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自動擋混合排擋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2:16:16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自動擋混合排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自動擋混合排擋,應用於乘用轎車上的自動擋 混合排擋的換擋機構。
技術背景
隨著汽車工業日新月異的變化,自動變速器由於具有操作容易、駕駛舒適、 能減少駕駛者疲勞的優點,已成為現代轎車配置的一種發展方向。自動變速器的 換擋機構也已經由原來駐車、倒擋、空擋以及前進等四種簡單的換擋模式向駐 車、倒擋、空擋、前進、運動、手自一體等較複雜的混合換擋模式轉變。
目前自動擋換擋機構的檔位排布多採用以下兩種方式
a) 直排擋擋位排布直觀,但是為了避免換擋誤操作,多採用帶有鎖止功 能的換擋手柄。
b) 階梯狀擋位排布由於階梯狀的擋位排布完全可以避免誤操作,因此換 擋手柄在設計時,少了必須留有鎖止機構空間的顧慮,造型更為自由。但 是階梯狀排布多適用於檔位排布較少的車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的自動擋混合排擋,其採用階梯 狀排擋與直排擋的混合排擋模式實現了對A501自動變速箱P、 R、 N、 D、 S、 M-/+的換擋控制;通過對S擋換擋力大小的控制避免了直排擋模式必須採用按 鈕式換擋手柄來防止誤操縱的方法,使換擋操縱更加方便簡潔;實現乘用轎車的操作簡單化,舒適化,人性化,更好的減少駕駛疲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新型的自動擋混合排擋,其特徵 在於混合排擋由階梯狀排擋和直排擋組成,在階梯狀擋位D擋後面加裝直排 擋帶換擋力的S擋位。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A501自動換擋操縱機構的混合排擋模式,在原階 梯式換擋操縱機構的基礎上進行了設計更改,設計變動量小,可以滿足在換擋
機構較小的擋位排布空間裡實現多擋位的控制方式;同時,由於增加S擋的換擋
力避免了直排模式採用高成本的按鈕式換擋手柄進行換擋自鎖的弊端,使得換 擋手柄的造型更加簡潔大方,降低了整車成本。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 一種新型的自動 擋混合排擋,其特徵在於混合排擋由階梯狀排擋和直排擋組成,在階梯狀擋 位D擋1後面加裝直排擋帶換擋力的S擋2位。
在圖1中S擋2位是在階梯狀排布P、 R、 N、 D、 M (-/+)的基礎上進行直排擋 位布置的。為了防止換擋誤操作問題增加了S擋位的換擋力,使駕駛者在由N到D 擋的換擋過程中,能明顯感覺到停頓,防止了誤操作。通過對S擋位的換擋力大 小的控制,避免了直排擋多模式採用帶有鎖止功能的換擋手柄,從而在實現多 擋位的控制基礎上,降低了整車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的自動擋混合排擋,其特徵在於混合排擋由階梯狀排擋和直排擋組成,在階梯狀擋位D擋(1)後面加裝直排擋帶換擋力的S擋(2)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自動擋混合排擋,其特徵在於混合排擋由階梯狀排擋和直排擋組成,其採用階梯狀排擋與直排擋的混合排擋模式實現了對A501自動變速箱P、R、N、D、S、M-/+的換擋控制;通過對S擋換擋力大小的控制避免了直排擋模式必須採用按鈕式換擋手柄來防止誤操縱的方法,使換擋操縱更加方便簡潔;實現乘用轎車的操作簡單化,舒適化,人性化,更好的減少駕駛疲勞。
文檔編號B60K20/00GK201329809SQ20082007291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2日
發明者趙麗娟, 巖 郭 申請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