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容量鉛酸蓄電池接線端子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7:18:1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蓄電池接線端子,具體為一種大容量鉛酸蓄電池接線端子,屬於電子元件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地球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形成了新型二次電池及相關材料領域的科技和產業快速發展的雙重社會背景,市場的迫切需求,使新型二次電池應運而生,使得蓄電池在各國得到廣泛的應用,形成產業並發展迅猛,蓄電池接線端子要求較高,接線端子鬆動銜接不牢固會對蓄電池造成一定的磨損,或造成接觸不良,使得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減少,另一方面蓄電池的接線不方便會大量浪費接線的時間。
目前蓄電池的接線端子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蓄電池的接線端子與蓄電池的電極銜接不牢固易造成接線端子的鬆動,使得在使用蓄電池時接觸不良,在使用大容量蓄電池時接觸不良會發生電弧造成危險,另一方面接線端子的鬆動會對蓄電池造成磨損,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加大了蓄電池的更換頻率,蓄電池的更換也較為麻煩,浪費金錢和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大容量鉛酸蓄電池接線端子。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大容量鉛酸蓄電池接線端子,包括接線端、接線槽、絕緣外殼、蓄電池電極、滑塊、彈簧、輸出極柱、窄滑道、寬滑道和輸出極柱卡槽;所述蓄電池電極的外部包圍有絕緣外殼,所述蓄電池電極的內部左下側有輸出極柱卡槽,所述輸出極柱卡槽的左側有輸出極柱,所述輸出極柱的上部有接線端,所述接線端的上半部有接線槽,所述輸出極柱卡槽的上側有窄滑道並且窄滑道位於絕緣外殼的內部, 所述窄滑道的右側有與之相連接的寬滑道並位於絕緣外殼的內部,所述寬滑道的內部左側有彈簧,所述彈簧右側連接有滑塊。
進一步的,為了達到防止蓄電池正負極接觸造成短路和使用大容量的蓄電池的安全性,所述蓄電池電極的外部包圍有可以防止蓄電池正負極接線端子相接觸和充放電安全的絕緣外殼。
進一步的,為了達到接線端子能夠緊湊的銜接於蓄電池的電極端,所述蓄電池電極的內部左下側有用於準確並牢固的銜接輸出極柱的輸出極柱卡槽。
進一步的,為了達到接線端子的接線方便操作簡單,所述接線端的上半部有可以方便繞線接線的接線槽。
進一步的,為了達到輸出極柱能夠精確的對準蓄電池的電極端,所述輸出極柱卡槽的上側有可以供接線端在內滑行的窄滑道並且窄滑道位於絕緣外殼的內部。
進一步的,為了達到滑塊有充足的力進行推動輸出極柱進入輸出極柱卡槽並與蓄電池電極穩定的接觸,所述寬滑道的內部左側有提供力給滑塊推動輸出極柱滑行的彈簧。
進一步的,為了達到可以全面推動輸出極柱平穩的進入輸出極柱卡槽,所述彈簧右側連接有推動輸出極柱滑行進入輸出極柱卡槽的滑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接線端子結構連接緊湊,使用簡單,接線端子外側有絕緣外殼,保證了使用大容量鉛酸蓄電池的安全,輸出極柱有與其相對應的輸出極柱卡槽,使輸出極柱能與蓄電池電極牢固緊湊的銜接,不會發生鬆動或接觸不良而進一步損壞蓄電池,滑塊能在彈簧的作用下推動輸出極柱,進一步使輸出極柱能牢固的銜接在輸出極柱卡槽內,彈簧能給滑塊提供一定的推動力,使滑塊能緊湊的頂住接線極柱,接線端子上的接線槽能夠使接線穩定簡單,工作時穩定性強,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局部左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整體結構水平剖視圖;
圖中:1、接線端,2、接線槽,3、絕緣外殼,4、蓄電池電極,5、滑塊,6、彈簧,7、輸出極柱,8、窄滑道,9、寬滑道,10、輸出極柱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一種大容量鉛酸蓄電池接線端子,包括接線端1、接線槽2、絕緣外殼3、蓄電池電極4、滑塊5、彈簧6、輸出極柱7、窄滑道8、寬滑道9和輸出極柱卡槽10;所述蓄電池電極4的外部包圍有可以防止蓄電池正負極接觸造成短路和使用大容量的蓄電池的安全性絕緣外殼3,所述蓄電池電極4的內部左下側有可以使得接線端子能夠緊湊的銜接於蓄電池的電極端輸出極柱卡槽10,所述輸出極柱卡槽10的左側有與蓄電池電極4接觸充放電並精確的卡在輸出極柱卡槽內的輸出極柱7,所述輸出極柱7的上部有與外部電源線連接的接線端1,所述接線端1的上半部有用於方便連接外部電源線的接線槽2,所述輸出極柱卡槽10的上側有可以方便使接線端1準確的攜帶輸出極柱7進入輸出極柱卡槽10的窄滑道8並且窄滑道8位於絕緣外殼3的內部,所述窄滑道8的右側有與之相連接的供滑塊直線水平滑動的寬滑道9並位於絕緣外殼3的內部,所述寬滑道9的內部左側有提供給滑塊5充足的力 進行推動輸出極柱7進入輸出極柱卡槽10並與蓄電池電極4穩定的接觸的彈簧6,所述彈簧6右側連接有可以準確的推動輸出極柱7滑行進入輸出極柱卡槽10的滑塊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蓄電池電極4的外部包圍有可以防止蓄電池正負極接線端子相接觸和充放電安全的絕緣外殼3;所述蓄電池電極4的內部左下側有用於準確並牢固的銜接輸出極柱7的輸出極柱卡槽10;所述接線端1的上半部有可以方便繞線接線的接線槽2;所述輸出極柱卡槽10的上側有可以供接線端1在內滑行的窄滑道8並且窄滑道8位於絕緣外殼3的內部;所述寬滑道9的內部左側有提供力給滑塊5推動輸出極柱7滑行的彈簧6;所述彈簧6右側連接有推動輸出極柱7滑行進入輸出極柱卡槽10的滑塊5。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根據所使用蓄電池充放電的電流打下選擇合適的電源線,並將電源線一端接入接線槽,其次推動滑塊至彈簧端,把接線端和輸出極柱準確的放入寬滑到至底部,然後鬆開推動的滑塊,使滑塊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推動輸出極柱準確的進入輸出極柱卡槽內與蓄電池電極牢固的銜接,降低了蓄電池接線端子接線的難度,並使輸出極柱能與蓄電池電極牢固緊湊的銜接,避免了因輸出極柱鬆動摩擦而造成的蓄電池的磨損,保證了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最後檢查接線是否可以使用,降低了蓄電池接線端子接線的難度,並使輸出極柱能與蓄電池電極牢固緊湊的銜接,改進了現有大容量蓄電池接線端子存在的弊端。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 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