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針式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20:36:16 1
專利名稱:指針式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指針式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涉及用以量測交直流電壓、交直流電流、電阻等的多功能電錶中的文件位切換構造改進,並在控制電路的迴路當中,設有突波吸收器(OXIDE VARISTOR),旨在避免因為不當操作而引起的超負荷現象,並且防止內部電氣組件受瞬間增加的突波擊毀。
背景技術:
在一般電工訓練、電工作業中,必須先確定電氣設備的電壓、電流、功率、頻率、功因、相位差、相序、電阻、電感、電容等物理量,以確保作業的安全,並且避免造成電氣設備的毀損,在業界最常用到的量測設備有伏特計、安培計、瓦特計、乏時計和三用電錶...等,其中尤以三用電錶為量測時最常使用的工具,其可同時包括交直流電壓、交直流電流和電阻的基本量測功能;甚至於,功能較佳的三用電錶(以下統稱多功能電錶),可進一步用以量測電感值、電容值和半導體(電晶體)組件的接腳判定。
如圖1-3所示,係為常用的多功能電錶的電路切換結構圖,其電錶主要在一機體10的內部設有控制電路20,以及在機體10上設有與控制電路20構成聯結的指針40、測試接頭41、42、電晶體測試孔22,以及一切換旋鈕30等組件;其中,其控制電路20系整合有用以測試電流、電壓、電阻強度的相關電氣組件,並依照各電氣組件的配置而布設有特定的測試迴路,各測試迴路系在與切換旋鈕30相對應的位置處形成有電路接點組21。
其中,切換旋鈕30則在正對各電路接點組21的相對盤面上固設有一接觸彈片32,以利於轉動切換旋鈕30令接觸彈片32與既定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21接觸,進而構成既定測試迴路的通路,使達到切換電錶功能(文件位)的目的。
由於常用的多功能電錶的電路切換結構,在切換旋鈕30正對各電路接點組21的盤面上僅設有一插槽31,而其插槽31僅設有一接觸彈片32,其接觸彈片32在側邊設有多個分枝狀的接觸點321(如圖3所示),由各接觸點321與各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21接觸,進而由接觸彈片32構成各電路接點組21的連接,因此切換旋鈕30必須在確實撥轉至定位時,方能由單一接觸彈片32構成既定各電氣接點組21的導通,以及令其它電路接點組21形成斷路的狀態,故容易因為檔位切換動作不確實,而造成測試迴路的短路;甚至於在切換過程中未將測試接頭自受測的電氣設備移除,而在受電氣設備的電壓作用造成電錶內部控制電路或電氣組件的毀損;尤其,常用的多功能電錶在量測電壓時,電壓值會連通至電晶體測試座,以致造成由電晶體測試孔22將電壓輸出,具有極高的危險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缺陷的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電錶具有如下結構,在一機體的內部設有控制電路,以及在機體上設有與控制電路構成聯結的測試接頭、電晶體測試孔、指針,以及切換旋鈕的組件;其中,控制電路整合有用以測試電流、電壓、電阻強度的相關電氣組件,並依照各電氣組件的配置而布設有特定的測試迴路,各測試迴路在與切換旋鈕相對應的位置處形成有電路接點組;其切換旋鈕在正對各電路接點組的盤面上固設有接觸彈片,以利轉動切換旋鈕令接觸彈片與既定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接觸,進而構成既定測試迴路的通路;其中,該切換旋鈕正對控制電路的盤面上設有多個與各電路接點組相對應的插槽,並於各插槽中套設有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通過各接觸彈片構成各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連接,由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設計避免造成各測試迴路的短路;使其量測電壓時,可隔絕防止電壓值由電晶體測試孔竄出,且該控制電路的迴路當中設有突波吸收器,防止內部電氣組件受瞬間增加的突波擊毀。
換言之,本實用新型的「指針式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主要是在切換旋鈕正對控制電路的盤面上設有多個與各測試迴路對應的插槽,並在各插槽中套設有相互區隔接觸彈片,通過各接觸彈片構成各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導通,並且在撥轉切換旋鈕的過程中,由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設計避免造成各測試迴路的短路。
尤其,進一步在控制電路的迴路當中設有突波吸收器(OXIDEVARISTOR),配合由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設計,使錯誤動作產生時,該誤測的電壓值,流過突破吸收器,使電流瞬間加大足以實時促使保險絲斷路,而不致燒毀控制電路內的任一電子組件,防止內部電氣組件受瞬間增加的突波擊毀。
圖1為常用的多功能電錶的外觀結構圖。
圖2為常用多功能電錶的電路切換結構圖。
圖3為常用多功能電錶的接觸彈片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錶的外觀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錶的電路切換結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錶的接觸彈片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接觸彈片與測試迴路的接觸狀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以及整體運作方式,茲配合附圖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指針式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其電錶的基本結構組成誠如圖4-6所示,同樣在一機體50的內部設有控制電路60,以及在機體50上設有與控制電路60構成聯結的指針80、測試接頭81、82、電晶體測試孔62,以及切換旋鈕70等組件。
且其控制電路60整合有用以測試電流、電壓、電阻強度的相關電氣組件,並依照各電氣組件的配置而布設有特定的測試迴路,各測試迴路在與切換旋鈕70相對應的位置處形成有電路接點組61,其切換旋鈕70則在正對各電路接點組61的盤面上相對應處設有多個接觸彈片72,以利轉動切換旋鈕70令接觸彈片72與既定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61接觸,進而構成既定測試迴路的通路,使達到切換電錶功能(文件位)的目的。
其中,本實用新型重點之一是在切換旋鈕70正對控制電路的盤面上,設有多個與各電路接點組61相互對應的插槽71,並於各插槽71中套設有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72;這樣,可由各接觸彈片72構成各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61連接,並且在撥轉切換旋鈕70的過程中,由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72設計避免造成各測試迴路的短路;以及在電路接點組61與該接觸彈片72有效區隔作用下,可避免因為不當操作而引起的電流短路現象,同時,使本實用新型在量測電壓時,可完全隔絕任何電壓值由電晶體測試孔62竄出,增加安全性。
另外,本實用新型另一改進重點為在控制電路60的迴路當中設有突波吸收器63,其突波吸收器63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吸收異常突波(或脈衝)的作用,令保險絲在安全容許破壞臨界值範圍下,當異常突波產生時,可由突波吸收器63,使電流瞬間加大將異常突波防堵進入控制電路60,先行熔斷保險絲使其控制電路的迴路形成斷路,而不致燒毀控制電路60內的任一電子組件以防止內部電氣組件受瞬間增加的突波擊毀,提高產品的實用價值。
再者,如圖6及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各接觸彈片72的兩端系與插槽71相抵靠,並在接觸彈片72的中段位置形成隆起,由該隆起的頂端作為與電路接點組接觸的接觸點721,如此不但可以獲致一較佳的彈性接觸作用,且在切換旋鈕正/反向撥轉時,較不具有方向限制,而使電錶維持在更為妥善的運作狀態。
以上的實施說明及所示附圖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因此,舉凡與本實用新型的構造、裝置、特徵等近似、雷同者,均應落入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指針式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該電錶在一機體的內部設有控制電路,以及在機體上設有與控制電路構成聯結的測試接頭、電晶體測試孔、指針,以及切換旋鈕的組件;其中,控制電路整合有用以測試電流、電壓、電阻強度的相關電氣組件,並依照各電氣組件的配置而布設有特定的測試迴路,各測試迴路在與切換旋鈕相對應的位置處形成有電路接點組;其切換旋鈕在正對各電路接點組的盤面上固設有接觸彈片,以利轉動切換旋鈕令接觸彈片與既定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接觸,進而構成既定測試迴路的通路;其特徵在於該切換旋鈕正對控制電路的盤面上設有多個與各電路接點組相對應的插槽,並於各插槽中套設有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通過各接觸彈片構成各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連接,由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設計避免造成各測試迴路的短路;使其量測電壓時,可隔絕防止電壓值由電晶體測試孔竄出,且該控制電路的迴路當中設有突波吸收器,防止內部電氣組件受瞬間增加的突波擊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指針式多功能電錶的改進結構,主要是在該切換旋鈕正對控制電路的盤面上設有多個與各電路接點組相對應的插槽,並於各插槽中套設有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通過各接觸彈片構成各測試迴路的電路接點組連接,由相互區隔的接觸彈片設計避免造成各測試迴路的短路;使迴路相互區隔,在量測電壓時,可隔絕防止電壓值由電晶體測試孔竄出,造成人體傷亡,且該控制電路的迴路當中設有突波吸收器(OXIDE VARISTOR),防止控制電路及內部電氣組件燒毀。
文檔編號G01R15/12GK2692678SQ200420049709
公開日2005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2日
發明者陳嘉慧 申請人:陳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