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7:11:36
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在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中,包括要連接到電池的電池端子和要通過固定部安裝到電池端子的熔絲單元,該連接結構設置在電池端子和熔絲單元之間,電池端子設置有以突出方式形成的制約突起,而熔絲單元設置有多個制約槽,使制約突起接合到該多個制約槽中的一個制約槽內,以將電池端子的安裝位置定位到熔絲單元。
【專利說明】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對於熔絲單元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電池端子安裝於該熔絲單
J Li ο
【背景技術】
[0002]傳統地,已眾所周知的是:一種包括要連接到電池的電池端子和要通過固定部安裝到電池端子的熔絲單元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例如,參考專利文獻I)。根據該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使得用作電池端子的固定部的雙頭螺栓與用作熔絲單元的固定部的螺栓插入孔接合,從而通過將螺合到雙頭螺栓內的螺母緊固而使電池端子和熔絲單元相互連接。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N0.2005-116309
【發明內容】
[0006]然而,根據在專利文獻I中所述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由於缺少用於將電池端子到熔絲單元的安裝位置定位的機構,所以電池端子到熔絲單元的安裝位置已經不穩定,或僅在預定的安裝位置處已經不可能改變安裝位置。
[0007]因此,在改變電池端子到熔絲單元的安裝位置的情況下,諸如根據車輛中的安裝空間來避免與周邊部件的幹涉的情況下,由於在改變的安裝位置處的電池端子的不穩定性,或者因其安裝位置不能改變而應該交換電池端子和/或熔絲單元的情況,其到車輛的可安裝性已經變差。
[0008]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使得能夠提高其到車輛的可安裝性。
[0009]本發明是一種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包括:電池端子,該電池端子要連接到電池,以及該熔絲單元要經過固定部安裝到所述電池端子,所述連接結構設置在所述電池端子和所述熔絲單元之間,其中,所述電池端子設置有以突出方式形成的制約突起,而所述熔絲單元設置有多個制約槽,使所述制約突起在該多個制約槽中的一個制約槽內接合,以將所述電池端子的安裝位置定位到所述熔絲單元。
[0010]在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多個制約槽相對於所述固定部以放射狀方式布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的透視圖。
[0012]圖2是在安裝電池端子和熔絲單元之前,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的前視圖。
[0013]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的前視圖。
[0014]附圖標記列表[0015]I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
[0016]3電池端子
[0017]5固定部
[0018]7熔絲單元
[0019]9制約突起
[0020]11多個制約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將參考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
[0022]根據該實施例的電池端子的連接機構I布置在要連接到電池(未示出)的電池端子3與要經過固定部5安裝到電池端子3的熔絲單元7之間。
[0023]此外,制約突起9設置在以突出方式形成的電池端子3中,同時多個制約槽11設置在熔絲單元7中,制約突起9接合到該多個制約槽11中的一個制約槽內,從而將電池端子3的安裝位置定位到熔絲單元7。
[0024]此外,多個制約槽11相對於固定部5以放射狀方式布置。
[0025]如圖1至圖3所示,電池端子3設置有孔狀連接部13,電池的電池極柱(在圖中未示出)要插入到該孔狀連接部13中,從而連接到電池。此外,在電池端子3的連接部13的相反側,要插入到孔狀固定部5內·的雙頭螺栓(在圖中未示出)以突出方式設置。熔絲單元7連接到電池端子3的雙頭螺栓,使得熔絲單元7經過電池端子3連接到電池。
[0026]熔絲單元7包括匯流條(在圖中未示出),該匯流條通過模製合成樹脂而形成,並且至少一熔絲(在圖中未示出)裝接於該匯流條。此外,熔絲單元7設置有孔狀固定部5,使得通過將螺合到被插入在固定部5內的雙頭螺栓的螺母緊固,能夠使熔絲單元7連接到電池端子3。
[0027]上述電池端子3和熔絲單元7分別設置有制約突起9和多個制約槽11,該制約突起9將電池端子3的安裝位置定位到熔絲單元7。
[0028]制約突起9從電池端子3的側表面凸出。使制約突起9以電池端子3和熔絲單元7相互安裝的狀態與設置在熔絲單元7中的多個制約槽11中的一個制約槽接合。
[0029]多個制約槽11布置在從固定部5的中心延伸並且以放射狀方式伸展的多條線上,並且在此,相對於固定部5以放射狀方式設置五個制約槽。在電池端子3和熔絲單元7相互安裝的狀態下,使多個制約槽11中的一個制約槽與制約突起9接合,從而將電池端子3的安裝位置定位到熔絲單元7,並且然後,將電池端子3保持在安裝位置處。
[0030]通過使上述制約突起9與多個制約槽11中的一個制約槽接合,變得能夠任意地改變電池端子3到熔絲單元7的安裝位置。另外,制約突起9和多個制約槽11中的一個制約槽之間的接合使得能夠穩定地將電池端子3保持在安裝位置。
[0031]根據上述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1,由於電池端子3以凸出方式設置有制約突起9,同時熔絲單元7設置有多個制約槽11,使該多個制約槽11中的一個制約槽與制約突起9接合,從而將電池端子3的安裝位置定位到熔絲單元7,所以變得能夠根據車輛中的安裝空間改變電池端子3到熔絲單元7的安裝位置。
[0032]此外,由於使電池端子3的制約突起9與熔絲單元7的多個制約槽11中的一個制約槽在安裝位置接合,所以能夠穩定地將電池端子3保持在安裝位置。
[0033]因此,如上所述的這樣的電池端子3的連接結構I使得能夠穩定地改變電池端子3的安裝位置,而不根據車輛中的安裝空間替換電池端子3和/或熔絲單元7,並且結果,變得能夠提高其到車輛的可安裝性。
[0034]此外,由於多個制約槽11相對於固定部5以放射狀方式設置,所以電池端子3的安裝位置能夠改變為圍繞固定部5的中心的各種角度中的任意一個,並且能夠將電池端子3保持在改變的安裝位置處。
[0035]在該連接中,雖然,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中設置了五個制約槽作為多個制約槽,但是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此,並且能夠設置五個以上的制約槽。
[0036]本申請基於2012年10月3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0.2012-221091並且要求其優先權的權益,該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此處。
[0037]工業實用性
[0038]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該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使得能夠提高其到車輛的可安裝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包括: 電池端子,該電池端子要連接到電池;以及 熔絲單元,該熔絲單元要通過固定部安裝到所述電池端子,所述連接結構設置在所述電池端子與所述熔絲單元之間, 其中,所述電池端子設置有以突出方式形成的制約突起,同時所述熔絲單元設置有多個制約槽,使所述制約突起接合在該多個制約槽中的一個制約槽內,從而將所述電池端子的安裝位置定位到所述熔絲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端子的連接結構, 其中,所述多個制約槽相對於所述固定部以放射狀方式布置。
【文檔編號】H01M2/34GK103715387SQ201310465214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日
【發明者】小野田伸也 申請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