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船舶停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1:21:2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船舶停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我國遠洋船舶運輸是對外貿易順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的船舶都向大型化巨型化方向發展,因此給船舶停泊靠岸帶來很大的技術難題,嚴重影響船舶的安全性。現在急需要一種智能設備輔助船舶駕駛者順利完成船舶的停泊靠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智能船舶停泊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智能船舶停泊裝置,包括智能控制模塊、語音器、攝像器、gps定位模塊、無線網絡模塊、雷達傳感器、顯示屏和溫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水流傳感器,攝像器將船舶周圍環境記錄下來,雷達傳感器實時探測船舶與碼頭或障礙物的距離,溫度傳感器探測船舶環境溫度,風速傳感器探測船舶所處環境的風速和風向,水流傳感器實時探測船舶所處環境的水流方向和流速以及到水底距離,智能控制模塊收集所有信息進行處理,計算出船舶最佳的停泊速度、航向等信息,同時顯示在顯示屏上並對船舶駕駛系統進行智能控制,gps定位模塊對船舶進行實時定位,並通過無線網絡模塊將信息傳遞到後臺。
上述方案中,所述攝像器採用高清紅外攝像器,分別安裝在船舶船頭船尾以及船身兩側。
上述方案中,所述雷達傳感器安裝在船舶頭尾及兩側。
上述方案中,所述智能控制模塊採用高功率單片機。
上述方案中,各個傳感器的數據傳輸到智能控制模塊後,控制部分根據原先編寫的程序對數據進行x、y軸方向運動分解,再通過最小二乘法實現船舶航行船速和航向的選擇。
實施本發明的智能船舶停泊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可以提高船舶停泊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將船舶停泊靠港過程進行動態可視化,對船舶停泊靠港的技術進行智能化。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智能船舶停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智能船舶停泊裝置控制程序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徵、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智能船舶停泊裝置包括智能控制模塊、語音器、攝像器、gps定位模塊、無線網絡模塊、雷達傳感器、顯示屏和溫度傳感器。
風速傳感器和水流傳感器,攝像器將船舶周圍環境記錄下來,雷達傳感器實時探測船舶與碼頭或障礙物的距離,溫度傳感器探測船舶環境溫度,風速傳感器探測船舶所處環境的風速和風向,水流傳感器實時探測船舶所處環境的水流方向和流速以及到水底距離,智能控制模塊收集所有信息進行處理,計算出船舶最佳的停泊速度、航向等信息,同時顯示在顯示屏上並對船舶駕駛系統進行智能控制,gps定位模塊對船舶進行實時定位,並通過無線網絡模塊將信息傳遞到後臺。
進一步的,所述攝像器採用高清紅外攝像器,分別安裝在船舶船頭船尾以及船身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雷達傳感器安裝在船舶頭尾及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塊採用高功率單片機。
進一步的,各個傳感器的數據傳輸到智能控制模塊後,控制部分根據原先編寫的程序對數據進行x、y軸方向運動分解,再通過最小二乘法實現船舶航行船速和航向的選擇。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船舶停泊裝置,包括智能控制模塊、語音器、攝像器、GPS定位模塊、無線網絡模塊、雷達傳感器、顯示屏和溫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水流傳感器,攝像器將船舶周圍環境記錄下來,雷達傳感器實時探測船舶與碼頭或障礙物的距離,溫度傳感器探測船舶環境溫度,風速傳感器探測船舶所處環境的風速和風向,水流傳感器實時探測船舶所處環境的水流方向和流速以及到水底距離,智能控制模塊收集所有信息進行處理,計算出船舶最佳的停泊速度、航向等信息,同時顯示在顯示屏上並對船舶駕駛系統進行智能控制,並通過無線網絡模塊將信息傳遞到後臺。本發明將船舶停泊靠港過程進行動態可視化,對船舶停泊靠港的技術進行智能化。
技術研發人員:叢兆峰;徐言民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武漢理工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1.20
技術公布日: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