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槽式冷渣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6:27:46 1
專利名稱:氣槽式冷渣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對鍋爐排出的灰渣及其它顆粒狀物料進行冷卻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自推廣流化床鍋爐以來,灰渣的冷卻問題一直未得到滿意解決。傳統技術的冷渣器分別存在或冷卻效果差、機械故障多;或體積大、鋼耗多、電耗高等缺陷。過入九十年代,為了保護環境和使燃煤變為清潔質燃料的需要,流化床鍋爐的應用迅速發展,因而對冷渣器的需求也在增長,而且對其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冷渣器只有螺旋水冷式、旋轉筒水風冷式和流化床式三種,前兩種雖電耗低、體積小,但均有運轉部件,運行中機械故障多,維護檢修費用高;密封困難、汙染環境;再加之冷卻效果受到其固有特性的限制,不甚理想,大型化難度大。流化床式裝置體積過於龐大而使設備布置困難,且冷卻後的渣溫很難低於150℃。
技術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氣槽式冷渣機,它無轉動機構而使運行性能高度可靠,且電耗低、體積小,易於實現灰渣冷卻的機械化、自動化與大型化。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氣槽式冷渣機有機架和外殼,外殼頂部設有頂蓋,其結構特點是,機架中裝有相對水平面為平行的或一端較高另一端較低而與水平面的夾角β為0-8°的水平式或傾斜式氣槽墊,所述外殼的寬度是該氣槽墊寬度的2-20倍,所述氣槽墊的長度為其寬度的4-40倍,所述氣槽墊上有開孔率為5-15%的小孔且所述小孔的直徑為2-8毫米,,氣槽墊下方是設有冷空氣進口的風室且所述風室沿氣槽墊長度方向可分為1-8個,熱渣進口管設在所述外殼一端且位於氣槽墊高端上方,氣槽墊兩側砌有氣槽磚,熱空氣出口設在外殼另端上部,外殼上位於氣槽墊低端上方設有出渣管和事故排渣管,所述外殼中裝有冷卻水管組件且其上方裝有氣槽罩。
以下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所述氣槽式冷渣機有機架(1)和外殼(17),外殼(17)頂部設有頂蓋(9),其結構特點是,機架(1)中裝有相對水平面為平行的或一端較高另一端較低而與水平面的夾角β為0-8°的水平式或傾斜式氣槽墊(12)(參見圖1和圖3),所述外殼(17)的寬度是氣槽墊(12)寬度的2-20倍(參見圖2所示寬度即是),所述氣槽墊(12)的長度為其寬度的4-40倍,甚至更多;所述氣槽墊(12)上有開孔率為5-15%的小孔且所述小孔直徑為2-8毫米,氣槽墊(12)下方是設有冷空氣進口(18)的風室(16),風室沿氣槽墊(12)長度方向可以分為1-8個;熱渣進口管(4)設在外殼(17)一端且位於氣槽墊(12)高端上方(參見圖1);氣槽墊(12)兩側有氣槽磚(13)(參見圖2、圖4),其高度可以是50-300毫米;熱空氣出口(6)設在外殼(17)另端頂部,外殼(17)上位於氣槽墊(12)低端上方設有出渣管(8)及事故排渣管(19),外殼(17)中裝有冷卻水管組件(5)(參見圖1、圖2)且其上方裝有氣槽罩(10)(參見圖2)。還可在所述氣槽磚(13)側邊(參見圖2)設置密封板(15),該板(15)上可貼置薄片磚(14),以利氣槽墊(12)上方的外殼空間與下方空間之間的密封。還可在外殼(17)一端設置爐門(3),並可在外殼(17)設置人孔門(7),以利觀察和維護。
在本發明中,冷卻水管組件可採用帶翅片的已有技術結構,如鍋爐用鑄鐵省煤氣管,其安裝應與氣槽墊(12)相平行且它的下沿距氣槽墊(12)的高度應大於250毫米為宜,以儘量使之泡在氣槽兩側的物料流中,外殼(17)內表面相關部位可覆耐熱耐磨塗料或砌上耐火磚。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鍋爐排出的熱渣由所述熱渣進口管(4)送入冷渣機中,氣槽墊(12)底部風室(16)有由冷空氣進口(18)送入的冷風,所述冷風經氣槽墊(12)上的所述小孔向上吹出,在由所述氣槽墊(12)及兩側的氣槽磚(13)所成空間形成氣槽,熱渣在該氣槽中向上吹起,並向兩側落下,(經斜料堆或斜置密封板)回落至氣槽,再被吹起,循環運動,與冷卻水管組件(5)接觸產生熱交換而實現強化換熱,灰渣得到冷卻;鑑於氣槽墊的長度遠大於其寬度,沿氣槽墊長度方向可形成溫度梯度,使物料可冷卻到所要求的低溫;同時冷風也帶走部分熱量;冷卻後的灰渣最後由出渣管(8)排出。在運行中遇有特大顆粒進入氣槽而影響氣槽正常運行時,可打開事故排渣管(19)排出。
由以上可知,本發明為一種氣槽式冷渣機,它無機械運轉部件而運行故障少、可靠性極好;且其冷卻效果好、體積小,布置不受場地限制,方便靈活、易於大型化;還可回收灰渣物理熱能以利於改善條件、提高鍋爐熱效率;可降低電耗;裝置密封時無粉塵汙染,可列為環保設備;出渣溫度低且為乾式冷渣,不破壞渣的活性,利於灰渣綜合利用。
圖1是帶局部剖視的整體結構圖;圖2的中心線左側是圖1所示裝置的左視圖,其中心線右側是圖1中A-A-A-A向剖視結構;圖3是圖1所示裝置下部的風室及氣槽部分的正視結構;圖4是圖3中B-B與C-C向剖視結構;圖5是圖1所示裝置的俯視結構圖。
在附圖中1-機架,9-頂蓋,3-爐門,10-氣槽罩,4-熱渣進口管, 12-氣槽墊,5-冷卻水管組件,13-氣槽磚,
6-熱空氣出口, 14-薄片磚,7-人孔門, 15-密封板,8-出渣管, 16-風室,18-冷空氣進口, 17-外殼,19-事故排渣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傾斜式氣槽墊(12)採用鋼板或耐熱鑄鐵製作,其β=5°,寬度200毫米、長度2500毫米,小孔直徑Φ4毫米,外殼(17)高度2米;冷卻水管組件(5)距離墊(12)300毫米;氣槽磚(13)高度150毫米,可在其兩外側用冷卻渣料自然堆成斜料堆。
權利要求
1.一種氣槽式冷渣機,有機架(1)和外殼(17),外殼(17)頂部設有頂蓋(9),其特徵是,機架(1)中裝有相對水平面為平行的或一端較高另一端較低而與水平面的夾角β為0-8°的水平式或傾斜式氣槽墊(12),外殼(17)的寬度是氣槽墊(12)寬度的2-20倍,氣槽墊(12)的長度是其寬度的4-40倍,氣槽墊(12)上有開孔率為54-15%的小孔,氣槽墊(12)下方是設有冷空氣進口(18)的風室(16),風室(16)沿氣槽墊(12)長度方向分為1-8個,熱渣進口管(4)設在外殼(17)一端且位於氣槽墊(12)高端上方,氣槽墊(12)兩側有氣槽磚(13),熱空氣出口(6)設在外殼(17)另端頂部,外殼(17)上位於氣槽墊(12)低端上方設有出渣管(8)和事故排渣管(19),外殼(17)中裝有冷卻水管組件(5)且其上方裝有氣槽罩(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主要結構是,它有機架(1)和外殼(17),機架(1)中裝有傾斜式氣槽墊(12),外殼(17)的寬度是氣槽墊(12)寬度的2-15倍,墊(12)上有若干透風孔,墊(12)下方是有冷空氣進口(18)的風室(16),熱渣進口管(4)設在墊(12)高端的外殼(17)上,墊(12)兩側有氣槽磚(13),熱空氣出口(6)在外殼(17)另端頂部,墊(12)低端上方的外殼(17)上有出渣管(8),外殼(17)中有冷卻水管組件(5)和氣槽罩(10)。本裝置無機械運轉部件,具有運行可靠、冷卻效果好、體積小和易大型化的特點,可節約電能,又不汙染環境。
文檔編號F23J1/00GK1453502SQ02114069
公開日2003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22日
發明者毛鴻禧 申請人:毛鴻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