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癰散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6:17:01 1
專利名稱:治癰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外用中草藥製劑,具體地說是提供了治療一種毒瘡「癰」的治癰散。
「癰」是瘡類疾病中毒性大、病情重的常見病,目前中西醫治療法有手術法,內服外用藥和注射藥物等,用手術法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時間長,費用高,而且患者痛苦大,其它藥物療法,雖說患者無痛苦,但療程較長,且效果都不太理想。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療程短、費用低、無痛苦、使用減便又能治癒的外用治癰散。
本發明的主要技術內容是治癰散是由大棗、川芎、白礬三味中草藥組成,其組成重量比為大棗35%-40%、川芎25%-30%、白礬25%-30%,本發明的藥理作用,大棗調氣活血,祛風補血;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白礬清熱解毒,消炎止痛,調合諸藥。該治癰散對一至二期患者能在三個療程內治癒(六天為一療程),對三期患者也有較高的治癒效果。
本發明的優長之處在於該治癰散,是根據中醫理論觀點,並挖掘祖傳秘方,能根治毒瘡「癰」的中成藥品,在治療過程中無副作用、無痛苦、療程短、成本低、見效快、治癒高等特點,是目前治癰的最佳配方。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法例其製備工藝是將大棗、大黃烘乾後與白礬分別粉碎碾成粉末,然後過篩按比例混合到一起調製成散劑,進行裝袋或裝瓶包裝。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毒瘡「癰」的治癰散,其特徵在於由大棗、川芎、白礬組成,按百分含量比為大棗35%-40%、川芎25%-30%、白礬25%-30%組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治療毒瘡疾病「癰」的治癰散,由大棗、川芎、白礬中草藥組成,其配比為:大棗35%-40%、川芎25%-30%、白礬25%-30%。配製程序是:將大棗、川芎烘乾後與白礬分別粉碎碾成粉末,過篩後分別按比重混合到一起,調製成散劑,進行裝袋或裝瓶包裝。該治癰散,在治療過程中無副作用、無痛苦、療程短、成本低、見效快、治癒高等特點,能一次性根除。
文檔編號A61P17/02GK1309981SQ00102799
公開日2001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0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23日
發明者田喜友 申請人:田喜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