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6:23:41 3
專利名稱: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為臨床醫療手術器械。
背景技術:
臨床上經常採用皮瓣的修複方法來覆蓋創面,在腹部帶蒂皮瓣修復手術中,皮瓣經設計後,先要游離皮瓣,通常採用普通手術刀游離皮瓣,就修復較大創面來說,其刀頭顯 得比較小,刀頭長度為40mm,刀頭寬度也只有10mm,且刀頭的前端呈尖狀,容易損傷真皮下 血管網,又不在肢體,無法使用止血帶,導致手術時間長、出血多。電刀游離皮瓣時,會因局 部高溫灼燒,更易破壞真皮下血管,導致皮下脂肪液化壞死和皮瓣缺血壞死等術後併發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結構合理,使用操作 方便,能夠縮短手術時間,而且剝離的皮瓣厚度均勻、平整,手術質量高。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前段為刀頭,後段為手柄,其刀頭 的前端和腹側對應側邊設有刀刃,刀頭長度為70 80mm,寬度為14 16mm,厚度為1 1. Imm0刀頭長度小於設計皮瓣的大小,刀頭的前端呈弧形,結構合理,具有操作使用方便的 優點,因腹部皮瓣供區隱蔽、易於設計、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強。刀刃設計為雙面刀刃,適宜、方便手術操作,8 10分鐘即可游離完皮瓣,比原來 用常規手術刀操作,手術時間明顯縮短,且剝離的皮瓣厚度均勻、平整。刀頭的前端設計為弧形,可方便地避免損傷真皮下血管網,安全可靠。在手柄前半段上設防滑條紋,可增加手持磨擦力,防止打滑。本實用新型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結構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因腹部皮瓣供區 隱蔽、易於設計、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強,在應用了本實用新型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 後,明顯的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後皮瓣壞死、皮下積液等併發症的發生,安全可靠,而 且剝離的皮瓣厚度均勻、平整,手術質量高。
圖1、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圖1中的A-A截面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1、刀頭前端 2、刀頭 3、刀刃 4、防滑條紋 5、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上述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分為刀頭2和手柄5,兩 者連在一體,前段為刀頭2,後段為手柄5,刀頭的前端和腹側對應側邊設計有刀刃3,刀刃3 為雙面刀刃,刀頭長度為70 80mm,寬度為14 16mm,厚度為1 1. Imm,刀頭前端1處呈弧形,手柄5的前半段上設有防滑條紋4 。
權利要求一種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前段為刀頭,後段為手柄,其特徵在於刀頭的前端和腹側對應側邊設有刀刃,刀頭長度為70~80mm,寬度為14~16mm,厚度為1~1.1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其特徵在於刀刃為雙面刀刃。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其特徵在於刀頭的前端設計 為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其特徵在於手柄前半段上設有防 滑條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部帶蒂皮瓣手術剝離刀,為臨床醫療手術器械,前段為刀頭,後段為手柄,其特徵在於刀頭的前端和腹側對應側邊設有刀刃,刀頭長度為70~80mm,寬度為14~16mm,厚度為1~1.1mm,刀刃為雙面刀刃,刀頭的前端設計為弧形。結構合理,使用操作方便,能夠縮短手術時間,而且剝離的皮瓣厚度均勻、平整,手術質量高。
文檔編號A61B17/32GK201572151SQ200920291169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李青, 翟金蕾 申請人: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