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7:18:21 2
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它包括防撞牆、位於防撞牆下部的排水邊溝、下部連接在防撞牆上部的柱基礎,防撞牆、排水邊溝和柱基礎採用整體澆注連接。本申請中所述的防撞牆的結構即為現有技術中的普通的防撞側牆的結構。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除包括普通防撞側牆(即本申請中所述的防撞牆)以外,還囊括了隧道柱基礎以及排水邊溝,採用整體澆注,則可以避免重複裝拆模板,減少施工工時及費用;由於將柱基礎與防撞側牆連接為整體,從而可以逆轉下寬上窄的構造形式,提升混凝土澆築質量,並且增強結構的整體性。同時,排水邊溝與防撞牆一體化的設計也增強了整潔與美觀性。
【專利說明】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
【背景技術】
[0002]防撞側牆是行車道板的一項附屬結構,是重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對緩衝車輛衝擊,確保交通安全,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其施工步驟為:第一步施工準備,其次是模板預拼編號,然後是測量放線,同時綁紮鋼筋,而後安裝模板,最後澆築混凝土,修補並養護,最終形成的一道連續的向行車方向突曲的鋼筋混凝土牆壁。
[0003]防撞側牆的構造形式通常為獨立的牆體,外觀為上口小,下口大,下部蹄形部分呈特殊的反弧形或折線形。根據具體工程的需要,還可以在防撞側牆頂部安裝扶手。根據防撞側牆外形構造選擇或設計模板形式,模板採用大剛度鋼模板,由於多採用人工裝拆,因此模板既要滿足剛度要求,又要輕巧。為保證防撞側牆的的外觀質量,須做好模板表面平整度和線型的控制。
[0004]現有技術中的防撞側牆通常為獨立的連續牆體,在行車道板施工完成後進行單獨立模澆築。其主要用於大直徑雙層結構盾構隧道中,尤其在下層車道防撞側牆及周圍結構構件現澆施工時,一方面需要反覆的裝拆模板,並且受施工空間區域狹小的限制,施工極為不便;另一方面由於普通防撞側牆通常為下寬上窄的構造形式,在倒角處施工振搗時,氣泡很難提出,易造成混凝土澆築質量缺陷。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
[0006]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它包括防撞牆、位於防撞牆下部的排水邊溝、下部連接在防撞牆上部的柱基礎,防撞牆、排水邊溝和柱基礎採用整體澆注連接。本申請中所述的防撞牆的結構即為現有技術中的普通的防撞側牆的結構。
[0007]進一步地,防撞牆的下部向下凹陷形成排水邊溝。
[0008]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除包括普通防撞側牆(即本申請中所述的防撞牆)以外,還囊括了隧道柱基礎以及排水邊溝,採用整體澆注,則可以避免重複裝拆模板,減少施工工時及費用;由於將柱基礎與防撞側牆連接為整體,從而可以逆轉下寬上窄的構造形式,提升混凝土澆築質量,並且增強結構的整體性。同時,排水邊溝與防撞牆一體化的設計也增強了整潔與美觀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標號為:[0011]1、防撞牆;2、排水邊溝;3、柱基礎;4、盾構管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3]從附圖1的結構示意圖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它包括防撞牆1、排水邊溝2以及柱基礎3,柱基礎3的下部連接在防撞牆I的上部,排水邊溝2位於防撞牆I的下部。防撞牆1、排水邊溝2以及柱基礎3採用整體澆注連接。
[0014]防撞牆I依附在盾構管片4的內壁上。
[0015]防撞牆I的下部向下凹陷形成排水邊溝2,排水邊溝2的斷面呈弧形。排水邊溝與防撞牆一體化的設計也增強了整潔與美觀性。
[0016]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防撞牆(I)、位於防撞牆(I)下部的排水邊溝(2)、下部連接在所述防撞牆(I)上部的柱基礎(3),所述的防撞牆(I)、排水邊溝(2 )和柱基礎(3 )為整體澆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盾構隧道行車道板整體式防撞側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撞牆(I)的下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的排水邊溝(2)。
【文檔編號】E21F17/103GK203809047SQ20142023016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姚佔虎, 張英明, 夏鵬舉, 趙小鵬, 邵明月, 陳鬱, 田毅 申請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