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7:36:51 2
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組成:夏枯草10-14克,生石膏22-26克,雙花13-17克,葛根18-22克,赤芍10-14克,鉤藤8-12克,蒼耳子10-14克,柴胡10-14克,蔓荊子13-17克,大黃10-14克,黃芩8-12克,荊芥8-10克,薄荷8-12克,甘草7-12克。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三叉神經痛有時也被稱為「臉痛」,容易與牙痛混淆。是一種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常見病之一。多數三叉神經痛於40歲起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發病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中醫認為痰火上攻痰濁內盛,鬱滯化火,痰隨火升,阻遏經脈,氣血與痰上凝於頭面;或風痰陰於少陽、陽明之脈絡,導致三叉神經痛。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製成:夏枯草10-14克,生石膏22-26克,雙花13-17克,葛根18-22克,赤芍10-14克,鉤藤8-12克,蒼耳子10-14克,柴胡10-14克,蔓荊子13-17克,大黃10-14克,黃芩8_12克,荊芥8-10克,薄荷8-12克,甘草7-12克。
[0005]優選的是:所述的中藥由如下重量克數的原料製成:夏枯草12克,生石膏24克,雙花15克,葛根20克,赤芍12克,鉤藤10克,蒼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荊子15克,大黃12克,黃芩10克,荊芥9克,`薄荷10克,甘草9克。
[0006]本發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如下:
夏枯草:清肝、散結、利尿;治瘟病、乳癰、目痛、黃疸、淋病、高血壓等症。
[0007]生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
[0008]雙花: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痺,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0009]淡豆豉: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渴。治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洩瀉,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壓,心絞痛,耳聾。
[0010]赤芍: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0011]鉤藤:熱平肝,息風定驚。用於頭痛眩暈,感冒夾驚,驚癇抽搐,妊娠子癇;高血壓。
[0012]蒼耳子: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溼,止痛。
[0013]柴胡:疏散退熱,舒肝,昇陽之功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等症。
[0014]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主治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0015]大黃: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0016]黃芩: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溼溫、暑溫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0017]荊芥: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0018]薄荷:疏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止癢、消炎鎮痛。主治風熱表症,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咽痛聲啞,鼻淵,牙痛,麻疹不透,隱疹瘙癢,肝鬱脅痛脘脹,瘰癧結核等症。
[0019]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夏枯草10克,生石膏22克,雙花13克,葛根18克,赤芍10克,鉤藤8克,蒼耳子10克,柴胡10克,蔓荊子13克,大黃10克,黃芩8克,荊芥8克,薄荷8克,甘草7克。
[0021] 實施例2、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夏枯草12克,生石膏24克,雙花15克,葛根20克,赤芍12克,鉤藤10克,蒼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荊子15克,大黃12克,黃芩10克,荊芥9克,薄荷10克,甘草9克。
[0022]實施例3、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夏枯草14克,生石膏26克,雙花17克,葛根22克,赤芍14克,鉤藤12克,蒼耳子14克,柴胡14克,蔓荊子17克,大黃14克,黃芩12克,荊芥10克,薄荷12克,甘草12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製成:夏枯草10-14克,生石膏22-26克,雙花13-17克,葛根18-22克,赤芍10-14克,鉤藤8-12克,蒼耳子10-14克,柴胡10-14克,蔓荊子13-17克,大黃10-14克,黃芩8-12克,荊芥8-10克,薄荷8-12克,甘草7-12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的最佳優選組成:夏枯草12克,生石膏24克,雙花15克,葛根20克,赤芍12克,鉤藤10克,蒼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荊子 15克,大黃12克,黃芩10克,荊芥9克,薄荷10克,甘草9克。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768258SQ201210396994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李順光 申請人:青島信立德中藥技術研究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