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1:13:31 1
專利名稱: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用具,特別涉及一種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
背景技術:
目前呼吸疾患的治療經常使用氧氣霧化面罩,將藥物成分經霧化通入霧化面罩, 患者在呼吸的過程中,吸入霧化的藥物,直接達到病灶得以治療,效果極佳。目前霧化面罩 是為罩在面部口鼻部位設計的面罩,對於因治療採取氣管切開手術的患者,這樣的霧化面 罩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 它是一種適於氣管切開手術的患者使用進行藥物霧化治療的器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一個半圓球殼狀的氣管切口 罩,在氣管切口罩上有連為一體的連接管,連接管連接霧化擴散器。半圓球殼狀的氣管切口罩的下緣有一圈小翻邊,小翻邊的兩端連接有彈性固定 帶,氣管切口罩上有出氣孔。氣管切口罩上的連接管是彎曲45-90°的弧形管,弧形管端部與霧化擴散上的出 氣管插接。霧化擴散器有一個圓柱形外殼,圓柱形外殼下端開放,圓柱形外殼上端有密封蓋, 其密封蓋上有一個霧化氣體出氣管,圓柱形外殼內部中間有一個隔板,隔板中間是豎直的 通氣管,在隔板上部的通氣管的上端連接氣體水平噴嘴,在隔板下部的通氣管的下端連接 氣體連接嘴,氣體連接嘴連接軟管,軟管另一端連接氣體連接嘴。氣體水平噴嘴上端是一個扁平的噴口,正對扁平的噴口外上方有一個擋片。圓柱形外殼和密封蓋螺紋連接。通氣管的下端於氣體連接嘴插接。本實用新型效果是本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結構簡單。適於氣管切開手術的患者使用進 行藥物霧化治療,使用方便。
圖1是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霧化氣擴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一個半圓球殼狀的氣管切口罩1,氣管切口罩上有出氣孔2,出氣孔有左右兩處,出氣孔由很多小孔組成。在氣管切口罩 上有連為一體的連接管3,連接管3是彎曲45-90°的弧形管,弧形管端部與霧化擴散器4 上的出氣管5插接。半圓球殼狀的氣管切口罩的下緣有一圈小翻邊6,小翻邊的兩端連接有 彈性固定帶7。如圖2所示的霧化氣擴器有一個圓柱形外殼8,圓柱形外殼下端開放,圓柱形外 殼上端有密封蓋9,其密封蓋上有一個霧化氣體出氣管4,圓柱形外殼內部中間有一個隔板 10,隔板中間是豎直的通氣管11,在隔板上部的通氣管的上端連接氣體水平噴嘴12,在隔 板下部的通氣管的下端連接氣體連接嘴13,氣體連接嘴連接軟管14,軟管另一端連接氣體 連接嘴。圓柱形外殼和密封蓋螺紋連接。通氣管的下端於氣體連接嘴插接。其中氣體水平噴嘴上端是一個扁平的噴口 15,正對扁平的噴口外上方有一個擋片 16。使用時將氣管切口罩罩在氣管切口上,用彈性固定帶固定在頸部即可進行霧化治 療。
權利要求一種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一個半圓球殼狀的氣管切口罩,在氣管切口罩上有連為一體的連接管,連接管連接霧化擴散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半圓球殼狀 的氣管切口罩的下緣有一圈小翻邊,小翻邊的兩端連接有彈性固定帶,氣管切口罩上有出 氣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氣管切口罩 上的連接管是彎曲45-90°的弧形管,弧形管端部與霧化擴散器的上出氣管插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霧化擴散器 有一個圓柱形外殼,圓柱形外殼下端開放,圓柱形外殼上端有密封蓋,其密封蓋上有一個霧 化氣體出氣管,圓柱形外殼內部中間有一個隔板,隔板中間是豎直的通氣管,在隔板上部的 通氣管的上端連接氣體水平噴嘴,在隔板下部的通氣管的下端連接氣體連接嘴,氣體連接 嘴連接軟管,軟管另一端連接氣體連接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氣體水平噴 嘴上端是一個扁平的噴口,正對扁平的噴口外上方有一個擋片。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圓柱形外殼 和密封蓋螺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其特徵在於通氣管的下 端與氣體連接嘴插接。
專利摘要一種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氧氣霧化罩,一個半圓球殼狀的氣管切口罩,在氣管切口罩上有連為一體的連接管,連接管連接霧化擴散器。半圓球殼狀的氣管切口罩的下緣有一圈小翻邊,小翻邊的兩端連接有彈性固定帶。氣管切口罩上的連接管與霧化氣體上的出氣管插接。本實用新型效果是本頸部氣管套管一次性霧化罩,結構簡單。適於氣管切開手術的患者應用氣管套管時,使用進行藥物霧化的治療,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M16/14GK201710784SQ20102024857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6日
發明者李志剛 申請人:天津市漢沽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