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0:22:56 2
專利名稱: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齒輪傳動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 背彔技術目前,現有技術的行星減速傳動裝置屬於具有單齒圈行星齒輪的NGWN行星傳動裝置。 該傳動裝置一般設有一個太陽輪,固定在殼體上的固定內齒輪,太陽輪和固定內齒輪之間設 有多個支承在行星架上的可以轉動的單齒圈行星齒輪,單齒圈行星齒輪同時與太陽輪和固定 內齒輪及另一端的轉動內齒輪嚙合;支承單齒圈行星齒輪的行星架不傳遞扭矩,不屬於基本 構件,此件屬於多孔的零件,加工難度大,製造成本高, 一旦製造精度達不到要求,便容易 造成過大的裝配應力,或使零件不能裝配。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製造成本低,傳動比36.7 300的無行星 架行星減速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即一種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包括殼體、安 裝在殼體內的太陽輪、固定安裝在殼體上的固定內齒輪,其特徵在於殼體內設有轉動內齒輪, 轉動內齒輪、固定內齒輪和太陽輪之間設有支承在行星架上的多個可以轉動的單齒圈行星齒 輪,單齒圈行星齒輪的內側和太陽輪嚙合,其外側的一端與固定內齒輪嚙合,另一端與轉動 內齒輪嚙合,太陽輪、轉動內齒輪、固定內齒輪、單齒圈行星齒輪均為漸開線齒輪,轉動內 齒輪上設有輸出軸,輸出軸與殼體之間裝有軸承。單齒圈行星齒輪的數目可以是2或3或4個,並且所述的單齒圈行星齒輪的數量是固定 內齒輪和轉動內齒輪的齒數差,輸出軸與殼體之間裝有兩個深溝球軸承,輸出軸與殼體之間 也可以裝其他形式的滾動軸承。轉動內齒輪和輸出軸可以是一體式結構,也可以是分體式結構,當採用分體式結構時, 轉動內齒輪和輸出軸之間可以通過鍵連接,也可以採用過盈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生產製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優點。相比現有的技術,無 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省去了行星架,加工精度要求低,製造成本低,各單齒圈行星齒輪在受 力不平衡的條件下可徑向浮動,使各單齒圈行星齒輪能夠均勻的分擔載荷,從而使裝置的使 用壽命延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6為圖5的A-A剖視圖。
如圖中所示l單齒圈行星齒輪,2太陽輪,3單齒圈行星齒輪,4固定內齒輪,5殼體, 6轉動內齒輪,7深溝球軸承,8深溝球軸承,9輸出軸,IO單齒圈行星齒輪,ll單齒圈行星 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l、圖2所示,固定內齒輪4固定安裝在殼體5上,太陽輪2與動力輸入機構連接, 轉動內齒輪6和輸出軸9為一體式結構,輸出軸9與殼體5之間安裝有兩個軸承,分別是深 溝球軸承7和深溝球軸承8,太陽輪2、固定內齒輪4、轉動內齒輪6之間設有單齒圈行星齒 輪1和單齒圈行星齒輪3,太陽輪2齒數取15,單齒圈行星齒輪1和3的齒數取33,固定內 齒輪4的齒數取81,轉動內齒輪6的齒數取83,該減速裝置的傳動比為265.6,
實施例2
如圖3、圖4所示,太陽輪2、固定內齒輪4、轉動內齒輪6之間設有單齒圈行星齒輪1、 單齒圈行星齒輪3和單齒圈行星齒輪10,太陽輪2齒數取18,單齒圈行星齒輪1和3及10 的齒數取50,固定內齒輪4的齒數取117,轉動內齒輪6的齒數取120,該減速裝置的傳動 比為300,其他同實施例l。
實施例3
如圖5、圖6所示,太陽輪2、固定內齒輪4、轉動內齒輪6之間設有單齒圈行星齒輪1、 單齒圈行星齒輪3、單齒圈行星齒輪10和單齒圈行星齒輪11,太陽輪2齒數取37,單齒圈 行星齒輪1、3、 10和11的齒數取9,固定內齒輪4的齒數取55,轉動內齒輪6的齒數取59, 該減速裝置的傳動比為36.7,其他同實施例l。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不局限於以上所述,通過太陽輪、固定內齒輪、轉動內齒輪、相應 數目單齒圈行星齒輪之間齒數的組合,可以實現傳動比的範圍為36.7至300。
本實用新型中的所有實施例中,轉動內齒輪和輸出軸也可以採用分體式結構,轉動內齒 輪和輸出軸之間可以通過鍵連接,也可採用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輸出軸與殼體之間也可以 安裝其他形式的滾動軸承。
權利要求1.一種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包括殼體、安裝在殼體內的太陽輪、固定安裝在殼體上的固定內齒輪,其特徵在於殼體內設有轉動內齒輪,轉動內齒輪、固定內齒輪和太陽輪之間設有單齒圈行星齒輪,單齒圈行星齒輪的內側和太陽輪嚙合,其外側的一端與固定內齒輪嚙合,另一端與轉動內齒輪嚙合,太陽輪、轉動內齒輪、固定內齒輪、單齒圈行星齒輪均為漸開線齒輪,轉動內齒輪上設有輸出軸,輸出軸與殼體之間裝有滾動軸承。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其特徵在於單齒圈行星齒輪的數目可以是 2或3或4個,且所述的單齒圈行星齒輪的數量是固定內齒輪和轉動內齒輪的齒數差;輸 出軸與殼體之間的滾動軸承為深溝球軸承。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其特徵在於轉動內齒輪與輸出軸為一 體式結構。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其特徵在於轉動內齒輪與輸出軸為分 體式結構。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其特徵在於轉動內齒輪與輸出軸之間通過 鍵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其特徵在於轉動內齒輪與輸出軸的配合為 過盈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齒輪傳動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即一種無行星架行星減速裝置,包括殼體、安裝在殼體內的太陽輪、固定安裝在殼體上的固定內齒輪,其特徵在於殼體內設有轉動內齒輪,轉動內齒輪、固定內齒輪和太陽輪之間設有支承在行星架上的多個可以轉動的單齒圈行星齒輪,單齒圈行星齒輪的內側和太陽輪嚙合,其外側的一端與固定內齒輪嚙合,另一端與轉動內齒輪嚙合,太陽輪、轉動內齒輪、固定內齒輪、單齒圈行星齒輪均為漸開線齒輪,轉動內齒輪上設有輸出軸,輸出軸與殼體之間裝有軸承。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生產製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F16H1/32GK201013844SQ200720019378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5日
發明者李隆淮 申請人:李隆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