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ED背光源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0:22:0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背光源結構。
背景技術:
市場上的液晶顯示裝置大部分為背光型液晶顯示裝置,即由背光源為液晶顯示屏提供光源來正常顯示影像。LED 背光光源一般包括PCB 板及固定安裝並電性連接於該 PCB 板的數個 LED 燈,整個背光光源通過膠框封裝,現有的膠框結構比較簡單,常常出現強度不夠,塑膠填充不滿,封裝固定效果差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LED背光源結構,以提高整體的裝配效果,提升強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LED背光源結構,包括膠框,依次安裝在膠框上的導光板、柔性線路板及擴散膜,所述的柔性線路板貼附在導光板與擴散膜之間下方,所述的柔性線路板上設有若干LED燈,柔性線路板外連接有金手指,所述的膠框包括中部主體框及位於兩側的蜂巢狀的筋條,所述的主體框邊緣及筋條上設有卡勾。
其中,所述的導光板下方對應LED燈的位置上設有凹槽。
其中,所述的主體框中部設有若干定位柱。
進一步地,所述的主體框下端邊緣設有三角形定位凸塊,所述的三角形定位凸塊斜邊高度方向上設有安裝槽,所述的導光板下端邊緣設有與三角形定位凸塊斜邊相匹配的倒角邊,所述的倒角邊上設有凸臺,所述的凸臺插入安裝槽內實現定位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主體框側邊設有安裝孔,所述的導光板側邊設有與安裝孔相對應的凸塊。
由於採用了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均勻,膠框兩側採用蜂巢狀的筋條有效的提升了產品的強度同時在塑膠成型過程中增加了塑膠流速,避免了填充不滿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封裝固定效果好,便於定位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膠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A處放大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膠框,11:主體框,12:筋條,13:卡勾,14:定位柱,15:三角形定位凸塊,16:安裝槽,17:安裝孔,2:導光板,21:凹槽,22:倒角邊,23:凸臺,24:凸塊,3:柔性線路板,31:LED燈,32:金手指,4:擴散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LED背光源結構,包括膠框1,依次安裝在膠框1上的導光板2、柔性線路板3及擴散膜4。柔性線路板3貼附在導光板2與擴散膜4之間下方,柔性線路板3上設有若干LED燈31,柔性線路板3外連接有金手指32。導光板2下方對應LED燈31的位置上設有凹槽21。結合圖4所示,導光板2下端邊緣設有倒角邊22,倒角邊22上設有凸臺23,導光板2側邊設有凸塊24。
結合圖3所示,膠框1包括中部主體框11及位於兩側的蜂巢狀的筋條12,主體框11邊緣及筋條12上設有卡勾13。主體框11中部設有若干定位柱14。主體框11下端邊緣設有三角形定位凸塊15,三角形定位凸塊15斜邊高度方向上設有安裝槽16。主體框1側邊設有安裝孔17。
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過程如下:將導光板2下端的倒角邊22上的凸臺23插入安裝槽16內,導光板2側邊的凸塊24插入安裝孔17內,實現導光板2與膠框1的定位緊固連接。安裝柔性線路板3,使各LED燈31嵌入導光板2下方的凹槽21內,金手指32從膠框1下端升出。最後安裝擴散膜4即可。使用時將顯示屏安裝在擴散膜4上方,最後將安裝有顯示屏的背光源利用膠框1上定位柱14與電器設備相匹配的組件定位,並用卡勾13固定安裝在電器設備上。
綜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定位牢固,整體強度高,便於推廣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