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驗電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9:00:36 1
專利名稱:電子驗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驗電器,其屬於電器加工製造領域。
縱觀所有金屬箔驗電器和金屬指針式驗電器,雖能測出物體是否帶電,但檢測方法十分複雜,且檢測靈敏度低,效果不太理想,影響著中學物理教學的演示。
本實用新型採用高放大倍數的電子複合電路和顯示器件組合,製成電子驗電器,以彌補原驗電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檢測靈敏度,使實驗結論一目了然。同時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學習電學的興趣。
以下結合附圖將該電子驗電器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電原理圖。圖2是印製板圖。圖3是正面內部結構圖。圖4是正面外觀圖。圖5是背面外觀圖。其中,(1)是金屬感應球;(2)是金屬探杆;(3)是三極體;(4)是電源指示發光二極體。(5)是電源開關;(6)是電源;(7)是綠色發光二極體;(8)是紅色發光二極體;(9)是電阻;(10)是印刷電路板;(11)是電路板固定架;(12)是導線,連結電路板與探杆;(13)是三極體。
其工作原理用6隻晶體三極體分兩組複合;一組為NPN極性複合放大電路(13),另一組為PNP極性複合放大電路(3)。兩組分別驅動兩隻(紅綠)發光二極體(7)(8)。另用一隻發光二極體(4)與電阻(9)串聯作指示電源6)通斷之用。電源(6)用6伏疊層電池或乾電池。檢測時,首先打開電源開關(5),電源指示燈(4)亮。在兩組放大輸入端點電位相等,且為零電位,即兩隻發光管(7)(8)都不亮時,即可使用。將被測物體移近感應球(1),如物體帶正電,紅色發光管(8)就發光,表明與紅色發光管(8)相聯的這組(NPN極)(13)放大電路正常工作,即VT1基極感應電位不斷升高,促使VT1、VT2、VT3相繼導通工作;驅動紅色發光二極體(8)發光顯示。另一組PNP放大電路(3)處於截止狀態,不工作。若物體帶負電荷,綠色發光管(7)就發光,表明與綠色發光管相聯的這組PNP極(3)放大電路已工作。即VT4基極感應的電位不斷降低,促使VT4、VT5、VT6相繼導通工作,驅動綠色發光二極體(7)發光顯示,則另一組(NPN)複合放大電路(13)處於截止狀態,不工作。當被檢測的物體不帶電,與感應球(1)相連的兩組放大電路的電位不發生改變,兩組放大電路均處於截止狀態,兩發光管(7)(8)均不發光。
元件選擇1、晶體三極體9014(NPN)5隻,β值均為100左右;9012(PNP管)1隻,β值100左右。
2、發光二極體3隻,選電平指示用的單個(圓或方)型均可。
3、一隻小功率2.2K電阻,一個小型推動開關,一個6V疊層電池。
4、一塊印刷電路板。
殼體用金屬或塑料製成,將組裝好的印刷電路板(10)固定在殼內部的適當位置。然後將兩組放大電路輸入端分別用導線焊接在兩探杆(2)兩端。用毛玻璃板做前面板,用膠合板作後面擋板並安裝電源開關(5)和電源指示燈(4),本驗電器組裝完畢。
權利要求一種由高放大倍數的電子複合電路(3)、(13)和顯示器件(7)、(8)組成的電子驗電器其特徵在於用6隻晶體三極體分兩組複合,一組為NPN極性複合放大電路(13),另一組為PNP極性複合放大電路(3),兩組分別驅動兩隻發光二極體(7),(8)來檢測物體是否帶電。
專利摘要一種由高放大倍數的電子複合電路(3)、(13)和顯示器件(7)、(8)組合製成的電子驗電器,通過兩組發光二極體的指示,可以測出物體是否帶電。該驗電器比金屬箔驗電器和金屬指針式驗電器操作簡單,靈敏度高。該電子驗電器可廣泛使用於中學物理教學。
文檔編號G01R29/00GK2465195SQ0026420
公開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3日
發明者高寶傑 申請人:高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