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
2023-05-23 18:20:56 2
專利名稱: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種植技術。具體是一種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絲瓜是人們喜食的蔬菜品種之一。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中醫學認為絲瓜味甘, 性涼、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特別是秋季,食之可清熱、解毒。夏植絲瓜的採收 期正逢蔬菜秋淡季節,鮮瓜上市價格穩定,經濟效益好。
發明內容
為解決秋季絲瓜的市場供應問題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是1)選擇良種選擇適宜夏季栽培的品種即對短日照不敏感的品種如夏優絲瓜、 新夏棠絲瓜、豐抗絲瓜、雅綠一號或秀玉絲瓜等夏植絲瓜;2)育苗移栽夏植絲瓜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塊育苗移植;將絲瓜種子用清水浸種 8-10小時後撈起浙幹即可播種;播種方法採用塑料營養杯或育苗盤育苗,營養土採用新土 或未種過瓜類的菜園土 ;播種時每穴播1粒種子;幼苗移植前,要控制水肥,培育壯苗;3)田塊選擇選擇向陽、土質肥沃、溼潤、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 或粘壤土田塊種植;4)整地定植包括整地和定植;5)田間管理蔓葉整理一般在蔓長35釐米左右進行第一次壓蔓,在蔓長70釐米左右進行第二 次壓蔓,壓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對方向,壓蔓方法隨天氣情況而定,晴天開小溝,把 瓜蔓壓入溝中,再蓋上小土塊;雨天則在畦面壓蔓,不開小溝,以免莖蔓腐爛;遇連續下雨, 畦面積水時,只需用泥塊壓葉片,不壓莖蔓,同樣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壓莖蔓腐爛;引蔓上籬為了適應夏絲瓜蔓多蔓長的特點,一般待雄花出現時才引蔓上籬,上籬 之後,採用之字形均勻引蔓;在生長中後期,適當摘除基部的枯老葉或病葉,在蔓葉生長過 旺情況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間隔摘除部分葉片,或在蔓葉生長過密的位置摘葉,有 利於通風透光或減少病蟲害;及時理瓜在開花結果期間,當發現小瓜擱在葉上、籬架上,瓜蔓間或被卷鬚纏繞, 需要及時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懸掛棚架內,同時應清除病瓜,以免傳染病害;合理施肥施肥總的原則是勤施薄施,結瓜前控制水肥,結果後及側蔓盛發時施 重肥,並重視磷、鉀肥的施用;水分管理絲瓜全生育期需水較多,生長前期應保持土壤溼潤,植株開花結果期 間,需水最多,根系也較強,需加強灌溉。絲瓜既需水,但也忌積水,灌水時應即灌即排,不漫 灌,尤其是在雨天,更應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6)病蟲害防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填補了秋季蔬菜的市場供應。
具體實施例方式1)選擇良種選擇適宜夏季栽培的品種即對短日照不敏感的品種如夏優絲瓜、新夏棠絲瓜、豐 抗絲瓜、雅綠一號或秀玉絲瓜等夏植絲瓜;2)育苗移栽夏植絲瓜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塊育苗移植;將絲瓜種子用清水浸種8-10小時後 撈起浙幹即可播種;播種方法採用塑料營養杯或育苗盤育苗,營養上採用新上或未種過瓜 類的菜園土 ;播種時每穴播1粒種子;幼苗移植前,要控制水肥,培育壯苗;3)田塊選擇選擇向陽、土質肥沃、溼潤、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或粘壤土田塊 種植;4)整地定植整地起畦種植,畦面寬1. 2-1. 5米,溝寬30-40釐米,畦高35釐米;結合整地施足 基肥,畝施土雜肥2000公斤+挪威複合肥50公斤或西洋複合肥50公斤;定植夏植絲瓜栽培採用雙行植,行、株距為70-80釐米X 50釐米,以畝植1700株 左右為宜;幼苗具2-3片真葉時即可移植大田。5)田間管理蔓葉整理一般在蔓長35釐米左右進行第一次壓蔓,在蔓長70釐米左右進行第二 次壓蔓,壓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對方向,壓蔓方法隨天氣情況而定,晴天開小溝,把 瓜蔓壓入溝中,再蓋上小土塊;雨天則在畦面壓蔓,不開小溝,以免莖蔓腐爛;遇連續下雨, 畦面積水時,只需用泥塊壓葉片,不壓莖蔓,同樣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壓莖蔓腐爛;引蔓上籬為了適應夏絲瓜蔓多蔓長的特點,一般待雄花出現時才引蔓上籬,上籬 之後,採用之字形均勻引蔓;在生長中後期,適當摘除基部的枯老葉或病葉,在蔓葉生長過 旺情況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間隔摘除部分葉片,或在蔓葉生長過密的位置摘葉,有 利於通風透光或減少病蟲害;及時理瓜在開花結果期間,當發現小瓜擱在葉上、籬架上,瓜蔓間或被卷鬚纏繞, 需要及時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懸掛棚架內,同時應清除病瓜,以免傳染病害;合理施肥施肥總的原則是勤施薄施,結瓜前控制水肥,結果後及側蔓盛發時施 重肥,並重視磷、鉀肥的施用;施足有機肥,適施化肥;有機肥足,絲瓜長得直而長,否則易造成瓜條畸形。移栽後 5-7天畝用1 10淡糞尿水1500公斤淋施,以促進莖葉生長。以後至開花結果之前施肥 依苗情而定幼苗長勢旺盛,濃綠,可以少施或不施肥;長勢弱,每隔15天左右每畝淋施4-6 公斤複合肥浸出液1500公斤或1 10淡糞尿水1500公斤。結果後,每隔5-7天追肥一次, 每次畝施複合肥10-15公斤;盛收期間,施肥量應增加1-2倍,並加施草木灰50-100公斤/ 畝1-2次。水分管理絲瓜全生育期需水較多,生長前期應保持土壤溼潤,植株開花結果期 間,需水最多,根系也較強,需加強灌溉。絲瓜既需水,但也忌積水,灌水時應即灌即排,不漫灌,尤其是在雨天,更應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6)病蟲防治病害防治猝倒病用70%敵克松3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800 倍液防治;疫病用72%克露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防治;霜黴病用58%瑞毒黴 600倍液或72%克露75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20%粉鏽寧2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70%甲 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500倍液防治。蟲害防治瓜絹螟用1. 8蟲蟎克2000倍液或蘇雲金桿菌製劑等防治;瓜實蠅用 48%樂斯本1000倍液、90%故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蚜蟲用10%蚍 蟲啉1500倍液防治。
權利要求
1.一種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其特徵是具體方法是1)選擇良種選擇適宜夏季栽培的品種即對短日照不敏感的品種如夏優絲瓜、新夏 棠絲瓜、豐抗絲瓜、雅綠一號或秀玉絲瓜等夏植絲瓜;2)育苗移栽夏植絲瓜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塊育苗移植;將絲瓜種子用清水浸種8-10 小時後撈起浙幹即可播種;播種方法採用塑料營養杯或育苗盤育苗,營養土採用新土或未 種過瓜類的菜園土 ;播種時每穴播1粒種子;幼苗移植前,要控制水肥,培育壯苗;3)田塊選擇選擇向陽、土質肥沃、溼潤、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或粘 壤土田塊種植;4)整地定植包括整地和定植;5)田間管理蔓葉整理一般在蔓長35釐米左右進行第一次壓蔓,在蔓長70釐米左右進行第二次壓 蔓,壓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對方向,壓蔓方法隨天氣情況而定,晴天開小溝,把瓜蔓 壓入溝中,再蓋上小土塊;雨天則在畦面壓蔓,不開小溝,以免莖蔓腐爛;遇連續下雨,畦面 積水時,只需用泥塊壓葉片,不壓莖蔓,同樣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壓莖蔓腐爛;引蔓上籬為了適應夏絲瓜蔓多蔓長的特點,一般待雄花出現時才引蔓上籬,上籬之 後,採用之字形均勻引蔓;在生長中後期,適當摘除基部的枯老葉或病葉,在蔓葉生長過旺 情況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間隔摘除部分葉片,或在蔓葉生長過密的位置摘葉,有利 於通風透光或減少病蟲害;及時理瓜在開花結果期間,當發現小瓜擱在葉上、籬架上,瓜蔓間或被卷鬚纏繞,需要 及時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懸掛棚架內,同時應清除病瓜,以免傳染病害;合理施肥施肥總的原則是勤施薄施,結瓜前控制水肥,結果後及側蔓盛發時施重 肥,並重視磷、鉀肥的施用;水分管理絲瓜全生育期需水較多,生長前期應保持土壤溼潤,植株開花結果期間,需 水最多,根系也較強,需加強灌溉。絲瓜既需水,但也忌積水,灌水時應即灌即排,不漫灌,尤 其是在雨天,更應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6)病蟲害防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起畦種植的畦面寬 1. 2-1. 5米,溝寬30-40釐米,畦高35釐米;結合整地施足基肥,畝施土雜肥2000公斤+挪 威複合肥50公斤或西洋複合肥50公斤;所述的定植是栽培採用雙行植,行、株距為70-80 釐米X50釐米,以畝植1700株左右為宜;幼苗具2-3片真葉時即可移植大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合理施肥是指施 足有機肥,適施化肥;有機肥足,絲瓜長得直而長,否則易造成瓜條畸形;移栽後5-7天畝用 1 10淡糞尿水1500公斤淋施;以後至開花結果之前施肥依苗情而定幼苗長勢旺盛,濃 綠,可以少施或不施肥;長勢弱,每隔15天左右每畝淋施4-6公斤複合肥浸出液1500公斤 或1 10淡糞尿水1500公斤。結果後,每隔5-7天追肥一次,每次畝施複合肥10-15公斤; 盛收期間,施肥量應增加1-2倍,並加施草木灰50-100公斤/畝1-2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病蟲害防治分病害 防治和蟲害防治病害防治是猝倒病用70%敵克松3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甲基 託布津800倍液防治;疫病用72%克露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防治;霜黴病用58%瑞毒黴600倍液或72%克露75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20%粉鏽寧2000倍液防治;炭 疽病用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500倍液防治;蟲害防治瓜絹螟用 1.8蟲蟎克2000倍液或蘇雲金桿菌製劑等防治;瓜實蠅用48%樂斯本1000倍液、90%敵百 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蚜蟲用10%蚍蟲啉1500倍液防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夏植絲瓜的種植方法屬蔬菜種植技術。包括選擇良種選擇→育苗移栽→田塊選擇→整地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填補了秋季蔬菜的市場供應。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2037843SQ20091023419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9日
發明者黃將 申請人: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