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
2023-05-06 02:13:31 1
專利名稱:一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的繁育,即一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1969年,盧萬俊等人在湖南省桃源縣太平鋪鄉深山中發現一棵樹齡近百年的品質極佳的野生大葉茶樹,經選育、繁殖和試驗示範,於1989年通過湖南省省級科技成果鑑定,1992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桃源大葉」。桃源大葉茶現現已成為湖南省桃源縣特有的地方優良茶樹品種,以桃源大葉茶為原料製作的各種茶葉,茶質翠綠鮮濃,清香持久。2005年10月,桃源大葉茶獲國家原產地產品保護,用大葉茶加工製作的〃野茶王〃已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近年來,在桃源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該縣茶葉產業,特別是桃源大葉茶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自1969年盧萬俊等人發現那一株野生大葉茶樹到現在四十多年來,如何更多、更快、更好的繁育野生大葉茶樹成了當地茶農的一項重要工作。傳統的作法是
首先選好育苗地址,把苗床做好,鋪上黃土;然後選擇野生大葉茶樹當年生長的半木質化枝條,將枝條剪切成每段包含有一片茶葉的扦插枝,在每年7月11日至9月10日進行無性扦插繁育,把扦插枝下部作生根處理後插入苗床,一片茶葉露出地面,保持苗床溼潤,當茶葉苗長到16 20cm高時移栽到大園,按常規茶葉苗培管方法將所述移栽的茶葉苗培育成具有野茶基因的大葉茶茶樹。這種常規的無性扦插繁育方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其缺點是育苗存活率低,只有60%,移栽的存活率也不高,只有70%。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育苗和移栽存活率低缺點,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無性扦插網袋容器育苗的新的方法
這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選擇育苗場地,場地平整,做苗床,將工廠化生產的圓柱狀的網袋育苗容器立放到苗床上,網袋育苗容器之間的空隙用細土填滿,選擇野生大葉茶當年生長的半木質化枝條,將枝條剪切成每段包含有一片茶葉的扦插枝,在每年7-10月進行無性扦插繁育,把扦插枝下部作生根處理,即將扦插枝下部用重量濃度10-20ppm的吲哚丁酸、20-50ppm的萘乙酸的銨鹽和3_5%的蔗糖溶液的三者混合溶液泡1_2小時,然後植入育苗容器,用手擠緊扦插枝下部,讓一片茶葉露出地面,在苗床上空布置防曬網,保持苗床溼潤,當茶葉苗長到16 20cm高時將茶樹苗連同育苗容器一起移栽到大園中,按常規茶葉苗培管方法將所述移栽的茶葉苗培育成具有野茶基因的大葉茶茶樹。網袋育苗容器可用工廠化生產,所用基質配方原料的來源有如下幾類
A、農林廢棄物類作物秸杆,如玉米、高粱、稻杆、蘆葦及麥杆;B、腐殖土 ;C、工礦業膨化的輕體廢料作為配方的輔料包括煤渣、粉煤灰。將以上各種植物質廢料、工礦業膨化的輕體廢料和土壤轉化為基質需經以下步驟
A、穩定性處理各種植物質廢料含有易發黴變質的有機質,在變質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有害氣體和液體對幼苗根系生長具有極大的威脅,解除這種威脅的辦法需要發酵;藉助發酵所產生的高溫殺死雜草種子、病蟲源,減少育苗過程中的病蟲、草害;B、粉碎與篩分配方材料有粒徑要求,粒徑太小基質持水量大、不透氣,粒徑太大則基質持水量過小,也不利於種苗生長;C、乾燥以適應網袋容器生產時機器對物料溼度的要求,含水量不超過35% ;D、將各種配方材料進行混合復配。製作圓柱狀的輕基質網袋容器利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網袋容器成型機械把復配好的基質和包裝材料,即無紡布整合為一體,生產出一種圓筒形腸狀產品,直徑5-8釐米,切段後用於育苗,切段時每段長度為10-15釐米,每一段就是一個單體的、無底的、圓柱狀的網袋容器;基質裝填應該飽滿、有彈性、無破損。
網袋容器應用於茶樹育苗的優點是
1、網袋容器可以實行工業化生產,十分簡便輕便;
2、由於配方基質具有保水保肥,又透水透氣,病源蟲源基數很小等特點,網袋容器育苗過程省心,茶樹苗生長更快,更健壯,成苗率可以達到90% ;
3、移栽時,發達根系與基質、網袋三者一體化,從苗床向大田轉運時不散坨,極輕便,茶樹苗適應性好,栽後管理省工,緩苗期短、成活率高,可以達到85% ;
4、網袋容器苗植入土壤,相當於施用土壤改良劑,具有土壤培肥效果,網袋容器可自然降解成絲狀,不形成汙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詳細說明如下
我們於2011年在湖南省桃源縣實驗了這種茶樹網袋容器育苗方法,步驟如下
一、準備網袋容器配方原料
A、農林廢棄物類水稻秸杆;B、腐殖土 ;C、粉煤灰;其A B C的重量比為5% 80% 15%,攪拌均勻;
二、將以上各種植物質廢料、工礦業膨化的輕體廢料和土壤轉化為基質需經以下步
驟
A、穩定性處理蓋上塑料布,堆積發酵3-5天;藉助發酵所產生的高溫殺死雜草種子、病蟲源,減少育苗過程中的病蟲、草害;B、粉碎與篩分配方材料粒徑過30目篩;C、乾燥以適應網袋容器生產時機器對物料溼度的要求,含水量不超過35% ;D、將各種配方材料進行混合復配,再次攪拌均勻。三、製作圓柱狀的輕基質網袋容器利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網袋容器成型機把復配好的基質和包裝材料,即無紡布整合為一體,生產出一種圓筒形腸狀產品,6釐米,切段後用於育苗,切段時每段長度為12釐米,每一段就是一個單體的、無底的、圓柱狀的網袋容器;基質裝填應該飽滿、有彈性、無破損。四、這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選擇育苗場地,場地平整,做苗床,將工廠化生產的圓柱狀的網袋育苗容器立放到苗床上,網袋育苗容器之間的空隙用細土填滿,選擇野生大葉茶當年生長的半木質化枝條,將枝條剪切成每段包含有一片茶葉的扦插枝,在2011年8月進行無性扦插繁育,把扦插枝下部作生根處理,即將扦插枝下部用重量濃度15ppm的吲哚丁酸、30ppm的萘乙酸的銨鹽和4%的蔗糖溶液的三者混合溶液泡I. 5小時,然後植入育苗容器,用手擠緊扦插枝下部,讓一片茶葉露出地面,在苗床上空布置防曬網,保持苗床溼潤,當茶葉苗長到18cm高時將茶樹苗連同育苗容器一起移栽到大園中,按常規茶葉苗培管方法將所述移栽的茶葉苗培育成具有野茶基因的大葉茶茶樹。2011年桃源縣移栽茶樹網袋容器育苗進行試點,苗床面積I畝,每畝育苗2000株, 平均成苗率為95%,移栽面積10畝,每畝栽苗500株,成活率達到98%,無明顯緩苗期。
權利要求
1.一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選擇育苗場地,場地平整,做苗床,將工廠化生產的圓柱狀的網袋育苗容器立放到苗床上,網袋育苗容器之間的空隙用細土填滿,選擇野生大葉茶當年生長的半木質化枝條,將枝條剪切成每段包含有一片茶葉的扦插枝,在每年7-10月進行無性扦插繁育,把扦插枝下部作生根處理,即將扦插枝下部用重量濃度10-20ppm的吲哚丁酸、20-50ppm的萘乙酸的銨鹽和3_5%的蔗糖溶液的三者混合溶液泡1-2小時,然後植入育苗容器,用手擠緊扦插枝下部,讓一片茶葉露出地面,在苗床上空布置防曬網,保持苗床溼潤,當茶葉苗長到16 20cm高時將茶樹苗連同育苗容器一起移栽到大園中,按常規茶葉苗培管方法將所述移栽的茶葉苗培育成具有野茶基因的大葉茶茶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網袋育苗容器工廠化生產,所用基質配方原料的來源有如下幾類 A、農林廢棄物類作物秸杆,如玉米、高粱、稻杆、蘆葦及麥杆;B、腐殖土 ;C、工礦業膨化的輕體廢料作為配方的輔料包括煤渣、粉煤灰; 將以上各種植物質廢料、工礦業膨化的輕體廢料和土壤轉化為基質需經以下步驟 A、穩定性處理各種植物質廢料含有易發黴變質的有機質,在變質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有害氣體和液體對幼苗根系生長具有極大的威脅,解除這種威脅的辦法需要發酵;藉助發酵所產生的高溫殺死雜草種子、病蟲源,減少育苗過程中的病蟲、草害、粉碎與篩分配方材料有粒徑要求,粒徑太小基質持水量大、不透氣,粒徑太大則基質持水量過小,也不利於種苗生長;C、乾燥以適應網袋容器生產時機器對物料溼度的要求,含水量不超過35% ;D、將各種配方材料進行混合復配; 製作圓柱狀的輕基質網袋容器利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網袋容器成型機械把復配好的基質和包裝材料,即無紡布整合為一體,生產出一種圓筒形腸狀產品,直徑5-8釐米,切段後用於育苗,切段時每段長度為10-15釐米,每一段就是一個單體的、無底的、圓柱狀的網袋容器;基質裝填應該飽滿、有彈性、無破損。
全文摘要
一種野生大葉茶樹的繁育方法,選擇育苗場地,做苗床,將工廠化生產的圓柱狀的網袋育苗容器立放到苗床上,選擇野生大葉茶當年生長的半木質化枝條,將枝條剪切成每段包含有一片茶葉的扦插枝,在每年7-10月進行無性扦插繁育,把扦插枝下部作生根處理,然後植入育苗容器,用手擠緊扦插枝下部,讓一片茶葉露出地面,在苗床上空布置防曬網,保持苗床溼潤,當茶葉苗長到16~20cm高時將茶樹苗連同育苗容器一起移栽到大園中,1、網袋容器可以實行工業化生產,十分簡便輕便;2、由於配方基質具有保水保肥,又透水透氣,成苗率可以達到90%;3、移栽時,緩苗期短、成活率高,可以達到85%;4、網袋容器苗植入土壤,不形成汙染。
文檔編號A01G9/10GK102870571SQ2012103866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4日
發明者唐春仙 申請人:湖南古洞春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