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機斷頭電子報警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9:31:51 1
專利名稱:紙機斷頭電子報警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電傳感的電子報警裝置,特別是一種對紙機紙張斷頭進行監視和報警的裝置。
紙機中的紙張要經過幾十個缸筒完成乾燥壓光,在此過程紙張一旦斷頭,需操作工及時發現和處理,否則會造成纏缸和損壞機件等事故。現有紙機均不帶斷頭自動監視報警裝置,如國產ZN1L1紙機(生產幅寬1750mm紙型)。其缺點是1.斷頭的及時發現全憑藉操作工的經驗和責任心,平均斷頭及時發現率低。
2.易斷頭部位多,某些部位較隱蔽,斷頭觀察難度大。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為紙機提供紙張斷頭自動監視報警裝置,它能對紙機易發生斷頭部位實現非接觸性監視,一旦發生斷頭便自動報警,並區分斷頭部位。
這一任務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實現在紙機紙張經過部位,選擇若干個易發生斷頭或斷頭後易造成嚴重生產事故的監視點,安置電子報警裝置的光電傳感器,該光電傳感器由帶活動機械關節的多節連杆支架與附近機架相連接。斷頭或紙張一般缺損通過監視部位時,光電傳感器的採樣訊號,經電子控制器的主控電路,傳至延時電路。若採樣訊號延續時間超過延時電路事先調整好的延時時間,延時電路輸出報警執行訊號,聲光報警器作聲光雙重報警。由音頻振蕩器,間隙振蕩器,放大器和揚聲器組成的聲報警器,能以其音調、報警間隙時間的明顯差異來區分斷頭部位。
下面以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光電傳感器在紙機上安置示意圖。
圖2是電子報警器電路框圖。
圖3是光電傳感器連杆支架示意圖。
參照
圖1,在抄紙、脫水後形成的紙張1,在幹網2保護下通過缸筒3、6、4、9和5等,進行乾燥和壓光。在ZN1L1型紙機上,乾燥、壓光工序共有30個壓光缸筒,佔地幾十米長。操作時若紙張斷頭處理不及時,可能造成纏缸和損壞幹網2和毛布、齒輪(圖中未給出)等。
將電子報警器的光電傳感器7由連杆支架8與機架10相連接,對該部位進行斷頭監視。其它部位只要易發生斷頭或斷頭後易發生生產事故,均用此方法處理。
圖2提供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電路框圖。在本例中延時電路延時時間在0-4秒內可調節,以適應紙機紙速變化需要。聲報警部分的放大器輸出功率達20-30W,以適應現場環境需要。每個監視位所用的聲報警音調和間隙時間均不相同,有利於操作工更快地對斷頭部位作出判斷。
圖3是帶活動機械關節的連杆支架典型實施例。本實施例使用4節連杆13、15、18和19,三個活動關節11、12和14以及二個壓簧16和17組成連杆支架,當杆18在機架10上固定後光電傳感器座20有足夠的自由度,將光源21和光敏管22置於最佳監視位置。在維修時還可將光電傳感器座20方便地移至機架10外側。
使用本實用新型可明顯提高紙機斷頭及時發現率,這樣既能減少事故處理時間,還可降低部件損壞率和操作工勞動強度。在低檔箱板紙機上使用本實用新型後,僅因減少事故處理時間而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每年每臺紙機達5萬元,而設置6個監視點所需電子報警器的費用只有2千元。
權利要求1.一種電子報警裝置,由光電傳感器,電子控制器和聲光報警器組成,其特點是所述的光電傳感器通過連杆支架與紙機乾燥,壓光部位機架相連接,定位於紙張易斷裂的監視部位,該連杆支架的連杆之間各具有一個活動機械關節。
2.根據權利要求1規定的電子報警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電子控制器包括一個延時電路,該延時電路輸入端與主控電路輸出端電氣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規定的電子報警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聲光報警器的聲報警部分是一個音調可調、報警間隙時間可調的電子音頻發生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紙機紙張斷頭的電子報警裝置。該裝置的特點是光電傳感器通過帶活動關節的連杆支架與機架相連接,定位於紙張經過的必要監視部位,採樣信號通過電子控制器中的延時迴路分析,以區分斷頭或一般破損,聲報警信號的頻率和間隙時間可調,以區別斷頭部位。本實用新型可替代紙機斷頭的人工監視,提高斷頭及時發現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D21F7/00GK2041695SQ88214030
公開日1989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1988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1988年9月15日
發明者肖茂雙, 常立才 申請人:肖茂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