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軸承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08:37:21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工簡單方便,製造成本下降,維修方便,高精度的提高磁力泵整體性能的磁力泵軸承箱,涉及液壓傳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磁力泵是一種應用於電力、石油化工、煉油、製藥、化學製品、軍工等行業。輸送不含顆粒的易燃、易爆、有腐蝕、有毒及貴重介質。用內磁部件和外磁部件組成的磁傳動聯軸器來傳遞動力源和泵的機械能傳遞。內磁轉子安裝在泵軸上,並安裝在軸承箱內,隔離套包裹住整個內磁轉子,並用緊固螺絲和密封墊安裝在軸承箱上;外磁部件在隔離套外,與隔離套圓周有間隙。工作中主動力源上安裝的外磁部件旋轉,中間的隔離套靜止,內外磁部件通過磁場傳動物理原理內磁部件同步旋轉;內磁部件帶動泵軸、葉輪旋轉,通過流體力學液體傳動。磁力泵的應用對有毒液體的傳送中的跑、冒、滴、漏起到了密封和防止洩露作用。
目前的磁力泵上用的軸承箱採用是中間為兩個軸承孔;兩個軸承孔中間有一個比軸承孔小的臺階孔;臺階孔的作用起到軸承箱內兩個軸承的位置定位作用。但是,兩個軸承孔在軸承箱的兩個端面的空口,軸承箱製造加工時不能一次加工而必須多次加工,加工難度大而複雜;而正因為結構設計上限定的需多次加工產生不可避免的多次積累誤差,導致兩端軸承孔的同軸度放大,對泵的整體性能直接造成影響。同時,因為設計上限定的軸承孔為臺階盲孔式,維修時很難把原軸承取出。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方便,製造成本下降,兩個軸承孔的中心線偏差趨勢於零誤差,軸承安裝方便以及維修拆裝容易的一種磁力泵的軸承箱。從結構設計上取消兩個軸承孔中間的臺階孔,使兩個軸承孔合併為同一孔;中間增加一件襯套,襯套的長度和取消的原結構兩個軸承孔中間的臺階孔長度相同;襯套安裝在兩個軸承中間,襯套外徑和軸承孔徑滑動配合;襯套壁的厚度大於所對應安裝的軸承外圈厚度。軸承箱的大臺階孔底部增加一條卡簧槽,安裝一件卡簧,使一端的軸承位置不會偏移。
本發明的一種磁力泵的軸承箱,它採用兩個軸承孔為通孔,中間無臺階;軸承孔的一端和臺階孔連接處增加一條卡簧槽,安裝卡簧一件;二件軸承安裝在軸承孔的兩端;兩個軸承中間增加一件襯套固定兩個軸承的軸向位置。安裝時先裝入卡簧,先裝入一件軸承,軸承平面靠住卡簧;後裝入襯套,貼住第一個軸承的另一端面;再裝入第二件軸承,軸承平面貼住中間襯套的另一面;軸承箱的軸承孔為一次加工,兩個軸承的安裝孔為一次加工的同一個孔內,兩個軸承的中心偏差為零,側地解決了因軸承中心位置的加工積累誤差而引起的軸承有卡,有空負荷和空旋轉受力現象;同時安裝和維修拆裝簡單方便。
本項目的有線,所述的一種磁力泵的軸承箱,採用無臺階的一次加工的的兩個軸承孔。用增加卡簧一件和襯套一件來固定兩個軸承的軸向位移。本項目解決了以往磁力泵的軸承箱加工難度複雜,加工成本高,精度上積累誤差大,安裝和維修拆裝困難的問題;有效的解決了以往磁力泵的軸承箱因精度上的積累誤差而導致的磁力泵軸承壽命 短,空負載高,整體性能下降,使用能耗高的問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不負載,加工難度降低,安裝和維修拆裝方便,製造成本大幅度下降,整體性能提高,降低故障率,降低使用能耗。效果直接明顯。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有下列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為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軸承箱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襯套的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卡簧的示意圖;
圖5為圖1中軸承的示意圖。
圖中:1-軸承箱;2-襯套;3-卡簧;4-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所示的具體實施案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這些描述只是一個示例,而並非要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和局限性。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已避免不必要的模糊或曲解本發明的概念。
如圖1-5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一下技術方案:磁力泵軸承箱,它包含軸承箱1、襯套2、卡簧3、軸承4;本發明主要是從結構設計上變更軸承箱1的兩個軸承孔的結構;取消原來的兩個軸承孔之間起固定軸承軸向位移的中間臺階孔,把兩個原不相連的軸承孔變更為一個長軸承孔兩端安裝兩個軸承4;軸承箱1的軸承孔、卡簧槽一次裝夾加工成型;在軸承箱1臺階孔底部增加一條卡簧槽,增加一件卡簧3; 安裝第一件軸承4時把軸承平面貼合到卡簧3平面位置;增加一件襯套2,襯套2的厚度根據規格設定,襯套2滑動裝入軸承空內,內平面貼合到第一件軸承4的內端面;再轉入第二件軸承4;第二件軸承4的內平面貼合到襯套2的平面;兩件軸承4和襯套2依次在同一軸承孔中安裝。操作簡單方便並不影響精度。
進一步的,所述磁力泵軸承箱通過軸承孔設計上的變更,結構上的改變,加工工藝上的一次裝夾加工優化;加工的複雜性降低,製造成本下降,精度提高,安裝和維修拆裝簡易方便。從根本上解決了由於軸承箱多次裝夾加工的積累偏差而導致整體性能下降,使用能耗損耗升高的現象。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也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實施案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範疇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