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剝種針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7:02:5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種子採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草莓剝種針。
背景技術:
為了更好地研究草莓這一經濟價值較高的果樹,保存草莓種子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由於草莓種子較小且嵌於肉質花託表面,肉質花託綿軟不易用力,草莓種子的剝取具有一定的難度。現在常規剝離草莓種子的器具停留於解剖針和解剖刀,但由於解剖針只便於切斷種子與花託間的組織無法成功快速取出,解剖刀過大不便操作、取種費時費力,且兩種傳統器具均易損傷膜質外種皮,不便於後期觀察。基於該現狀,擬設計新型的草莓剝種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草莓剝種針。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草莓剝種針,包括下固定杆、上固定杆、針杆、針頭和限位塊,針頭的下端和針杆的上部固定連接,針杆的下部設置有外螺紋,限位塊為圓柱環狀,限位塊的內部設置有內螺紋,針杆的下部和限位塊的內部旋接;上固定杆為圓柱環狀,下固定杆的上部設置有可嵌入安裝限位塊的卡接槽,針杆穿過上固定杆後下端連接限位塊,限位塊嵌入安裝在卡接槽內部;上固定杆的下部設置有外螺紋,下固定杆的上部設置有內螺紋,上固定杆的下部和下固定杆的上部旋接。
具體地,針頭包括與開刃部、尖端部和承載部,承載部為與針杆連接的起承載作用的主體結構,承載部的兩側設置有用於隔斷草莓種子與草莓花託間組織的開刃部,承載部的頂部設置有從草莓綿軟的肉質花託內挑出種子的尖端部。
優選地,承載部為帶有弧度的水滴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草莓剝種針,尖端部鋒利便於從草莓綿軟的肉質花託內挑出種子,雙側開刃部便於隔斷種子與花託間的組織,承載部為帶有弧度的水滴形結構,便於快速挖取出花託內的種子;獨特的下固定杆、上固定杆、針杆和針頭的組合結構使得便於更換起作用的針杆和針頭,不用整體廢棄,起到了節約的好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上固定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下固定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下固定杆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限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針頭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針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固定杆,2-上固定杆,3-針杆,4-針頭,41-開刃部,42-尖端部,43-承載部,5-限位塊,6-卡接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草莓剝種針,包括下固定杆1、上固定杆2、針杆3、針頭4和限位塊5,針頭4的下端和針杆3的上部固定連接,針杆3的下部設置有外螺紋,限位塊5為圓柱環狀,限位塊5的內部設置有內螺紋,針杆3的下部和限位塊5的內部旋接;上固定杆2為圓柱環狀,下固定杆1的上部設置有可嵌入安裝限位塊5的卡接槽6,針杆3穿過上固定杆2後下端連接限位塊5,限位塊5嵌入安裝在卡接槽6內部;上固定杆2的下部設置有外螺紋,下固定杆1的上部設置有內螺紋,上固定杆2的下部和下固定杆1的上部旋接。
如圖7所示,針頭4包括與開刃部41、尖端部42和承載部43,承載部43為與針杆3連接的起承載作用的主體結構,承載部43的兩側設置有用於隔斷草莓種子與草莓花託間組織的開刃部41,承載部43的頂部設置有從草莓綿軟的肉質花託內挑出種子的尖端部42。承載部43為帶有弧度的水滴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草莓剝種針,尖端部42鋒利便於從草莓綿軟的肉質花託內挑出種子,雙側開刃部41便於隔斷種子與花託間的組織,承載部43為帶有弧度的水滴形結構,便於快速挖取出花託內的種子;獨特的下固定杆1、上固定杆2、針杆3和針頭4的組合結構使得便於更換起作用的針杆3和針頭4,不用整體廢棄,起到了節約的好處。
本實用新型使用的時候,先將針杆3穿過上固定杆2後下端與限位塊5旋接,將限位塊5嵌入安裝在卡接槽6內部,再將下固定杆1和上固定杆2的接觸處旋緊,即可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