷向所述電解液出液口(5)延伸。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傳熱液出液口(7) 位於所述換熱筒的上側。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傳熱液進液口(6)位於所述換熱筒的上側。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傳熱液進液口(6)密封連接有伸入到所述換熱腔( 內的進液管(8),所述進液管(8)的排液口與所述傳熱液出液口(7)分別位於所述換熱筒前後兩側。
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筒由筒體(1) 和位於所述筒體(1)前端的筒蓋(9)構成,所述筒體(1)、所述筒蓋(9)均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連接沿,所述筒體(1)的連接沿與所述筒蓋(9)的連接沿通過螺杆(10)連接,且所述筒體(1)與所述筒蓋⑶)之間密封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銅電積槽的換熱器,包括換熱筒,所述換熱筒內具有換熱腔,所述換熱筒設置有電解液進液口、電解液出液口以及與所述換熱腔連通的傳熱液進液口和傳熱液出液口,所述換熱腔設置有換熱管,所述換熱管的進液端與所述電解液進液口密封連接,所述換熱管的出液端與所述電解液出液口密封連接。將本實用新型設置於銅電積槽的進液口,電解液進入銅電積槽之前先在本實用新型中換熱,升溫。在冬天進行銅礦石的冶煉時,本實用新型可以使銅電積的整個過程能夠在較為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保證了電解銅的產量和品質。
文檔編號C25C1/12GK202064016SQ201120105530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3日
發明者關旭東, 卜向東, 曹彥峰, 曹猛, 梁海東, 馬永濤 申請人:赤峰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