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風墊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2:35:46 5

本實用新型涉及座椅或床的附件,涉及可拆走的墊子,尤指一種通風墊。
背景技術:
目前,座椅的墊子大多採用海綿墊或者棉墊,其柔軟性好,但是通風透氣效果不佳,使用舒適性低。也有在海綿墊或者棉墊中設置硬質骨架,使座椅的墊子中形成通風道,但是這種墊子的舒適性同樣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風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通風墊,包括面板、底板和用以連接面板與底板的連接柱,在面板與底板之間有與環境相通的空隙,其特徵在於:在底板朝向面板一面的外邊緣設有凸緣,使底板形成具有積液功能的盤。
進一步地:可以在面板與底板間設置支撐柱,以加強通風墊的強度。可以在所述通風墊的至少一側邊上設置有鉸鏈座,以實現通風墊橫向或縱向拼接。可以在底板上設置風機座,實現風機安裝,強制通風。可以在面板朝向底板的一面貼附多孔材料,加水後經蒸發實現面板製冷。在面板上可以有通風孔,以溝通面板與空隙間空氣的流動。可以在面板的一端設置加水口以便於通風墊加水。可以在面板上設置集排水槽,收集在豎向使用時加入的餘水,有序排放。本實用型可用於座椅、床等場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座椅、床具備良好除熱功能,滿足人們夏季消暑納涼的需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進行兩墊連接的示意圖。
圖中:1為面板、2為底板、3為空隙、4為連接柱、5為支撐柱、6為多孔材料、7為風機座、8為通風孔、9為加水口、10為集排水槽、11為凸緣、12為鉸鏈座、13為鉸鏈。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一種通風墊,包括面板1、底板2和用以連接面板與底板的連接柱4,在面板1與底板2之間有與環境相通的空隙3,其特徵在於:在底板2朝向面板一面的外邊緣設有凸緣11,使底板形成具有積液功能的盤。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在面板1與底板2間設置支撐柱5,以加強通風墊的強度。在所述通風墊的至少一側邊上設置有鉸鏈座12,以實現通風墊橫向或縱向拼接。在底板2上設置有風機座7,可實施風機安裝,強制通風。在面板1朝向底板2的一面貼附多孔材料6,加水後經蒸發實現面板製冷。在面板1上有通風孔8,以溝通面板與空隙間空氣的流動。在面板1的一端設置有加水口9以便於通風墊加水。在面板1上設置有集排水槽10,收集在豎向使用時加入的餘水,有序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