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船對櫓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1:50:51 3
專利名稱:划船對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力船用推進器,特別涉及一種類似劃漿一樣前後推動的而使小船前行的划船對櫓。
背景技術:
傳統的劃漿是一種單向使力而使小船前行的,或只採用推出去的力而使小船前行,這種劃法在河流湖泊中常見,或只採用拉回來的力而使小船向划船人朝向的反向前行,這種劃法在體育划船比賽中能常見到,而櫓放在船尾,採用推過去、拉回來的雙向使力法而使船前行,但櫓不合適在公園裡的小船上使用,本設計人在先專利仿生魚尾櫓 (ZL200510112034 · 0)解決了櫓能在更小的船上使用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既能象划船一樣划船前行,又有仿生魚尾櫓的效率,能更有效、更方便操作地駕駛小船前行的划船對櫓。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划船對櫓,它是一對對稱的劃櫓,安裝於小船的兩邊,它包括一對基座、一對搖杆、一對副杆、一對升降杆、一對尾葉座和一對魚尾葉,其特徵是一對基座固定安裝於小船的兩邊, 一對基座上下各帶對穿孔,一對搖杆中部可轉動連接於一對基座的上對穿孔,一對手搖杆的後端可轉動連接一對升降杆的頂端,一對副杆的一頭可轉動連接一對基座的下對穿孔, 另一頭可轉動連接於一對升降杆的上部,一對升降杆的底部連接一對尾葉座,一對尾葉座可轉動連接一對魚尾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比起傳統的劃漿,具有使用簡單,更便於操作,而且效率高、速度快,比起仿生魚尾櫓又更具有小巧、靈活度高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前推時效果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後拉時效果示意圖。圖中1—基座,2——搖杆,3——副杆,4——升降杆,5——尾葉座,6——魚尾葉。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圖2,所述的划船對櫓包括一對基座1、一對搖杆2、一對副杆3、一對升降杆4、一對尾葉基座5和一對魚尾葉6。所述的基座1是由一扁金屬折彎成U字形,上下都各帶對穿孔,再焊接橫向的扁金屬,扁金屬的兩頭都帶孔,所述基座1的扁金屬兩頭帶所述的孔是用於通過螺栓,與船體邊沿作固定連接,所述基座1的U字形扁鐵的所述上下對穿孔用於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搖杆2 和所述的副杆3,所述的一對基座1分別固定安裝在船體的兩邊。
3[0010]所述的搖杆2是一圓管,頭上折彎,並套有塑料把套,中部折彎,中部折彎處連接小段圓管,所述搖杆2中部折彎處的小段圓管,是用於管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基座1的上對孔作可轉動連接,所述搖杆2圓管的末端連接一小段圓管,用於管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升降杆4為頂部對穿孔作可轉動連接。所述的副杆3是一直管,兩頭各連接一小段圓管,用於管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升降杆4的上部對穿孔作可轉動連接,所述搖杆2,所述的副杆3,所述的基座1和所述的升降杆4連接成一個四連杆結構。所述的升降杆4是上部為一 U字形,U字形的上下帶對穿孔,U字形的底部連接一圓管而成,所述升降杆4的U字形上兩對對穿孔分別與所述的搖杆2和所述的副杆3作可轉動連接,所述升降杆4的底端連接所述的尾葉座5。所述的尾葉座5是一側放的凹字形件,所述尾葉座5中部帶孔,上下各帶靠山,所述尾葉座5中部孔,用於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的魚尾葉5作可轉動連接,所述尾葉座5的上下靠山,用於限定所述的魚尾葉5上翻45°和下翻45°。所述的魚尾葉6是頭部帶凹口,凹口的側面帶對穿孔,形狀象魚尾的部件,所述魚尾葉6凹口的側面對穿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尾葉座5的中部孔作可轉動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划船對櫓,它包括一對基座、一對搖杆、一對副杆、一對升降杆、一對尾葉座和一對魚尾葉,其特徵是一對基座固定安裝於小船的兩邊,一對基座上下各帶對穿孔,一對搖杆中部可轉動連接於一對基座的上對穿孔,一對手搖杆的後端可轉動連接一對升降杆的頂端,一對副杆的一頭可轉動連接一對基座的下對穿孔,另一頭可轉動連接於一對升降杆的上部,一對升降杆的底部連接一對尾葉座,一對尾葉座可轉動連接一對魚尾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對櫓,其特徵是所述的基座是由一扁金屬折彎成U字形,上下都各帶對穿孔,再焊接橫向的扁金屬,扁金屬的兩頭都帶孔,所述基座的扁金屬兩頭帶所述的孔是用於通過螺栓,與船體邊沿作固定連接,所述基座U字形扁鐵的所述上下對穿孔用於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搖杆和所述的副杆,所述的一對基座分別固定安裝在船體的兩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對櫓,其特徵是所述的搖杆是一圓管,頭上折彎,並套有塑料把套,中部折彎,中部折彎處連接小段圓管,所述搖杆中部折彎處的小段圓管,是用於管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基座的上對孔作可轉動連接,所述搖杆圓管的末端連接一小段圓管,用於管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升降杆為頂部對穿孔作可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對櫓,其特徵是所述的副杆是一直管,兩頭各連接一小段圓管,用於管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升降杆的上部對穿孔作可轉動連接,所述搖杆,所述的副杆,所述的基座和所述的升降杆連接成一個四連杆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對櫓,其特徵是所述的升降杆是上部為一U字形,U字形的上下帶對穿孔,U字形的底部連接一圓管而成,所述升降杆U字形上的兩對對穿孔分別與所述的搖杆和所述的副杆作可轉動連接,所述升降杆的底端連接所述的尾葉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對櫓,其特徵是所述的尾葉座是一側放在凹字形件,所述尾葉座中部帶孔,上下各帶靠山,所述尾葉座中部孔,用於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的魚尾葉作可轉動連接,所述尾葉座的上下靠山,用於限定所述的魚尾葉上翻45°和下翻45°。
專利摘要一種划船對櫓,它包括一對基座、一對搖杆、一對副杆、一對升降杆、一對尾葉座和一對魚尾葉,一對基座固定安裝於小船的兩邊,一對基座上下各帶對穿孔,一對搖杆中部可轉動連接於一對基座的上對穿孔,一對手搖杆的後端可轉動連接一對升降杆的頂端,一對副杆的一頭可轉動連接一對基座的下對穿孔,另一頭可轉動連接於一對升降杆的上部,一對升降杆的底部連接一對尾葉座,一對尾葉座可轉動連接一對魚尾葉,比傳統的划槳使用簡單,便於操作,而且效率高,速度快。
文檔編號B63H16/04GK201971143SQ20102060122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1日
發明者龐明方 申請人:太倉市車中寶休閒用品有限公司, 龐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