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2:22:01 1
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是由下列中藥的優選配比按重量份數為:石榴皮40克、蒼朮110克、厚樸85克、陳皮55克、炙甘草60克、肉桂40克,將上述中藥經手工撮合後攪拌成粉末狀用棉紗包裹裝入肚兜即成,每次清洗肚兜時將中藥棉紗卸下或更換即可;本發明中藥的肚兜具有組分合理,療效快,療效好,且藥效穩定,對嬰兒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復發率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中藥織物【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
【背景技術】
[0002]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症候群。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治療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普通的藥物治療會產生耐藥性、致病性所導致的大腸桿菌或真菌傾入造成腹瀉,效果較差,而且由於病患兒發生腹瀉,降低了機體調節功能,治療較晚的會發生嚴重併發症,如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嚴重繼發感染者。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藥物在治療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是由下列中藥按重量配比組成:石榴皮30-50克、蒼朮100-125克、厚樸80-88克、陳皮50-60克、炙甘草50-70克、肉桂30-50克。
[0006]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是由下列中藥按重量配比組成:石榴皮40克、蒼朮110克、厚樸85克、陳皮55克、炙甘草60克、肉桂40克。
[0007]本發明的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其藥物的製備工藝步驟為:將上述中藥石榴皮、蒼朮、厚樸、陳皮、炙甘草經手工撮合後攪拌成粉末狀用棉紗包裹裝入肚兜即成,每次清洗肚兜時將中藥棉紗卸下或更換即可。
[0008]上述中藥其歸經及功效為:
[0009]石榴皮:酸、澀,溫,歸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的功效,可治療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白帶,蟲積腹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63頁)
[0010]蒼朮:辛、苦,溫,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功效,可治療脘腹脹滿,洩瀉,水腫,腳氣痿甓,風溼痺痛,風寒感冒.夜盲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11 頁)
[0011]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具有燥溼消痰,下氣除滿的功效,可治療溼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76頁)
[0012]陳皮:苦、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可治療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32頁)
[0013]炙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牌和胃,益氣復脈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60頁)
[0014]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可治療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閉,痛經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9頁)[0015]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其有益效果在於:其組方的藥物原理是以蒼朮燥溼健脾為君,厚樸行氣消滿除溼為臣,與蒼朮相伍,燥溼以健脾,行氣以化溼,溼化氣行則脾氣健運;佐以陳皮、石榴皮、肉桂理氣胃,芳香醒脾,助蒼朮燥溼;協厚樸行氣。陳皮、厚樸芳香化溼;脾得補而健運,故使以甘草,既可調和諸藥,又能甘緩和中;全方以澡溼為主,行氣為輔,溼濁得化,氣機調暢,脾得健運,胃氣和降,則溼阻氣滯諸症自除;體現治溼配伍大法;具有組分合理,療效快,療效好,且藥效穩定,對嬰兒使用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復發率低。
[0016]應用實施例1
[0017]趙某:男,嬰幼兒,2歲,該患兒母親自訴6月前被發現患兒腹脹,無嘔吐、腹瀉,無顏面、雙下肢浮腫,至當地診所就診,擬「腸道寄生蟲」,予西藥排蟲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採用本發明的肚兜使用6天,即控制病情,持續使用3個月,患兒腹瀉根治,未再復發。
[0018]應用實施例2
[0019]劉某:男,嬰幼兒,2歲,該患兒奶奶自訴患兒I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8°C左右,無咳嗽、氣促,病初無嘔吐、腹瀉,精神胃納一般,多次就診,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門診予「同欣顆粒、頭孢克肟」口服治療,患兒體溫波動於37-38°C。前天下午開始出現高熱,最高體溫39°C,並出現間中嘔吐胃內容物,呈非噴射樣嘔吐,無咖啡色樣物,至今約20餘次。昨晚開始出現腹瀉,解黃色稀爛便至水樣便,無粘液、膿血,至今共11次左右,予西藥治療,效果欠佳;採用本發明的肚兜使用7天,即病情得到控制,持續使用I個月,患兒腹瀉再未復發。
[0020]應用實施例3
[0021]章某:男,嬰幼兒,3歲,該患兒姥姥自訴患兒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病初為低熱,伴咳嗽,為陣發性連聲咳,曾多次在當地診所及醫院門診就診,考慮「支氣管炎」予靜滴及口服藥物治療(具體不詳),咳`嗽症狀較前緩解,仍有低熱。前一周患兒出現高熱,最高體溫39.(TC,再次出現咳嗽,無氣促、發紺,繼續予當地門診治療(具體不詳),咳嗽症狀較前緩解,體溫仍波動於37.5-38.5°C。6天前患兒出現間中嘔吐,3_5次/天,伴解大便次數增多至水樣便,確診為腹瀉,經中、西藥治療,均沒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欠佳;採用本發明的肚兜使用5天,病情得以控制,持續使用2個月,患兒腹瀉不再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一
[0023]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是由下列中藥按重量配比組成:石榴皮30-50克、蒼朮100-125克、厚樸80-88克、陳皮50-60克、炙甘草50-70克、肉桂30-50克,將上述中藥石榴皮、蒼朮、厚樸、陳皮、炙甘草經手工撮合後攪拌成粉末狀用棉紗包裹裝入肚兜即成,每次清洗肚兜時將中藥棉紗卸下或更換即可。
[0024]實施例二
[0025]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是由下列中藥的優選配比按重量份數為:石榴皮40克、蒼朮110克、厚樸85克、陳皮55克、炙甘草60克、肉桂40克,將上述中藥石榴皮、蒼朮、厚樸、陳皮、炙甘草經手工撮合後攪拌成粉末狀用棉紗包裹裝入肚兜即成,每次清洗肚兜時將中藥棉紗卸下或更換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肚兜,其特徵在於下列中藥的優選配比按重量份數為:石榴皮40克、蒼朮110克、厚樸85克、陳皮55克、炙甘草60克、肉桂40克,將上述中藥石榴皮、蒼朮、厚樸、陳皮、炙甘草經手工撮合後攪拌成粉末狀用棉紗包裹裝入肚兜即成,每次清洗肚兜時將中藥棉紗卸下或更換即 可。
【文檔編號】A41B13/00GK103705610SQ201310727207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郭偉基託夫, 郭章發, 郭香玉 申請人:太倉市偉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