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鼻式實心輪胎胎唇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7:27:01
專利名稱:帶鼻式實心輪胎胎唇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胎唇一端形成帶鼻端,胎唇底部是由帶鼻端向另一端呈向上傾斜設置,胎唇部設置有若干股鋼絲;其中各股鋼絲依次由胎唇帶鼻端向另一端呈向上傾斜的階梯狀排布,即各股鋼絲的內徑由胎唇帶鼻端向另一端逐漸增大,令各股鋼絲在實心輪胎內部形成一個喇叭狀整體排布。如此設計可確保輪胎不會產生滑圈的前提下,既利於裝胎,又使各股鋼絲的前端與後端受力更加均勻,提升輪胎的裝配性能。
【專利說明】帶鼻式實心輪胎胎唇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種實心輪胎胎唇結構,特別是指帶鼻式實心輪胎胎唇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使用之帶鼻式實心輪胎,由於其帶鼻的特徵,為方便裝胎,胎唇底部及輪輞通常設計為傾斜式。為了防止出現滑圈【滑圈:指輪胎在實際使用中與輪輞(即鋼圈)產生相對位移的情形】現象,一般情況會在胎唇部設置若干股鋼絲,如圖1、2所示,目前常規的做法為鋼絲A』採用矩形斷面排布,且各股鋼絲A』的內周長均一致,整體排布呈圓柱狀(如圖1所示),藉以增強胎唇部C』的剛性,以保證輪胎在行走時有足夠的束縛力,束縛住輪輞B 』,避免產生滑圈影響輪胎的使用性能。但因為輪輞面為傾斜設計,這樣的排布會造成各股鋼絲A』之間,或同一股鋼絲A』的前端與後端,存在受力不均勻的現象,並且實心輪胎載重大,在擠壓力作用下,先裝入端的鋼絲A』,特別是其前端易因受力大而產生鋼絲A』抽出不良,導致輪胎無法使用。並且,目前這樣的排布存在設計上的矛盾:鋼絲A』內周長設計小了,先裝入端裝配難度明顯增加,易導致客訴裝胎問題;鋼絲A』內周長設計大了,後裝入端的束緊力不足,帶鼻端11』易出現滑圈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其在確保不會產生滑圈的前提下,提升輪胎的裝配性能。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胎唇一端形成帶鼻端,胎唇底部是由帶鼻端向另一端呈向上傾斜設置,胎唇部設置有若干股鋼絲;其中:各股鋼絲依次由胎唇帶鼻端向另一端呈向上傾斜的階梯狀排布,即各股鋼絲的內徑由胎唇帶鼻端向另一端逐漸增大,令各股鋼絲在實心輪胎內部形成一個喇叭狀整體排布。
[0006]所述各股鋼絲為單根鋼絲或多根鋼絲構成。
[0007]所述各股鋼絲的斷面採用梯形設置。
[0008]所述梯形的斜邊設計在鋼絲底部,梯形的平行長邊為後端朝向胎唇帶鼻端,梯形的平行短邊為前端背離胎唇帶鼻端。
[0009]所述各股鋼絲的內徑分別為各股鋼絲底部中點處的直徑。
[0010]所述各股鋼絲內徑底部中點到胎唇底部的垂直距離為等距設計或接近等距設計。
[0011]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實心輪胎胎唇部的若干股鋼絲採用不等內周長設置,且沿傾斜面呈階梯狀分布,在輪胎內部形成喇叭狀排布結構,如此設計可確保輪胎不會產生滑圈的前提下,既利於裝胎,又使各股鋼絲的前端與後端受力更加均勻,提升輪胎的裝配性能。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現有實心輪胎內部鋼絲排布示意圖;
[0013]圖2為現有實心輪胎與輪輞配合的斷面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心輪胎內部鋼絲排布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心輪胎的斷面示意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心輪胎與輪輞配合的斷面示意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心輪胎鋼絲斷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0019]如圖3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胎唇一端形成帶鼻端11,胎唇底部C是由帶鼻端11向另一端12呈向上傾斜設置,則對應的輪輞裝配面B亦呈傾斜設置;在胎唇部設置自胎唇帶鼻端向另一端排列的若干股鋼絲,以此處四股鋼絲為例進行說明,分別為第一股鋼絲Al、第二股鋼絲A2、第三股鋼絲A3與第四股鋼絲A4,各股鋼絲可為單根鋼絲或多根鋼絲構成;
[0020]本實用新型的關鍵在於:各股鋼絲依次由胎唇帶鼻端11向另一端12呈向上傾斜的階梯狀排布,即各股鋼絲的內徑由胎唇帶鼻端11向另一端12逐漸增大,令各股鋼絲在實心輪胎內部形成一個喇叭狀整體排布。
[0021]各股鋼絲的斷面可採用梯形設置,且梯形的斜邊設計在鋼絲底部23,梯形的平行長邊設計為鋼絲後端21,且鋼絲後端21朝向胎唇帶鼻端11,梯形的平行短邊設計為鋼絲前端22,鋼絲前端22背離胎唇帶鼻端11。這樣的設計既利於裝胎,又使各股鋼絲的前端22與後端21在受力上更加均勻(如附圖6)。當然,該鋼絲斷面形狀亦可為其它多邊形。
[0022]各股鋼絲的內徑由胎唇帶鼻端11向另一端12逐漸增大,即第一股鋼絲內徑IDl<第二股鋼絲內徑102<第三股鋼絲內徑103<第四股鋼絲內徑ID4,各股鋼絲的內徑分別為各股鋼絲底部中點處的直徑,即第一股鋼絲內徑ID1、第二股鋼絲內徑ID2、第三股鋼絲內徑ID3、第四股鋼絲內徑ID4分別為第一股鋼絲Al底部中點D1、第二股鋼絲A2底部中點D2、第三股鋼絲A3底部中點D3與第四股鋼絲A4底部中點D4處的直徑。第一股鋼絲Al底部中點Dl、第二股鋼絲A2底部中點D2、第三股鋼絲A3底部中點D3、第四股鋼絲A4底部中點D4到胎唇底部C的垂直距離LI?L4採用接近等距設計,優選等距設計,即L1=L2=L3=L4(如圖5所示)。這樣的設計,使鋼絲在實心輪胎內部形成一個喇叭狀整體排布,進一步降低輪胎的裝胎困難度,且這樣的鋼絲設計及排布使其在實際使用中,各股鋼絲之間或單股鋼絲的前端22與後端21受力更加均勻,提升了整體的強度。且有效解決了鋼絲內徑過小或過大時產生裝胎困難與使用過程易滑圈的設計上矛盾。
[0023]綜上,本實用新型的關鍵點在於:實心輪胎胎唇部的若干股鋼絲採用不等內周長設置,且沿胎唇呈階梯狀分布,在輪胎內部形成喇叭狀排布結構。在滿足鋼絲整體排布呈喇叭狀的前提下,鋼絲的斷面形狀可為其它多邊形。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所做的變化或修飾,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胎唇一端形成帶鼻端,胎唇底部是由帶鼻端向另一端呈向上傾斜設置,胎唇部設置有若干股鋼絲;其特徵在於:各股鋼絲依次由胎唇帶鼻端向另一端呈向上傾斜的階梯狀排布,即各股鋼絲的內徑由胎唇帶鼻端向另一端逐漸增大,令各股鋼絲在實心輪胎內部形成一個喇叭狀整體排布。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股鋼絲為單根鋼絲或多根鋼絲構成。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股鋼絲的斷面採用梯形設置。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梯形的斜邊設計在鋼絲底部,梯形的平行長邊設計為鋼絲後端且鋼絲後端朝向胎唇帶鼻端,梯形的平行短邊設計為鋼絲前端且鋼絲前端背離胎唇帶鼻端。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鼻式實心輪胎的胎唇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股鋼絲底部中點到胎唇底部的垂直距離採用等距或接近等距設計。
【文檔編號】B60C15-024GK204278945SQ201420661071
【發明者】陳秀雄 [申請人]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