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5:35:52

本實用新型涉及彈簧加工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用彈簧研磨機一般採用人工上料的方法,即通過操作工人將彈簧逐一放進研磨機內進行彈簧打磨,人工上料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嚴重威脅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些廠家採用自動上料機械手取代人工上料,但是在上料機械手抓取彈簧上料前必須通過振動盤對彈簧進行自動排序,以便上料機械手進行精確抓取,而用於彈簧振動排序的振動盤一般而言體積較大,如果採用人工將彈簧傾倒至振動盤中,需要操作人員藉助梯子爬上爬下進行上料,不僅體力消耗巨大,而且操作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可以將彈簧從低位運輸至高位並進行自動卸料,大大提高了彈簧上料的效率,同時也節省了人力。
為實現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包括:機架;豎直安裝在機架上的滑軌;安裝在滑軌上且可沿滑軌上下移動的移動小車;固定在移動小車上的上料鬥;安裝在移動小車上且位於上料鬥下方的氣缸;安裝在機架底端的電機;安裝在電機上方的轉軸,所述轉軸上設置有兩個並行的齒輪,其中一個齒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外一個齒輪通過升降鏈條與移動小車連接;所述移動小車的側面設置有與滑軌貼合的滑塊,所述移動小車的上端設置有前固定板,前固定板的上端通過活動銷軸與活動杆的底端連接,所述活動杆的上端固定在上料鬥的底部,所述移動小車的下端設置有後固定板,氣缸的下端固定在後固定板上,所述氣缸的伸縮端與活動杆的上端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首先通過電機反向轉動,通過轉軸及升降鏈條的轉動將移動小車移動至機架底部,操作人員只需將散亂的彈簧倒入至安裝在移動小車上的上料鬥中,然後電機正向轉動,通過轉軸及升降鏈條的轉動將移動小車沿滑軌方向移動至機架頂端,隨後安裝在上料鬥下方的氣缸向上伸展,推動活動杆以活動銷軸為圓心進而推動上料鬥傾斜,將上料鬥內的彈簧傾倒至振動盤內,從而實現了彈簧的自動上料。傾倒完成後,氣缸收縮,再次將上料鬥拉回至平直狀態,然後電機再次反向轉動,通過轉軸及升降鏈條的轉動將移動小車移動至機架底部,實現循環操作。通過本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操作工人只需將彈簧傾倒至位於機架底部的上料鬥中,即可將彈簧從低位運輸至高位並進行自動卸料,無需提著笨重的彈簧爬上爬下進行上料,既提高了彈簧上料的效率,又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風險。
優選的,所述機架的底部安裝有四個呈方形布置的調平底座。通過調平底座可以對機架進行水平調整,確保機架在安裝時保持水平,避免因為機架傾斜導致上料鬥在移動過程中發生傾斜,導致彈簧從上料鬥中漏出。
優選的,所述機架頂端還安裝有導向板。為了防止上料鬥傾倒過程中出現彈簧掉落至振動盤外側的現象,特在機架上端設置導向板,卸料氣缸上頂上料鬥時,首先將彈簧傾倒至導向板中,然後通過導向板落入振動盤內,從而避免了彈簧落入振動盤以外的位置。
優選的,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通過伺服電機可以保證電機正向、反向轉動時移動小車始終保持平穩運行,確保上料鬥中的彈簧不會跳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本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操作工人只需將彈簧傾倒至位於機架底部的上料鬥中,即可將彈簧從低位運輸至高位並進行自動卸料,大大提高了彈簧上料的效率,無需提著笨重的彈簧爬上爬下進行上料,既提高了彈簧上料的效率,又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移動小車的局部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1、機架;12、電機;13、滑軌;14、移動小車;141、滑塊;142、前固定板;143、活動杆;144、後固定板;15、料鬥;16、氣缸;17、轉軸;171、升降鏈條;18、調平底座;19、導向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一種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
參照圖1至圖4所示,一種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包括:機架11;豎直安裝在機架11上的滑軌13;安裝在滑軌13上且可沿滑軌13上下移動的移動小車14;固定在移動小車14上的上料鬥15;安裝在移動小車14上且位於上料鬥15下方的氣缸16;安裝在機架11底端的電機12;安裝在電機12上方的轉軸17,所述轉軸17上設置有兩個並行的齒輪,其中一個齒輪與電機12的輸出軸連接,另外一個齒輪通過升降鏈條171與移動小車14連接;所述移動小車14的側面設置有與滑軌13貼合的滑塊141,所述移動小車14的上端設置有前固定板142,前固定板142的上端通過活動銷軸與活動杆143的底端連接,所述活動杆143的上端固定在上料鬥15的底部,所述移動小車14的下端設置有後固定板144,氣缸16的下端固定在後固定板144上,所述氣缸16的伸縮端與活動杆143的上端連接。
本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電機12反向轉動,通過轉軸17及升降鏈條171的轉動將移動小車14移動至機架11底部,操作人員只需將散亂的彈簧倒入至安裝在移動小車14上的上料鬥15中,然後電機12正向轉動,通過轉軸17及升降鏈條171的轉動將移動小車14沿滑軌13方向移動至機架11頂端,隨後安裝在上料鬥15下方的氣缸16向上伸展,推動活動杆143以活動銷軸為圓心進而推動上料鬥15傾斜,將上料鬥15內的彈簧傾倒至振動盤內,從而實現了彈簧的自動上料。傾倒完成後,氣缸16收縮,再次將上料鬥15拉回至平直狀態,然後電機12再次反向轉動,通過轉軸17及升降鏈條171的轉動將移動小車14移動至機架11底部,實現循環操作。通過本彈簧自動升降卸料機,操作工人只需將彈簧傾倒至位於機架11底部的上料鬥15中,即可將彈簧從低位運輸至高位並進行自動卸料,無需提著笨重的彈簧爬上爬下進行上料,既提高了彈簧上料的效率,又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風險。
參照圖1所示,所述機架11的底部安裝有四個呈方形布置的調平底座18。通過調平底座18可以對機架11進行水平調整,確保機架11在安裝時保持水平,避免因為機架11傾斜導致上料鬥15在移動過程中發生傾斜,導致彈簧從上料鬥15中漏出。
參照圖3所示,所述機架11頂端還安裝有導向板19。為了防止上料鬥15傾倒過程中出現彈簧掉落至振動盤外側的現象,特在機架11頂端設置導向板19,卸料氣缸16上頂上料鬥15時,首先將彈簧傾倒至導向板19中,然後通過導向板19落入振動盤內,從而避免了彈簧落入振動盤以外的位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機12為伺服電機。通過伺服電機可以保證電機正向、反向轉動時移動小車14始終保持平穩運行,確保上料鬥15中的彈簧不會跳出。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但本實用新型不應局限於該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所以凡是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