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環冷機臺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2:19:31 1
專利名稱:燒結環冷機臺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冶金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
背景技術:
燒結環冷機是燒結生產工藝的重要設備之一,用於冷卻熱燒結礦。臺車為燒結環冷機的重要部件之一,用於承載熱燒結礦。傳統燒結環冷機根據規模的不同均擁有數量不等、外形一致的若干個臺車,這些臺車是截面為等腰梯形的扁平的柱狀體結構,沿著環冷機圓周方向依次排列形成一個近似圓環的結構,每個臺車通過球鉸與迴轉體上對應的三角梁相連,並隨著迴轉體一起繞著環冷機迴轉中心轉動,臺車上表面承載熱球團礦並開有一系列規則排列的通風孔,下部通入常溫空氣,冷空氣通過通風孔與熱球團礦進行熱交換並通過高溫廢氣帶走熱量達到冷卻燒結礦的目的。環冷機正常生產時,其迴轉體通過三角梁上的球鉸拖動臺車沿著環形軌道繞著環冷機迴轉中心迴轉,冷卻段臺車水平運行,卸料段臺車以球鉸為吊點,車輪沿著卸料曲軌運行,使得臺車整體向下傾斜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臺車上冷卻後的燒結礦傾卸到卸料鬥中,卸料後的臺車繼續在球鉸的牽引下沿著曲軌的曲線前行,使得臺車再次水平,繼續承接熱燒結礦完成下一個冷卻循環。燒結礦冷卻過程中,由於受結構限制三角梁上面的鋼板沒有通風孔,其上部的熱燒結礦與冷卻風進行直接熱交換的機會相對較少,因而會影響這部分燒結礦的冷卻效果,因為三角梁與臺車的一一對應關係,若干個這種影響逐步累加就會使整個環冷機的冷卻效果降低。另外,此種結構的臺車由於臺車體在冷卻段水平,卸料段傾斜,環冷機的密封不能連續,由此使得環冷機的總體密封效果不理想,漏風率偏大。要想達到理想的冷卻效果,就需要增大冷卻風機的風量,這樣勢必造成能耗的增加,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會產生影響。再者,三角梁本身的體積也擠佔了一定的容料體積,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設備的生產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 供一種結構簡單,冷卻效果佳,密封效果好的燒結環冷機臺車。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燒結環冷機臺車,包括沿環冷機圓周方向依次排列的一組分體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體臺車包括通過兩個偏心耳軸與環冷機迴轉框架相連接的扇形臺車體,設在此扇形臺車體上的面板,通過一組壓板與所述面板相連接的一組篦板,
所述的扇形臺車體為兩個弧形立板和兩個平面立板圍成的截面為扇形的柱狀體框架結構,此框架結構內部被一組橫向加強筋和一組縱向加強筋分割成一組通風區,在所述的扇形臺車體內設有兩對加厚型加強筋,此兩對加厚型加強筋及兩個弧形立板上分別設有同軸的兩組軸孔,此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的延伸線通過環冷機迴轉中心,且相對於所述扇形臺車體的對稱中心線L2的偏轉角度為β,所述扇形臺車體的對稱中心線L2的延伸線通過環冷機迴轉中心,所述的兩個偏心耳軸分別設在所述的兩組同軸軸孔內並與其套接,且所述偏心耳軸的中心線與所述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重合,所述的面板上設有一組長方形通孔,此一組長方形通孔與所述的一組通風區相對應,所述的長方形通孔的兩邊K1與所述的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平行,所述的長方形通孔的兩邊K2與所述的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垂直,
所述的篦板由兩個支撐架體,傾斜設在此兩個支撐架體之間且相互平行的一組長方形板條,與此一組長方形板條垂直固定連接的固定角板所組成,
所述的篦板設在所述面板的長方形通孔內,所述篦板的兩個支撐架體通過兩個壓板與所述的長方形通孔的兩邊K2固定連接。所述的β角度為0〈 3〈0/2,其中(!為扇形臺車體的扇形角。所述的一組長方形板條與水平面的傾斜角度Y為20°_28°。所述的一組加強筋分別與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平行或垂直。本發明的優點:
(I)本發明克服了原有燒結環冷機臺車的結構缺陷,臺車體為扇形,每個扇形體通過同一軸線上兩個偏心耳軸與迴轉框架相連,取消了原有的三角梁結構,增加了環冷機的通風面積,同樣的風量,可以使燒結礦能夠更加充分的冷卻,同時也提高了設備的生產能力。(2)本發明的環冷機臺車體是具有偏心軸的臺車體,卸料時偏心耳軸不移動,這就使得密封更好實現,同時密封組件簡單,易維護,並可有多種密封形式供選用,從而減少漏風率,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持。(3)本發明的臺車篦板為裝配式百葉窗臺車篦板,在具有良好通風效果的同時,也使臺車篦板損壞時更換更加簡便,易行,相對於整體結構的臺車,只需更換部分損壞的篦板就可繼續生產,不需要整體更換臺車,節省了人力物力,節約了成本。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臺車體框架圖。圖3為本發明圖1的A-A視圖。圖4為本發明篦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圖4的B-B視圖。圖6為本發明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包括沿環冷機圓周方向依次排列的一組分體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體臺車包括通過兩個偏心耳軸5與環冷機迴轉框架相連接的扇形臺車體1,設在此扇形臺車體上的面板2,通過一組壓板3與所述面板相連接的一組篦板4,
如圖2、3、6所示,所述的扇形臺車體I為兩個弧形立板6和兩個平面立板10圍成的截面為扇形的柱狀體框架結構,此框架結構內部被一組橫向加強筋9-2和一組縱向加強筋9-3分割成一組通風區,在所述的扇形臺車體I內設有兩對加厚型加強筋9-1,此兩對加厚型加強筋9-1及兩個弧形立板6上分別設有同軸的兩組軸孔8,此兩組軸孔8的中心線L1的延伸線通過環冷機迴轉中心,且相對於所述扇形臺車體I的對稱中心線L2的偏轉角度為β,所述的β角度為0〈 β〈α/2,其中α為扇形臺車體I的扇形角,所述扇形臺車體I的對稱中心線L2的延伸線通過環冷機迴轉中心,所述的兩個偏心耳軸5分別設在所述的兩組同軸軸孔8內並與其套接,且所述偏心耳軸5的中心線與所述兩組軸孔8的中心線L1重合,所述的一組加強筋9分別與兩組軸孔8的中心線L1平行或垂直。這種結構克服了原有燒結環冷機臺車的結構缺陷,臺車體為扇形,每個扇形體通過同一軸線上兩個偏心耳軸5與迴轉框架相連,取消了原有的三角梁結構,增加了環冷機的通風面積,同樣的風量,可以使燒結礦能夠更加充分的冷卻,同時也提高了設備的生產能力。另外,環冷機臺車體是具有偏心耳軸5的臺車體,卸料時偏心耳軸5不移動,這就使得密封更好實現,同時密封組件簡單,易維護,並可有多種密封形式供選用,從而減少漏風率,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持。如圖2所示,所述的面板7上設有一組長方形通孔11,此一組長方形通孔11與所述的一組通風區相對應,所述的長方形通孔11的兩邊K1與所述的兩組軸孔8的中心線L1平行,所述的長方形通孔11的兩邊K2與所述的兩組軸孔8的中心線L1垂直,
如圖4、5所示,所述的篦板由兩個支撐架體4-1,傾斜設在此兩個支撐架體4-1之間且相互平行的一組長方形板條4-2,與此一組長方形板條4-2垂直固定連接的固定角板4-3所組成,如圖6所示,所述的一組長方形板條4-2與水平面的傾斜角度Y為20°-28°,形成了百葉式臺車篦板4,所述的篦板4設在所述面板7的長方形通孔11內,所述篦板4的兩個支撐架體4-1通過兩個壓板3與所述的長方形通孔11的兩邊K2固定連接。由於臺車篦板4為裝配式百葉窗臺車篦板,在具有良好通風效果的同時,也使臺車篦板4損壞時更換更加簡便,易行,相對於整體結構的臺車,只需更換部分損壞的篦板就可繼續生產,不需要整體更換臺車,節省了人 力物力,節約了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包括沿環冷機圓周方向依次排列的一組分體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體臺車包括通過兩個偏心耳軸與環冷機迴轉框架相連接的扇形臺車體,設在此扇形臺車體上的面板,通過一組壓板與所述面板相連接的一組篦板, 所述的扇形臺車體為兩個弧形立板和兩個平面立板圍成的截面為扇形的柱狀體框架結構,此框架結構內部被一組橫向加強筋和一組縱向加強筋分割成一組通風區,在所述的扇形臺車體內設有兩對加厚型加強筋,此兩對加厚型加強筋及兩個弧形立板上分別設有同軸的兩組軸孔,此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的延伸線通過環冷機迴轉中心,且相對於所述扇形臺車體的對稱中心線L2的偏轉角度為β,所述扇形臺車體的對稱中心線L2的延伸線通過環冷機迴轉中心,所述的兩個偏心耳軸分別設在所述的兩組同軸軸孔內並與其套接,且所述偏心耳軸的中心線與所述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重合, 所述的面板上設有一組長方形通孔,此一組長方形通孔與所述的一組通風區相對應,所述的長方形通孔的兩邊K1與所述的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平行,所述的長方形通孔的兩邊K2與所述的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垂直, 所述的篦板由兩個支撐架體,傾斜設在此兩個支撐架體之間且相互平行的一組長方形板條,與此一組長方形板條垂直固定連接的固定角板所組成, 所述的篦板設在所述面板的長方形通孔內,所述篦板的兩個支撐架體通過兩個壓板與所述的長方形通孔的兩邊K2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結環冷機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β角度為0〈β<α/2,其中ct為扇形臺車體的扇形角。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結環冷機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組長方形板條與水平面的傾斜角度Y為20°-28°。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結環冷機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組加強筋分別與兩組軸孔的中心線L1平行或垂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冶金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包括沿環冷機圓周方向依次排列的一組分體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體臺車包括通過兩個偏心耳軸與環冷機迴轉框架相連接的扇形臺車體,設在此扇形臺車體框架上的面板,通過一組壓板與所述面板相連接的一組篦板,本發明克服了原有燒結環冷機臺車的結構缺陷,臺車體為具有偏心軸的扇形臺車體,並取消了原有的三角梁結構,增加了環冷機的通風面積,使燒結礦冷卻更加充分,密封更易實現。另外,臺車篦板為裝配式百葉窗臺車篦板,也使臺車篦板損壞時不需要整體更換臺車,節省了人力物力,節約成本。
文檔編號F27D15/02GK103256814SQ20131020055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7日
發明者王晶萍, 張忠波, 施榮, 陳沙沙, 曹靜 申請人:中冶北方(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