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側部分的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1:53:36 3
專利名稱:汽車後側部分的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後側部分的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通過提供相對於來自汽車後面的碰撞的較強支撐從而將汽車變形減到最小並且有效分散所給出的撞擊的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地,後縱梁是支撐來自汽車後面撞擊的主要支撐部件。後縱梁安裝在汽車的後側部分,其前端部分與側梁連接。因為後側部分中需要安裝車輪的空間,所以後縱梁沿縱向方向安裝在輪罩內部。後縱梁的前側以向汽車外側彎曲的方式連接到側梁上。
然而,如果後縱梁的一部分像前面描述的那樣彎曲,那麼由於彎曲部件在撞擊下易於變形,所以有效支撐來自汽車後的碰撞就會變得很困難。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汽車後側部分的結構,通過為抵抗汽車後的碰撞提供增強的支撐,從而增強汽車的安全性能。本結構還可有效分散撞擊力。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後側部分的結構包括後縱梁,其沿著汽車的縱長方向基本上成直線形狀,且大體上與側梁平行安裝。前加強板和後加強板在汽車前後的後縱梁和側梁之間的重疊部分連接後縱梁和側梁。地板面板連接於後縱梁和側梁的上部,這樣就與前加強板和後加強板共同形成了封閉截面。
為更好理解本發明的本質和目的,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汽車後側部分結構的平面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後縱梁和側梁之間的連接的立體圖,其中拆除了地板板面;圖3是同圖2相似的立體圖,除了沒有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後縱梁;圖4是仰視立體圖,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結合了拖臂的狀態;圖5是圖2中沿V-V線的截面圖;圖6是圖2中沿VI-VI線的截面圖;圖7是圖2中沿VII-VII線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1,在汽車的後側部分安裝基本上為直線形狀的後縱梁1。該後縱梁1至少近似平行於側梁3放置。為提供容納後輪的空間,後縱梁1安裝在比側梁3更靠近汽車內部的位置。然而,由於後縱梁1的結構基本是直線形狀的,因此後縱梁1和側梁3基本上平行放置並彼此橫向離開一定距離。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後縱梁1是直線形狀的表述表示在從上方看到的平面圖上,連接兩端的虛擬直線決定了後縱梁1的寬度,它們在整個後縱梁1的長度上不接觸或相交。換言之,即使後縱梁1表面上不是,但後縱梁1的寬度的大部分形成一條直線,因此用直線形狀術語來描述寬度上的大部分。
現參照圖2-7,討論當後縱梁1和側梁3相結合時的部分結構。後縱梁1和側梁3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在這個重疊區域提供了前強加板5和後加強板7,它們在汽車前後連接後縱梁1和側梁3。當地板板面9連接後縱梁1和側梁3的頂端部分時,它們與前加強板5和後加強板7構成封閉截面S1和S2。換言之,由後縱梁1傳遞的撞擊由重疊區域在汽車前後形成的兩個封閉截面S1和S2通過側梁3適當支撐。這些封閉部分提供更大的強度。
這樣,如前所述,後縱梁1通過三個部件連接在側梁3上平板加強板5、後加強板7和地板板面9。並且,通過提供前述的基本上為直線的後縱梁,後縱梁中局部應力集中就會消除,且撞擊力會基本上相等地轉移給側梁3和中心部件21。該大致相等力的傳遞是通過在側梁3和中心部件21之間的大約中間的點處將後縱梁與橫梁19連接而得到的。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替代實施例,本結構還提供了裝配拖臂的部分。拖臂裝配部分11優選地設置在前加強板5和後加強板7之間。拖臂裝配部分11由安裝在後縱梁1的組件側面裝配加強板13組成,用於水平地分開後縱梁1和地板板面9之間的封閉截面S3。焊接螺母N1安裝在組件側面裝配加強板13和後縱梁1之間。側梁側上的裝配加強板15通過將側梁3和後縱梁1連接形成了地板板面9,並形成封閉的截面S4。側梁側下的裝配加強板17與側梁3和側梁側上的裝配加強板15,通過將這些組件連接到側梁側上的裝配加強板15的下部,形成封閉截面S5。此外,側梁側上的裝配加強板15和側梁側下的裝配加強板17之間安裝第二螺母N2。
現參照圖4和圖6,拖臂12通過由焊接螺母N1和N2緊固的螺栓B,安裝在側梁3和後縱梁1的下部。封閉截面S4由側梁側上的裝配加強板15和地板板面9構成。如圖7所示,封閉截面S4形成在後加強板7構成的封閉截面S2內部。因而,使側梁3和後縱梁1的結合加強。利用前述的汽車後縱梁的結構,從車後傳來的假設後部碰撞所造成的撞擊,由後縱梁1和側梁3支撐,所以將汽車後部的變形減到了最小,而將乘客的安全性能達到最佳。
根據一個實施例,傳給後縱梁1的撞擊通過基本上結合為一個單元的側梁3和後縱梁1有效支撐。這個整合為一的單元由封閉截面S1構成,封閉截面S1由前加強板5、地板板面9、後縱梁1和側梁3形成。其中封閉截面S2由後加強板7、地板板面9、後縱梁1和側梁3構成。
當接合拖臂裝配部分11後,後縱梁1和側梁3的結合力進一步增加。拖臂裝配部分11還在封閉截面S1和由後加強板7形成的封閉截面S2之間提供其它封閉截面S3、S4、S5。另一方面,傳給後縱梁1的撞擊也擴散到中心部件21。除側梁3外,通過安裝在重疊區域的汽車中路的中心部件19來安裝中心部件以確保在地板中間部分的汽車向後和向前的剛度。
重疊區域通過封閉截面S1、封閉截面S2,和由拖臂裝配部分11構成的封閉截面S3、S4和S5,還為傳遞給汽車側面的撞擊提供了牢固的支撐。
通過使用基本成直線形狀並平行於側梁的後縱梁,用帶有多個封閉截面結構連接並結合側梁和後縱梁之間的重疊區域,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能,這樣就為從車後傳遞的撞擊提供了更多的支撐並有效分散了撞擊力。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後側部分的結構,包括沿汽車的縱向方向上具有大致直線形的後縱梁,並與側梁基本上平行安裝;在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側梁之間的汽車前部和後部的重疊區域連接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側梁的前加強板和後加強板;和連接於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側梁的上部的地板板面,其中所述地板板面和所述前加強板及所述後加強板形成一封閉截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前加強板和所述後加強板之間的拖臂裝配部分。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結構,還包括包括安裝在所述後縱梁上的部件側面裝配加強板的旋轉軸裝配部分,用於水平分開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地板板面之間的封閉截面;安裝在所述部件側面裝配加強板和所述後縱梁之間的焊接螺母;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通過連接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側梁形成地板板面和封閉截面;側梁側下裝配加強板通過連接所述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的下部,與所述側梁和所述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形成封閉截面;和安裝在所述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和所述側梁側下裝配加強板之間的焊接螺母。
4.一種汽車後側部分的結構,包括沿著汽車縱向方向上具有在結構上剛性的基本成直線形狀的後縱梁,其中所述後縱梁與側梁基本上平行安裝;在汽車前部和後部重疊地連接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側梁的前加強板和後加強板;和連接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側梁的上部的地板板面,其中所述地板板面與所述前加強板和所述後加強板形成封閉截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前加強板和所述後加強板之間的拖臂裝配部分。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結構,還包括包括連接在所述後縱梁上的部件側面裝配加強板的旋轉軸裝配部分,用於水平分開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地板板面之間的封閉截面;安裝在所述部件側面裝配加強板和所述後縱梁之間的焊接螺母;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通過連接所述後縱梁和所述側梁形成地板板面和封閉截面;側梁側下裝配加強板通過連接所述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的下部,與所述側梁和所述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形成封閉截面;和安裝在所述側梁側上裝配加強板和所述側梁側下裝配加強板之間的第二焊接螺母。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結構,還包括所述後縱梁前端和所述側梁後端的橫梁;和從所述橫梁向前延伸的中心部件,其中後縱梁在至少所述側梁和中心部件的大致中間點處連接中心部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使用大致為直線形狀且與側梁平行設置的後縱梁來改善汽車的安全性。用多個封閉截面的結構連接並結合側梁和後縱梁的重疊區域,為來自汽車後面的撞擊提供更強的支撐。此外,該結構可有效地分散撞擊力。
文檔編號B62D25/20GK1608920SQ20041005846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4日
發明者金海雄 申請人: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