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解開系統的按扣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8:51:56 1
具有防解開系統的按扣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按扣(10,110),包括陽構件(12,112)和陰構件(14,114),所述陽構件(12,112)和陰構件(14,114)在結合時,能夠在橫向於結合方向(B,B』)的方向上相對於彼此移動一定距離,從而在受到沿基本橫向於所述結合方向的方向上的張力作用時,從能夠解開的結合位置移動到鎖合的結合位置。彈性定心件(62,162)對所述陽構件(12,112)和/或所述陰構件(14,114)施加彈力,使所述陽構件和/或所述陰構件在未受到沿基本橫向於所述結合方向(B,B』)的方向上的張力作用時,保持為能夠解開的位置。
【專利說明】具有防解開系統的按扣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按扣(press stud)。更具體來說,本發明研究一種具有防解開(ant1-uncoupling)系統的按扣,該按扣能夠在按扣受到橫向拉力作用時防止扣件鬆開。
【背景技術】
[0002]按扣已廣為人知,每一個按扣都包括了陰構件(female element)和陽構件(maleelement),它們能通過安裝在陰構件中的可彈性形變嵌合件而彼此以能夠解開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嵌合件通常為環狀,並安裝在陰構件的殼體座內。至少陽構件的一部分可以選擇性地沿結合方向插入殼體座內,使按扣從非結合的位置向結合的位置移動,在所述非結合的位置所述陽構件和陰構件相分離並且沒有結合,在所述結合的位置兩個所述陽構件和陰構件彼此結合在一起。WO 1997/15207已公開了這一類型的扣件。
[0003]上述類型的多種按扣已為人們所知悉,對這些按扣的兩個陽構件和陰構件上分別沿結合方向施壓或外拉時,可以使他們變成結合或非結合的狀態。在一些應用中,在結合狀態下按扣還須抵禦橫向的拉力,換句話說,在橫向於結合方向的方向上的力的作用下不會鬆開。一種典型而非限定性的實例就是用來拉緊褲子腰帶的按扣。為了避免按扣受到橫向拉力而鬆開,一種公知的解決方法就是加勁(stiffening)彈性嵌合件,使其對陽構件插入到陰構件殼體座內的部分產生更大的緊握力。這提高了為了鬆開按扣而需要使嵌合件發生形變所需施加的力度。但這樣一來,為了克服彈性嵌合件的彈性阻力而需要向陽構件和陰構件施加的力也隨之增加,繼而增加了人為緊固或鬆開按扣的難度。換句話說,這一類型的按扣「更有勁」,尚未得到用戶的廣泛接受。
[0004]WO 2004/066766闡釋了一種磁性扣件,該磁性扣件具有兩個通過磁力結合的構件,和防止兩個構件在結合狀態下發生相對橫向位移的保護系統。該磁性扣件包括的嵌合裝置能互相作用,以免磁合狀態下的兩個構件在同時受到施加在橫向於磁合方向上的橫向張力作用時發生分離。然而,鑑於磁合力較弱且不便於根據應用的需求進行調整,這種磁性扣件在確保緊扣性方面的效果較差。此外,該磁性扣件相當龐大,這是因為在該兩個磁性構件中,其中一個的嵌合裝置還額外地包括了環形碗狀主體,從而增加了其整體徑向尺寸。該兩個磁性構件的另一個在靠近其磁嵌合面上,還有從該磁性構件頂部伸出的環形盤狀平板。這不切實際,甚至是有害的,因為用於服裝或其他物品時,當磁性扣件處於鬆開狀態時,磁性構件有發生纏繞的風險。
[0005]WO 2012/159974披露了這樣一種按扣,其中陽構件和陰構件在緊扣狀態下受到施加在橫向於其結合方向上的橫向張力時可以抵制脫離。這種按扣的防解開方案與WO2004/066766中的磁性扣件類似,該按扣在陽構件上提供有外環形碗狀主體,陰構件插入該主體內,同時陽構件的結合部分反過來又插入到陰構件中。當該兩個構件受到橫向張力時,陰構件在陽構件的碗狀主體內發生變換,從而防止兩構件沿結合方向發生分離。在WO 2004/066766的磁性扣件中,由於存在外環形碗狀主體而使防解開系統體積同樣變得臃腫,導致該系統完全不能適用於較小尺寸的按扣。此外,為了確保防解開系統正常工作,WO2012/159974披露的按扣對誤差容忍度極小,其缺陷在於人為鬆開按扣時,必須使該兩個陽構件和陰構件完全對準,這就存在不實用、不方便等諸多問題。
[0006]還有多種已知的按扣,比如本發明 申請人:所持有的EP 1027838中記載的側面封閉的按扣,其中,陰部件具有與陽部件蘑菇狀突起相配的殼體座。所述殼體座可以通過成型口進入,該成型口具有較大的第一部分,能插入蘑菇狀突起的頂部,和較小的第二部分,其內與蘑菇狀突起的根部橫向扣合,並由彈性裝置保持突起的位置。要解開所述扣件時,需要施加橫向張力來推動蘑菇狀頂部向成型口較大第一部分移動,而這種移動又會受到彈性裝置的阻擋。因此,在緊扣或鬆開該扣件時需要在該兩個陰部件和陽部件之間施力,這就需要暫時收緊服裝,而這可能會帶來麻煩,故這種扣件不太適用於類似於褲子之類的服裝上。雖已在多個應用中證實EP 1027838所述的扣件非常有效,但仍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確保人為緊扣和鬆開按扣的操作保持方便和直接的同時,降低按扣意外鬆開的風險。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尺寸減小的按扣,該按扣的製備工藝簡單並且經濟的,並且儘量減少該按扣在生產工藝和尺寸方面相對傳統類型按扣做出改變。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按扣,該按扣在使用中可靠並且簡單,在用於服裝或其他物品時最好不會增加發生纏繞的風險,特別是在按扣鬆開狀態時。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按扣具有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特徵。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能進一步明確本發明的特徵和優點所在,附圖所示僅為非限定性的實施例,其中:
[0010]圖1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種實施方式的按扣在非嵌合的緊扣狀態下的截面圖;
[0011]圖2顯示了從圖1緊扣狀態進行人為鬆開操作過程中,圖1所示按扣的截面圖;
[0012]圖3顯示了圖1所示按扣在鎖合的緊扣狀態的截面圖,其中按扣受到了橫向張力;
[0013]圖4顯示了在圖3的鎖合的緊扣狀態下嘗試打開圖1所示按扣的截面圖;
[0014]圖5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種實施方式的按扣在非嵌合的緊扣狀態下的截面圖;
[0015]圖6顯示了從圖5緊扣狀態進行人為鬆開操作過程中,圖5所示按扣的截面圖;
[0016]圖7顯示了圖5所示按扣在鎖合的緊扣狀態的截面圖,其中按扣受到了橫向張力;
[0017]圖8顯示了在圖7的鎖合的緊扣狀態下嘗試打開圖5所示按扣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參見附圖1至圖4,根據本發明第一種實施方式的按扣10包括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使用時,將它們分別固定在兩個基底上,例如織物、皮革、塑料或其他材料的片(flap)上,從而使基底彼此緊扣。可以用公知的方式將所述陽構件和陰構件固定在兩個獨立的基底(substrate)上,比如鉚接、銷接(pinning)、縫細以及其他本領域公知的方法,由於為公知方法,本文不對這些方法進行詳細描述。
[0019]陽構件12包括基本扁平的盤形基部(base) 16,其面17在使用過程中承壓在所述基底上。優選基部16上有供組件(圖中未示出)通過的中心孔18,所述組件如鉚釘等用於安裝在所述基底上。
[0020]用來結合陽構件12與陰構件14的結合部分20從陽構件12的所述基部16伸出。結合部分20包括管狀體22,其端部法蘭(end flange)通過折回部26固定在基部16的外緣上,從而使管狀體22向盤形基部16與面17相對的另一面突起。管狀體22在另一端具有平滑的頭部,該頭部的末端為伸向內腔的環形折回部28,該環形折回部28具有內環形邊緣30,能起到防解開附屬部(ant1-uncoupling appendage)的作用。在所述括管狀體22的側壁32上具有頸部24,該頸部24由直徑小於所述頭部的環形槽或環形凹陷形成。
[0021]陰構件14包括基本扁平的基部34,其面36在使用過程中承壓在所述基底上,從其上延伸出的殼體座54與陽構件12的結合部分20相匹配。基部34上有中心孔38,中心孔38內插入有管狀體40,管狀體40的一端42彎曲形成折回部44以固定在所述基部34上,從而使管狀體40在盤形基部34與面36相對的另一面突起。管狀體40的另一端46有向外彎曲的環形折回部48,形成的環形防解開附屬部能夠與由陽構件12的環形折回部28形成的環形防解開附屬部互相作用,下文將詳細描述,並與後者一起形成鎖合裝置64,以鎖合根據本發明的按扣。
[0022]陰構件14的殼體座54中容納有彈性嵌合件50,該彈性嵌合件50包括彈性環52,彈性環52能夠承壓在所述基部34的面56上,與承壓在所述基底的面36相對。與基部34相對的一側,殼體座54的邊界由環形檔邊58界定,環形檔邊58優選用成形的金屬片製成,以避免彈性環52從殼體座54中移出。彈性環52具有內部分60,該內部分60在結合部分20插入殼體座54的過程中而被管狀體22的平滑頭部撐大後適於抓緊陽構件12的管狀體22的頸部24。彈性環52還可以包括外唇62,外唇62優選與內部分60形成為整體,優選比內部分60更薄並與之成一定角度,從而優選與內部分60形為V形截面。外唇62的作用在於保持彈性環52基本位於殼體座54的中心,換一句話說,使其縱軸A與所述陰構件14的基部34的縱軸B實際上重合。
[0023]在使用過程中,按扣10的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分別固定在待緊扣的相應兩個基底上。為了緊扣按扣10,可以用公知的方式放置陽構件12,使其縱軸C與陰構件14的縱軸B基本重合,這在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使陽構件12的頭部壓在陰構件14的殼體座54的入口(mouth)處來實現。接著,將兩個所述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以所述結合方向,即基本與陰構件14的縱軸B平行的方向彼此相對地按壓,按壓力使陽構件12的頭部能夠讓彈性環發生足以讓陽構件12通過的形變,隨後彈性環52通過彈力作用收緊在陽構件12的頸部周圍,該頸部由環形槽24形成,從而在按扣10緊扣狀態下,能夠將結合部分20保持在陰構件的殼體座54中。
[0024]當陽構件12與陰構件14彼此結合成這種緊扣狀態,它們受到橫向於結合方向B上的張力時,管狀體22移動至殼體座54內偏離中心的位置。這種位移的結果導致彈性環52的外唇62被推向殼體座54的內管壁,並產生相應的反作用力,使管狀體22在橫向張力消失時能回到殼體座54的中心位置。當管狀體22位移到側面位置時,在按扣中產生了鎖合的結合狀態,這是因為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的兩個防解開附屬部28和48相應地處於相互之間倒勾的位置布置,並且在外力嘗試鬆開按扣時能進行互相干涉。
[0025]當按扣10的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上的橫向張力消失時,彈性環52的外唇62產生的彈力使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回位到非嵌合的結合位置,此時縱軸A、B和C再次完全重合。繼而,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的兩個所述防解開附屬部28和48不再以彼此倒勾的布置互相重疊。此時,可以與傳統按扣一樣,用常規的方法簡單地通過施加拉力使陽構件12與陰構件14彼此分開,從而人為解開並分離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以鬆開按扣10。管狀體22的平滑頭部將彈性環52撐開,從而使管狀體22的平滑頭部不再與陽構件12的結合部分20相嵌合。
[0026]本實施方式的防解開附屬部28和48的形狀尤其有利:當按扣處於圖3和圖4所示的鎖合結合狀態,受到橫向於結合方向B的張力,試圖鬆開扣件時,會使陽構件12與陰構件14在兩個接觸點70、72處發生接觸,該兩個接觸點70、72徑向相對,或至少在按扣的橫向尺寸上基本遠離彼此。由此,這一能防止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意外發生解開的槓桿是特別有利的,進而能在較高橫向張力水平上,甚至在相當小的尺寸的按扣上獲得良好的防解開性能。
[0027]圖5至圖8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種實施方式的按扣。該按扣110包括陽構件112和陰構件114,將它們以與第一種實施方式類似的方式分別固定到待緊扣的基底上。
[0028]陽構件112包括基本扁平的盤形基部116,其面117在使用過程中承壓在所述基底上。優選基部116上有供組件(圖中未示出)通過的中心孔118,所述組件如鉚釘等可以安裝在基底上。
[0029]用來結合陽構件112與陰構件114的結合部分120從陽構件112的基部116伸出。結合部分120包括管狀體122,管狀體122由同軸的管狀結構123與125形成,管狀結構123與125分別形成內管狀結構和外管狀結構,並且最好製造成一體,比如通過折彎金屬片來形成。例如用成對的連接片126和127將內管狀結構123安裝在基部部分116上,從而使管狀體122從基部116與面117相對的另一面突起。外管狀結構125的末端為向外彎曲的環形折回部128,形成第一防解開附屬部,位於陽構件112的基部116附近。在所述外管狀結構125的側壁132上具有頸部124,該頸部124由直徑小於結合部分120的末端的環形槽或環形凹陷形成。
[0030]陰構件114包括基本扁平的基部134,其面136承壓在所述基底上,從該處延伸出的殼體座154與陽構件112的結合部分120相匹配。優選基部134上有供組件(圖中未示出)通過的中心孔138,所述組件如鉚釘等可以安裝在基底上。
[0031]陰構件114的殼體座154中容納有彈性嵌合件150,該彈性嵌合件150包括彈性環152,彈性環152承壓在基部134的面156上,面156與承壓在基底的面136相對。與基部134相對的一側,殼體座154的邊界由環形檔邊148界定,環形檔邊148優選用成形的金屬片製成,以避免彈性環152從殼體座154中移出。環形檔邊148還起到防解開附屬部148的作用。
[0032]彈性環152具有內部分160,該內部分160在結合部分120伸入殼體座154的過程中而被管狀體122的平滑頭部撐大後適於抓緊陽構件112的管狀體122的外管狀結構125的頸部124。彈性環152還可以包括外唇162,外唇162優選與內部分160形成為整體,並與之形成一定角度,還可以具備一定形狀從而與內部分組合後產生Z形截面。外唇162的作用在於保持彈性環152基本對齊在殼體座154的中心位置,這與上述附圖1至4所示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相似,也就是說,使其縱軸A』與陰構件114的基部134的縱軸B』實際上重入口 ο
[0033]在使用中,在沒有橫向張力作用時,陽構件112和陰構件114的結合和非結合行為與已知類型的按扣或附圖1至4所示的第一種實施方式中沒有不同。
[0034]當陽構件112與陰構件114彼此結合成緊扣狀態,在它們受到橫向於結合方向B』上的張力時,管狀體122移動至殼體座154內偏離中心的位置。這種位移的結果導致彈性環152的外唇162被推向殼體座154的內管壁,並產生相應的反作用力,使管狀體122在橫向張力消失時能回到殼體座154的中心位置。當管狀體122位移到側面位置時,在按扣中產生了鎖合的結合狀態,這是因為陽構件112和陰構件114的兩個防解開附屬部128和148相應地處在彼此倒勾的位置,並能在外力嘗試鬆開按扣時互相干涉。更具體來說,殼體座154口部的邊緣148部分地位於所述環形附屬部128和陽構件112的基部之間的空間內。
[0035]與上述圖1至圖4所示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描述的方式類似的是,當按扣110的陽構件112和陰構件114上的橫向張力消失時,彈性環152的外唇162產生的彈力使陽構件112和陰構件114回位到非嵌合的結合位置,此時縱軸A』、B』和C』再次完全重合。繼而,陽構件112和陰構件114的兩個所述防解開附屬部128和148不再以彼此彼此倒勾的布置互相重疊。此時,可以與傳統按扣一樣,用常規的方法簡單地通過施加拉力使陽構件112與陰構件114彼此分開,從而人為解開並分離陽構件12和陰構件14,以鬆開按扣110。管狀體122的平滑頭部將彈性環152撐開,從而使管狀體122的平滑頭部不再與陽構件112的結合部分120相嵌合。
[0036]在所闡釋的實施方式中,除彈性環52,152由塑料製成外,按扣的其它組件都可以由成形的金屬片製成。顯然,可以規定以其他不同的方法製得按扣的陽構件和陰構件中的部分或全部的組件,例如用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的材料,如採用塑料或金屬鑄件,也可以製備金屬彈性環。同樣,可以按照不同於已描述方法的方法將彈性環置於中心處,例如可以提供獨立於彈性環的附加彈性組件,該組件對彈性環產生作用使其保持在中心位置,並且當本發明描述的對按扣產生作用的橫向張力消除時,能使彈性環復原到中心位置。
[0037]本發明的按扣在其橫向尺寸上結構緊湊,由此在各種用途上能取代已知的按扣。其生產工藝也特別簡單,而且不需要對現有類型的按扣生產方法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0038]顯而易見的是,在本發明所述原則下,依據記載和闡釋的內容對實施方式的形式以及具體的構造做出的各種改變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按扣(10,110),該按扣包括陽構件(12,112)和陰構件(14,114),所述陽構件(12,112)包括結合部分(20),該結合部分(20)能夠沿結合方向(B,B』 )插入所述陰構件(14,114)的殼體座內,以提供所述陽構件(12,112)與所述陰構件(14,114)的能夠解開的結合,且所述陰構件(14,114)內安裝有彈性嵌合件(52,152),當所述陽構件(12,112)的結合部分(20)沿所述結合方向(B,B』 )插入所述陰構件(14,114)的殼體座內時,所述彈性嵌合件(52,152)與所述陽構件(12,112)的結合部分(20)以能夠脫離的方式嵌合,所述陽構件(12,112)與所述陰構件(14,114)在結合狀態下具有相對於所述結合方向(B,B』 )相互橫向移動的能力,從而所述陽構件(12,112)與所述陰構件(14,114)在受到沿基本橫向於所述結合方向(B,B』 )的方向上的張力作用時,能夠從能夠解開的結合位置移動到鎖合的結合位置,在所述鎖合的結合位置,所述陽構件與所述陰構件幹涉,從而防止所述陽構件(12,112)與所述陰構件(14,114)解開和分離,以及所述按扣還包括彈性定心件(62,162),該彈性定心件(62,162)對所述陽構件(12,112)和/或所述陰構件(14,114)施加彈力,以使得所述陽構件(12,112)和/或所述陰構件(14,114)在未受到沿基本橫向於所述結合方向(B,B』)的方向上的張力作用時保持在所述能夠解開的結合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其中,所述彈性定心件¢2,162)與所述彈性嵌合件(52,152)形成為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按扣,其中,所述彈性定心件¢2,162)為環形並包括能夠彈性形變的外環形唇(62,162),該外環形唇¢2,162)與所述陰構件(14,114)上的殼體座的圓筒形內壁接觸。
4.根據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按扣(10,110),其中,能夠插入所述陰構件的殼體座內的所述陽構件(12,112)的結合部分(20)具有防解開附屬部(28,128),該防解開附屬部(28,128)與所述陰構件(14,114)幹涉,並防止所述陽構件(12,112)與所述陰構件(14,114)在所述鎖合的結合位置解開。
5.根據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按扣,其中,所述陰構件(14,114)包括防解開附屬部(48,148),該陰構件(14,114)的防解開附屬部(48,148)與所述陽構件(12,112)的防解開附屬部(28,128)互相作用,以防止所述陽構件(12,112)與所述陰構件(14,114)在受到沿基本橫向於所述結合方向(B,B』)的方向上的張力作用時彼此解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按扣,其中,兩個所述防解開附屬部(28,128;48,148)為環形,並且其中一個的外徑小於另外一個的外徑,從而在所述兩個防解開附屬部處於基本同軸的狀態下其中一個能夠插入另外一個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按扣,其中,所述陽構件(112)的防解開附屬部(128)包括靠近所述陽構件(112)的基部(126)的環形盤,所述陰構件(114)的防解開附屬部(148)為所述陽構件(112)的結合部分的所述殼體座的邊緣,所述陰構件(114)的防解開附屬部(148)在基本沿橫向於所述結合方向的方向的張力作用下,而部分地位於所述陽構件(112)的所述基部(126)與所述環形盤(128)之間的空間內。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按扣,其中,能夠插入所述陰構件(14)的殼體座內的所述陽構件(12)的結合部分(20)包括管狀端(22),該管狀端(22)具有環形折回部,該環形折回部向內彎曲以形成所述陽構件(12)的防解開附屬部(28),所述環形折回部適於與從所述陰構件(14)的殼體座(20)的基部(46)伸出的管狀體(40)的外環形折回部(48)幹涉。
9.根據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按扣,其中,所述陽構件的結合部分(20)包括平滑頭部,該平滑頭部與相對較窄的頸部相連,安裝在所述陰構件(14,114)內的所述彈性嵌合件(52,152)以能夠脫離的方式嵌合在該頸部內,從而當所述陽構件(12,112)的所述平滑頭部沿所述結合方向(B,B』 )插入所述陰構件(14,114)的殼體座內時,所述彈性嵌合件(52,152)能在所述結合部分(20)的平滑頭部的作用下發生彈性形變。
【文檔編號】A44B17/00GK104337130SQ201410379771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日
【發明者】R·布裡加託 申請人:銳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