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3:07:26 1
專利名稱: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架空輸電線安全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
背景技術:
目前,架空輸電線路中線夾迴轉式防舞動間隔棒可使部分子導線能夠軸向旋轉,使導線覆冰趨於均勻,從而抑制舞動的發生;但目前的線夾迴轉式防舞動間隔棒結構阻尼低,不能有效吸收風激勵產生的振動能量,即使導線覆冰趨於均勻,發生舞動的可能性依然很高,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線夾迴轉式間隔棒的防舞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不僅能通過迴轉線夾的擺動消除或減輕覆冰的不均勻度,而且由於提高了振動阻尼,可以高效地吸收風激勵產生的振動能量,破壞舞動發生條件,從而抑制舞動的發生。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該防舞間隔棒包括間隔棒本體框架,該間隔棒本體框架為正多邊形結構或直線結構,在間隔棒本體框架的各個頂角部位或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可轉動的套筒;所述套筒內設置滑槽,其自由端固接一帶孔的端蓋,並在套筒內安裝一端通過滑塊與滑槽配合的線夾;在套筒內、線夾的滑塊兩側分別安裝彈簧;所述線夾的滑塊為空心滑塊,其內設置一根與套筒固接的短銷。所述套筒通過銷與間隔棒本體框架連接。所述短銷及線夾的滑塊均位於套筒的中部。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套筒及線夾的滑塊固連。所述間隔棒本體框架的邊數為3-8條。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I)間隔棒線夾為徑向可活動杆,在彈簧作用下,結構阻尼大,能有效吸收風激勵產生的振動能量,從而避免舞動的發生;(2)彈簧發生形變時,提高防舞器的固有頻率,防止共振;(3)因間隔棒安裝位置可變,從而可適用於不同間隔棒尺寸要求的場合,具有結構通用性。
圖1為6線夾的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面局部剖視圖。圖中標號1-間隔棒本體框架;2-銷;3-短銷;4-套筒;5-彈簧;6_端蓋;7_線夾。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六分裂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間隔棒,如圖1所示。間隔棒本體框架I為正六邊形結構,在間隔棒本體框架I的各個頂角部位分別通過銷2連接一個可轉動的套筒4 ;所述套筒4內設置滑槽,其自由端固接一帶孔的端蓋6,並在套筒4內安裝一端通過滑塊與滑槽配合的線夾7 ;在套筒4內、線夾7的滑塊兩側分別安裝彈簧5,彈簧5的兩端分別與套筒4及線夾7的滑塊固連;所述線夾7的滑塊為空心滑塊,其內設置一根與套筒4固接的短銷3。短銷3及線夾7的滑塊均位於套筒4的中部。將此六分裂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間隔棒安裝在500kV輸電線路中,根據線路具體參數合理布置該間隔棒的次檔距,能夠起到良好的防舞效果。線夾7可以沿著滑槽在兩段彈簧5之間滑動,彈簧5的作用是在徑向方向產生一定的阻尼比,在輸電導線舞動的起始狀態,有效地破壞低頻率下起舞的可能,且根據彈簧在防舞器振動時的情況,改變結構本身的預應力,可以提高防舞器的固有頻率,從而防止共振的發生。
權利要求
1.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包括間隔棒本體框架(1),其特徵在於,該間隔棒本體框架(I)為正多邊形結構或直線結構,在間隔棒本體框架(I)的各個頂角部位或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可轉動的套筒(4);所述套筒(4)內設置滑槽,其自由端固接一帶孔的端蓋(6),並在套筒(4)內安裝一端通過滑塊與滑槽配合的線夾(7);在套筒(4)內、線夾(7)的滑塊兩側分別安裝彈簧(5);所述線夾(7)的滑塊為空心滑塊,其內設置一根與套筒(4)固接的短銷(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4) 通過銷(2 )與間隔棒本體框架(I)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其特徵在於,所述短銷(3) 及線夾(7)的滑塊均位於套筒(4)的中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5) 的兩端分別與套筒(4)及線夾(7)的滑塊固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隔棒本體框架(I)的邊數為3-8條。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架空輸電線安全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線夾迴轉式高效阻尼防舞間隔棒。該防舞間隔棒包括間隔棒本體框架,該間隔棒本體框架為正多邊形結構或直線結構,在間隔棒本體框架的各個頂角部位或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可轉動的套筒;所述套筒內設置滑槽,其自由端固接一帶孔的端蓋,並在套筒內安裝一端通過滑塊與滑槽配合的線夾;在套筒內、線夾的滑塊兩側分別安裝彈簧;所述線夾的滑塊為空心滑塊,其內設置一根與套筒固接的短銷。該防舞間隔棒不僅能通過迴轉線夾的擺動消除或減輕覆冰的不均勻度,而且由於提高了振動阻尼,可以高效地吸收風激勵產生的振動能量,破壞舞動發生條件,從而抑制舞動的發生。
文檔編號H02G7/14GK103001163SQ20121045359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劉連光, 趙強, 蔣智化, 黃方 申請人: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