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代理公司要帳合法嗎(網上找代理法人掛靠還可規避債務)
2023-05-09 06:57:09 2
日前,有網友反映,在淘寶等電商平臺上出現「法人代持」的業務,公司股東只需花幾千元錢,就能將「法人」、「監事」等職位轉給他人。更有甚者,還可以通過「全案」操作,提供規避債務等服務。律師提示稱,此舉對雙方都存在風險,對於公司實際持有人來說,這樣的方案有執行方面的問題,可能支付了十幾萬的費用,結果進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進展不下去了;對代持人來說,如果公司產生債務納入被執行人名單,自己同時也可能被採取限高措施。
網上找代理法人掛靠5000元一次
有網友反映,近日在淘寶等電商平臺上搜索「法人代持」「監事代持」「股東代持」等關鍵詞,可以看到多個店鋪支持該類服務。
「法人5千;法人 股東 監事7千;開戶3千(到場 3千)」,一名中介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可以為他人提供「找人」的服務,只需幾千元就可以配合過戶。
在問及是找怎樣的人配合時,對方表示,「年齡20-35歲,正常上班族」,他稱,「我提供人員資料配合你,交易走平臺。人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包退包換。」
類似的店鋪在平臺上有不少,大部分主打「股份代持、債務糾紛、風險規避、訴訟官司」等,他們在店鋪內很少有詳細的介紹,大多在諮詢後,賣家會介紹轉移至微信等平臺進行後續溝通。
「代持」行為對雙方均存在法律風險
在被網友投訴後,目前「法人代持」的關鍵詞已無法搜索到結果,不過相近關鍵詞仍可搜索到同樣的結果。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段養平告訴北青報記者,「代持」行為對公司和代持人來說,都存在風險。如果是普通的代持,對於公司來說,因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對外代表公司行使權利,其產生的責任也將由公司承擔,因此通過電商平臺聘請的第三人做公司法定代表人,該法定代表人如不能善意的履行公司職務會給公司帶來民事法律風險,如第三人不配合公司正常履行職務時,對公司的正常運轉都可能產生影響。
而對代持人來說,如果公司產生債務納入被執行人名單,其法定代表人同時就會被採取限高措施。
規避債務全案代理?律師稱方案不可行
有部分店鋪稱,還提規避債務、解除公司異常等服務,北青報記者採訪過程中了解到,這塊業務是「法人代持」中介客戶的大部分來源。
一位中介表示,他們曾經為一家實繳500萬元的大公司做過規避債務的「全案代理」。針對每個業務其均有解決方案,比如,怎樣規避負責人債務?中介表示,「我們可以幫助你找到一家公司,由其進行增資擴股,註冊認繳資金從500萬元變更為700萬元,這個公司增資200萬元。同時,由該公司制定一個人作為你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中介表示,這樣就可以使得該公司從個人獨資公司變為兩個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同時法定代表人把這個委託人從糾紛中解脫出來,防止後續被限高的風險。
後續,該中介還通過「協助規避個人債務風險」、「全案處理後續公司債務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7個步驟,預計耗時半年,最終使得委託人徹底從原來的公司的債務糾紛中解脫。
該中介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樣一份全案方案,最終合作價格需要158000元。而針對不同公司的不同欠款情況,他們還可以出具其他具體的方案,價格也是一事一議。
對於該方案,段養平也表示:「這樣的方案看似有操作性,但是債權人也不傻,尤其在訴訟期間增加股東已經沒有意義;而且裡面提及的方案也有問題,比如,現在屬於認繳制,已經不審查評估報告了;連帶責任屬於法律規定,法律如果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就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段律師表示,公司破產清算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如果公司沒有財產可供破產清償,只能清算,股東沒有實際出資的話,反而股東要履行出資義務。「這樣的方案對於委託人來說,風險比較大。可能支付了十幾萬的費用,結果進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進展不下去了。」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信息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