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座椅的高度調整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5:39:11
專利名稱:車輛座椅的高度調整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座椅,特別涉及一種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
背景技術:
從人機工程學角度來講,為滿足駕駛員舒適性的要求,不同身高的駕駛員對車輛座椅高度的要求就不同,如果車輛座椅不滿足人機工程學,即座椅的高度和駕駛員的身高不匹配,不但駕駛員乘坐不舒服,而且長期駕駛還會影響駕駛員的健康,嚴重的還會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所以不同身高的駕駛員,就要有不同高度的座椅,但是又不可能為每個駕駛員單獨設計一個座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該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符合人機工程學,能滿足不同身高的駕駛員對車輛座椅高度的要求,駕駛員乘坐舒服,長期駕駛也不會影響駕駛員的健康,減少了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本實用新型是由前高調裝置、後高調裝置和高調手柄機構組成,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結構相同,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相對設置,前高調裝置左右結構對稱,前高調裝置的右結構是由齒板、彈起機構組成,齒板的上部前端具有多個齒,彈起機構是由鉸接在一起的前彈片和後彈片組成,其中一軸杆穿設在左右結構的二前彈片之間,前彈片和後彈片的鉸軸內側段上穿設有彈簧,該彈簧的其中一端抵頂在軸杆的下方,後彈片的外端通過銷軸與齒板樞接,軸杆的外端樞接有滑動鎖止銷,滑動鎖止銷能卡入在齒板的二齒之間,滑動鎖止銷的外端具有矩形滑塊,該矩形滑塊穿設在上框的條形滑槽中,齒板內端下部具有壓塊,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的齒板之間通過下方的彈簧聯接,高調手柄機構位於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之間,高調手柄機構是由聯軸、凸輪和手柄組成,聯軸的兩端固定凸輪,聯軸的其中一端穿設固定手柄,該手柄穿過上框的通孔,凸輪的前後二端壓觸在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的二壓塊上。本實用新型之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通過前高調裝置之前彈片外端的連接孔和與後高調裝置之前彈片外端的連接孔連接在車輛座椅的懸浮機構上。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過程是調高升起過程當高調於較低位置時,前壓高調手柄機構的手柄或者也可以後壓高調手柄機構的手柄,此時,齒板被壓向下方,滑動鎖止銷脫離齒板的束縛,彈起機構的前彈片在彈簧的彈頂下升起,滑動鎖止銷在上框的條形滑槽中向外側滑動,同時,高調手柄機構也隨著上框而升起,與此同時,前高調裝置通過彈簧聯接的後高調裝置同時聯動,人體坐到座椅上以後,可以具體調整高度大小,高度確定後,鬆開高調手柄機構的手柄,滑動鎖止銷卡入在相應的二個齒之間鎖定。降低下落過程首先在上框施加一定量的載荷,前壓高調手柄機構或者也可以後壓高調手柄機構,此時齒板被壓向下方,滑動鎖止銷脫離齒板的束縛,彈起機構的前彈片在上框的重力下下降,滑動鎖止銷在上框的條形滑槽中向內側滑動,同時,高調手柄機構也隨著上框而下降,與此同時,前高調裝置通過彈簧聯接的後高調裝置同時聯動,人體坐到座椅上以後,可以向下調整高度大小,高度確定後,鬆開高調手柄機構的手柄,滑動鎖止銷卡入在相應的二個齒之間鎖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符合人機工程學,能滿足不同身高的駕駛員對車輛座椅高度的要求,駕駛員乘坐舒服,長期駕駛也不會影響駕駛員的健康,減少了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再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1是由前高調裝置11、後高調裝置12和高調手柄機構13組成,前高調裝置11 和後高調裝置12結構相同,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相對設置,前高調裝置11左右結構對稱,前高調裝置11的右結構是由齒板111、彈起機構112組成,齒板111的上部前端具有多個齒1111,彈起機構112是由鉸接在一起的前彈片1121和後彈片1122組成,其中一軸杆1123穿設在左右結構的二前彈片1121之間,前彈片1121和後彈片1122的鉸軸1124 內側段上穿設有彈簧1125,彈簧1125的其中一端抵頂在軸杆1123的下方,後彈片1122的外端通過銷軸1150與齒板111樞接,軸杆1123的外端樞接有滑動鎖止銷1126,滑動鎖止銷 1126能卡入在齒板111的二個齒1111之間,滑動鎖止銷1126的外端具有矩形滑塊1127,該矩形滑塊1127穿設在上框14的條形滑槽141中,齒板111內端下部具有壓塊1128,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的齒板111之間通過下方的彈簧15聯接,高調手柄機構13位於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之間,高調手柄機構13是由聯軸131、凸輪132和手柄133 組成,聯軸131的兩端固定凸輪132,聯軸131的其中一端穿設固定手柄133,該手柄133穿過上框14的通孔142,凸輪132的前後二端壓觸在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的二壓塊1128上。本實用新型之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1通過前高調裝置11之前彈片1121外端的連接孔1129和與後高調裝置12之前彈片1121外端的連接孔1129連接在車輛座椅的懸浮機構上。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和過程是 調高升起過程當高調於較低位置時,前壓高調手柄機構13的手柄133或者也可以後壓高調手柄機構13的手柄133,此時,齒板111被壓向下方,滑動鎖止銷1126脫離齒板 111的束縛,彈起機構112的前彈片1121在彈簧1125的彈頂下升起,滑動鎖止銷1126在上框14的條形滑槽141中向外側滑動,同時,高調手柄機構13也隨著上框14而升起,與此同時,前高調裝置11通過彈簧15聯接的後高調裝置12同時聯動,人體坐到座椅上以後,可以具體調整高度大小,高度確定後,鬆開高調手柄機構13的手柄133,滑動鎖止銷1126卡入在相應的二個齒1111之間鎖定。 降低下落過程首先在上框14施加一定量的載荷,前壓高調手柄機構13或者也可以後壓高調手柄機構13,此時齒板111被壓向下方,滑動鎖止銷1126脫離齒板111的束縛, 彈起機構112的前彈片1121在上框14的重力下下降,滑動鎖止銷1126在上框14的條形滑槽141中向內側滑動,同時,高調手柄機構13也隨著上框14而下降,與此同時,前高調裝置11通過彈簧15聯接的後高調裝置12同時聯動,人體坐到座椅上以後,可以向下調整高度大小,高度確定後,鬆開高調手柄機構13的手柄133,滑動鎖止銷1126卡入在相應的二個齒111 1之間鎖定。
權利要求1. 一種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其特徵在於是由前高調裝置(11)、後高調裝置(12) 和高調手柄機構(13)組成,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結構相同,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相對設置,前高調裝置(11)左右結構對稱,前高調裝置(11)的右結構是由齒板(111)、彈起機構(112)組成,齒板(111)的上部前端具有多個齒(1111),彈起機構(112)是由鉸接在一起的前彈片(1121)和後彈片(1122)組成,其中一軸杆(1123) 穿設在左右結構的二前彈片(1121)之間,前彈片(1121)和後彈片(1122)的鉸軸(1124) 內側段上穿設有彈簧(1125),彈簧(1125)的其中一端抵頂在軸杆(1123)的下方,後彈片 (1122)的外端通過銷軸(1150)與齒板(111)樞接,軸杆(1123)的外端樞接有滑動鎖止銷 (1126),滑動鎖止銷(1126)能卡入在齒板(111)的二個齒(1111)之間,滑動鎖止銷(1126) 的外端具有矩形滑塊(1127),該矩形滑塊(1127)穿設在上框(14)的條形滑槽(141)中, 齒板(111)內端下部具有壓塊(1128),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的齒板(111) 之間通過下方的彈簧(15)聯接,高調手柄機構(13)位於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之間,高調手柄機構(13)是由聯軸(131)、凸輪(132)和手柄(133)組成,聯軸(131) 的兩端固定凸輪(132),聯軸(131)的其中一端穿設固定手柄(133),該手柄(133)穿過上框(14)的通孔(142),凸輪(132)的前後二端壓觸在前高調裝置(11)和後高調裝置(12) 的二壓塊(1128)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輛座椅高度調整系統,是由前高調裝置、後高調裝置和高調手柄機構組成,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結構相同,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相對設置,前高調裝置左右結構對稱,前高調裝置的右結構是由齒板、彈起機構組成,前壓或後壓高調手柄機構的手柄,前高調裝置和後高調裝置可以同時升起或下降並鎖定,具體高度可以依據實際需要任意調整;本實用新型符合人機工程學,能滿足不同身高的駕駛員對車輛座椅高度的要求,駕駛員乘坐舒服,長期駕駛也不會影響駕駛員的健康,減少了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文檔編號B60N2/16GK202088920SQ201120105970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3日
發明者周俊, 孫軍, 宋嗣新, 李威, 趙磊 申請人:長春富維-江森自控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