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輞用輕量化環坯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3:10:51 1
專利名稱:輪輞用輕量化環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輪輞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輪輞板材。
背景技術:
汽車輪輞是汽車鋼製車輪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現有的汽車輪輞結構如圖1 所示,各個區域順次為近深槽側輪緣1、近深槽側胎圈座2、近深槽側圓峰3、深槽4、胎圈座內側平臺5、遠深槽側圓峰6、遠深槽側胎圈座7和遠深槽側輪緣8。目前鋼製輪輞都設計為等厚截面輪輞,輪輞成形使用的坯料都為等厚坯料,經卷圓焊接後為等厚環坯料,等厚環形坯料再經擴口、三道次滾形、衝氣門孔、擴張精整等成形工序,成形為等厚輪輞截面。在等厚輪輞中,圖1所示各區域都為等厚,但眾多試驗研究及資料都已經表明,在汽車行駛工況中,輪輞並非各處受力均衡,而是僅在某些局部區域受力惡劣。輪輞設計時為保證零件具有足夠的強度,為危險區域所需厚度來設計零件,以其中計算的最厚厚度將輪輞截面設計為等厚度截面。但因按最厚厚度設計,鋼製輪輞除最危險位置外,截面上其他位置具有過大的強度安全裕度,存在著材料的浪費。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輪輞用輕量化環坯,通過減薄對應輪輞非受力區域的環坯厚度,使輪輞加工時直接成型為不等厚輪輞,以實現輪輞及鋼製車輪的輕量化,降低鋼製車輪成本。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輪輞用輕量化環坯,該環坯設置有三個減薄區域, 第一減薄區域對應輪輞的近深槽側胎圈座,第二減薄區域對應輪輞的胎圈座內側平臺,第三減薄區域對應輪輞的遠深槽側胎圈座。所述的第一減薄區域減薄量為20% 30%。所述的第二減薄區域減薄量為30% 40%。所述的第三減薄區域減薄量為10% 20%。本實用新型輪輞用輕量化環坯為變厚度環坯,環坯截面厚度為變化厚度分布,減薄區域對應輪輞零件受載荷較小的平緩部位,使輪輞加工時直接成型為不等厚輪輞。 該環坯內徑保持不變,由變化外徑達到變化厚度;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輪輞用輕量化環坯生產輪輞,可使輪輞產品減重10%以上,同時可降低生產時間、能耗,節約生產成本。
圖1為現有的輪輞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輪輞用輕量化環坯結構示意圖。圖中1近深槽側輪緣、2近深槽側胎圈座、3近深槽側圓峰、4深槽、5胎圈座內側平臺、6遠深槽側圓峰、7遠深槽側胎圈座、8遠深槽側輪緣、11第一減薄區域、12第二減薄區域、13第三減薄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表述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實施例1如圖2所示,一種輪輞用輕量化環坯,該環坯設置有三個減薄區域,三個減薄區域分別對應於零件中三段受力較小、形狀平緩、尺寸較長的區域;即第一減薄區域11對應輪輞的近深槽側胎圈座,第二減薄區域12對應輪輞的胎圈座內側平臺,第三減薄區域13對應輪輞的遠深槽側胎圈座;使該三減薄段區域實現減薄輕量化,可保證實現輕量化的同時,零件仍具有足夠的強度安全裕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減薄區域11減薄量為209Γ30%,所述的第二減薄區域12 減薄量為30% 40%,所述的第三減薄區域13減薄量為10% 20%。
權利要求1.一種輪輞用輕量化環坯,其特徵是該環坯設置有三個減薄區域,第一減薄區域 (11)對應輪輞的近深槽側胎圈座,第二減薄區域(1 對應輪輞的胎圈座內側平臺,第三減薄區域(1 對應輪輞的遠深槽側胎圈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輞用輕量化環坯,其特徵是所述的第一減薄區域(11)減薄量為20% 3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輞用輕量化環坯,其特徵是所述的第二減薄區域(1 減薄量為30% 4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輞用輕量化環坯,其特徵是所述的第三減薄區域(1 減薄量為10% 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輪輞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輪輞板材。一種輪輞用輕量化環坯,該環坯設置有三個減薄區域,第一減薄區域對應輪輞的近深槽側胎圈座,第二減薄區域對應輪輞的胎圈座內側平臺,第三減薄區域對應輪輞的遠深槽側胎圈座。本實用新型輪輞用輕量化環坯為變厚度環坯,環坯截面厚度為變化厚度分布,減薄區域對應輪輞零件受載荷較小的平緩部位,使輪輞加工時直接成型為不等厚輪輞。該環坯內徑保持不變,由變化外徑達到變化厚度;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輪輞用輕量化環坯生產輪輞,可使輪輞產品減重10%以上,同時可降低生產時間、能耗,節約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60B21/00GK201980015SQ201120046168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4日
發明者仝廣, 石磊, 肖華, 韓非 申請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