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接收卸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07:09:57 2

本發明屬於垃圾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垃圾接收卸料系統。
背景技術:
垃圾的處理是城市化過程及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嚴峻問題,現有技術中,垃圾站在垃圾的接收運輸過程中,存在混亂不便於操作管理的現象,且不合理的卸垃圾存垃圾使得垃圾臭味外洩,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使用控制方便,可合理有效的實現垃圾的接收及卸料的垃圾接收卸料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所提供的這種垃圾接收卸料系統,包括用於稱垃圾車重量的地磅房,所述地磅房前方設有卸料平臺,在所述卸料平臺與所述地磅房之間設有供車輛停放的緩衝區,在所述卸料平臺的卸料門旁設有控制所述垃圾車卸料啟停時間的指示燈柱,所述卸料門上設有用於限位垃圾車料鬥後翻位置的限位檔杆。
為使上述技術方案更加詳盡和具體,本發明還提供以下更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以獲得滿意的實用效果:
所述限位檔杆包括設於所述卸料門上對應卡接限位所述垃圾車料鬥下方的第一檔杆及對應卡接限位所述垃圾車料鬥上方的第二檔杆。
在所述地磅房側邊設有檢驗車輛的檢視區。
所述地磅房與所述卸料平臺之間還設有車輛的旁通通道。
所述卸料平臺為全封閉設計。
在所述卸料平臺處設有監控車輛運行卸料情況的攝像頭。
所述指示燈柱設有紅燈、黃燈及綠燈。
所述卸料平臺位置高於所述地平面位置,在所述卸料平臺下方設有滲液收集槽。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垃圾接收及卸料系統,使用用控制方便,布置合理,穩定有效,可有序可控的實現垃圾的接收及卸料,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及較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發明垃圾輸送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垃圾卸料示意圖;
圖3為卸料門處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垃圾車,2、視檢區,3、地磅房,4、緩衝區,5、旁通通道,6、卸料平臺,7、指示燈柱,8、垃圾池,9、滲液收集槽,10、攝像頭,11、第一檔杆,12、第二檔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這種垃圾接收及卸料系統,如圖1、2所示,包括用於稱垃圾車重量的地磅房3,地磅房3前方設有卸料平臺6,在卸料平臺6與地磅房3之間設有供車輛停放的緩衝區4,在卸料平臺6的卸料門處設有控制垃圾車1卸料啟停時間的指示燈柱7。卸料門上設有用於限位垃圾車料鬥後翻位置的限位檔杆,限位檔杆可在車輛重心失衡後翻時起到保護作用,安全性更好。
城市生活垃圾由垃圾收集車或垃圾中轉車(即垃圾車1)運入本廠,經地磅房3的地衡自動稱重並由計算機控制部件將重量記錄和存儲後,進入主廠房的卸料平臺6。在物流入口大門後設置地磅房1,地磅房1內的地磅稱重,稱重數據反饋至計算機系統,記錄總重和淨重並列印,以便於控制卸料時間及後續對垃圾的處理過程。
本發明中,如圖1所示,在地磅房3側邊設有檢驗車輛的檢視區2。地磅房3與卸料平臺6之間還設有車輛的旁通通道5。在地磅入口前道路旁設檢視區2,檢視區2設置於不影響進、出廠車輛和廠外道路的區域,配備專門人員和必要的工具、儀器。檢視區2前設車輛檢驗標誌及攝像監視系統,檢驗人員認為垃圾運輸車可疑,可指揮其進入檢視區2專門停車處接受檢驗,對非規定的協議車輛,負責檢視的人員可拒絕其稱量,並指揮其開出廠外。合格車輛才可進入地磅房3進行稱量。在地磅房3入口設置了緩衝區4,保證垃圾車1的順利順暢的通行,並設置了緊急旁通道路5滿足特殊情況的車輛通行。
本發明中,卸料平臺6為全封閉設計。在卸料平臺6處設有監控車輛運行卸料情況的攝像頭10。指示燈柱7設有紅燈、黃燈及綠燈三個指示燈,對應指示停止卸料、等待卸料及卸料運行。
垃圾卸料平臺6採用高位、封閉設計,進廠垃圾運輸車在汽車衡自動稱重後,通過棧橋進入垃圾卸料平臺6,傾卸區設有控制標誌及卸料門旁側牆處安裝指示燈柱,以紅綠信號燈指示,指揮車輛進行垃圾的傾卸作業,以保證垃圾車卸料時間(從計量地磅計量開始、上卸料平臺6、卸料至空車離開地磅站)不大於10分鐘,避免空氣過多的進入垃圾池。卸料平臺6為全封閉結構,門窗為氣密設計,防止臭氣外洩。
本發明中,如圖3所示,限位檔杆包括設於卸料門上對應卡接限位垃圾車料鬥下方的第一檔杆11及對應卡接限位垃圾車料鬥上方的第二檔杆12。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在卸料門處,垃圾坑內部的區域,依據垃圾車料鬥的尺寸及後翻角度確定,在分別高於卸料平臺0.3m及4.5m的高度處橫向設置兩道檔杆,作為保護用的車擋。在垃圾車在卸料的時候,車擋可在車輛重心失衡後翻時起到保護作用。
卸料平臺6位置高於地平面位置,採用高位設計,在卸料平臺6下方設有滲液收集槽。高位卸料方式不僅增加地表以上垃圾池有效容積,節省垃圾池土建投資費用,同時垃圾滲濾液收集系統、化水處理系統、機修間、倉庫及備品備件間等均布置於卸料平臺下,空間利用好,布置便捷有效。
本發明垃圾接收及卸料系統,使用用控制方便,布置合理,穩定有效,可有序可控的實現垃圾的接收及卸料,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及較好的應用前景。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受限於上述方式,只要採用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