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膜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9:09:01 1
專利名稱:反光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薄膜,尤其是一種用於交通警示行業的反光膜。
背景技術:
一般市場上用於交通協警馬褂、環衛工人服、兒童書包、救身衣等的反光膜,可以在一定的光源照射下產生強烈的反光效果,為夜間行走的行人提供安全保障。一般的反光膜包括耐候性好的膜層、微小玻璃珠層、聚焦層、反射層、粘膠層和剝離層。該結構的反光膜通常是與裁切好的圖案標識結合起來應用,製作成本高,加工複雜,且只有在有光線的情況 下,反光膜才能表現出其反光的作用,而在晚上或者光線暗淡或者沒有光源的情況下,該反光膜的反光效果就不明顯,大大降低了反光膜在其中所起的導向、警示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帶夜光的在無光源的情況下仍具有明顯反光效果的反光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反光膜,其特徵在於包括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通過縫合結構連接,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充滿密封空氣,所述發光膜層與反光膜層之間的密封空氣構成折射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反光膜層朝向所述發光膜層的端面為具有光學逆反射性的微稜鏡結構,反光膜層的另一端面為平滑的平面與磨砂的平面間隔排列成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反光膜層為聚氯乙烯壓延而成的透明可透光
的塑料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近一步設置,所述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的縫合結構為呈V字形結構連續排列的絎縫結構。採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反光膜層的下端設置發光膜層,使發光膜層通過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的折射層,將發光膜層的光線折射到可透光的反光膜層上,從而實現在無光源的狀況下也能有效果較好的反光效果,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的縫合結構呈V形結構連續排列的方式縫合的效果更佳。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結構剖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正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2所示的反光膜,包括反光膜層I和發光膜層2,反光膜層I和發光膜層2通過縫合結構3連接,反光膜層I和發光膜層2之間充滿密封空氣4,發光膜層2與反光膜層I之間的密封空氣4構成折射層。反光膜層I朝向發光膜層2的端面為具有光學逆反射性的微稜鏡結構,反光膜層I的另一端面為平滑的平面與磨砂的平面間隔排列成型。反光膜層I為聚氯 乙烯壓延而成的透明可透光的塑料層。反光膜層I和發光膜層2之間的縫合結構3為呈V字形結構連續排列的絎縫結構,該縫合結構3通常採用加熱或膠粘工藝成型將反光膜層I發光膜層2和密封空氣4縫合在一起,使空氣密封在反光膜層I和發光膜層2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反光膜層I的下端設置發光膜層2,使發光膜層2通過反光膜層I和發光膜層2之間的折射層,將發光膜層2的光線折射到可透光的反光膜層I上,從而實現在無光源的狀況下也能有效果較好的反光效果,反光膜層I和發光膜層2之間的縫合結構3呈V形結構連續排列的方式縫合的效果更佳。
權利要求1.一種反光膜,其特徵在於包括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通過縫合結構連接,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充滿密封空氣,所述發光膜層與反光膜層之間的密封空氣構成折射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光膜層朝向所述發光膜層的端面為具有光學逆反射性的微稜鏡結構,反光膜層的另一端面為平滑的平面與磨砂的平面間隔排列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光膜層為聚氯乙烯壓延而成的透明可透光的塑料層。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的縫合結構為呈V字形結構連續排列的絎縫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反光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的縫合結構為呈V字形結構連續排列的絎縫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反光膜,包括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通過縫合結構連接,反光膜層和發光膜層之間充滿密封空氣,所述發光膜層與反光膜層之間的密封空氣構成折射層。本實用新型具有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能想無光源的情況下發光以及反光的優點。
文檔編號B32B3/30GK202771021SQ20122048757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潘光壽, 李明發, 何仁可, 周飛 申請人:浙江建新塑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