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練習格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8:55:3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書法練習格,可用於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練習。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漢字書法練習格多為傳統的「田字格」、「米字格」、「回字格」等,這些練習格在漢字書法的練習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上述練習格都存在各自的缺點:「田字格」和「米字格」只確定了漢字的中心位置,缺少對漢字主體和外延部分的限定,初學者在練字的時候無法掌控字在格中的大小比例,容易把字寫得大小不一,結構鬆散,且「田字格」只有水平線和豎直線,「米字格」的斜線都是45°的,不能很好的為書寫過程中橫豎斜等筆畫的位置、角度提供參考;「回宮格」雖然限定了漢字主體和外延部分的位置,但初學者仍然不能很好的把握筆畫起筆收筆的位置和筆畫的角度,比如說楷書中橫畫的抗肩、長短、撇低捺高等都是非常難把握的。
另一方面,這些傳統的書法練習格也給書法老師的指導和講解帶來困難,因為筆畫起筆收筆的位置和筆畫的角度沒有依據,講解起來就比較難,學生也比較難接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書法練習格,能幫助習字者更好的把握漢字筆畫的位置、長短、角度,筆畫間的距離,以及字的大小比例,從而掌握字的整體結構和布局,提高漢字練習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書法練習格,其特徵在於:包括橢圓形外宮、五邊形內宮、中豎線、中橫線和上橫線;所述橢圓形外宮為上下對稱、左右對稱的橢圓形,橢圓的長半徑在豎直方向上,所述中豎線位於橢圓形外框內長半徑所在直線上;所述五邊形內宮位於橢圓形外宮內,由左邊線、上邊線、右邊線、右下邊線和左下邊線依次首尾連接包圍而成;所述左邊線和右邊線為豎直線,等間距設置在中豎線的兩側;所述上邊線連接左、右邊線的上端點,與中豎線相交,上邊線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13°~18°的夾角;所述左下邊線、右下邊線的一端位於中豎線上,另一端分別連接左、右邊線的下端點,左下邊線左高右低,與水平線之間具有5°~7.5°的夾角,右下邊線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12°~15°的夾角;所述中橫線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6°~9°的夾角,分別與左邊線、中豎線、右邊線相交,交點均位於橢圓形外宮的短半徑所在直線上方;所述上橫線位於上邊線與中橫線之間,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6°~9°的夾角,分別與左邊線、中豎線、右邊線相交,交點均位於上邊線與中橫線所在直線之間;所述中豎線、中橫線、上橫線將五邊形內宮分割成6個宮格。
五邊形內宮用於容納漢字的主體,橢圓形外宮限定漢字的外延部分。初學者可以根據內外宮的邊界來控制漢字在練習格中的位置和大小比例,易於形成內緊外松的字體結構。利用橢圓形外框控制漢字的外延部分,更符合漢字的結構規律,相較於「田字格」、「米字格」和「回宮格」的矩形外框,更容易幫助習字者把握字形,從而寫出富有美感和立體感的字。
上橫線、中橫線均為斜線,符合楷書中橫畫左低右高的特點,楷書中橫畫的傾斜度一般為5°~10°,上橫線、中橫線的傾斜度也在該範圍內,因此可以為橫畫的書寫提供參照,幫助習字者迅速掌握橫畫的抗肩。另外,五邊形內宮的上橫線的傾斜度較大,與位於字頭的平撇的傾斜度相近,如禾、千、看等字,可以為這類字的起筆位置和角度提供有效參考。中豎線和左、右邊線能幫助習字者更容易地把豎畫寫直,也給一些撇、捺的書寫傾斜度提供參考。
五邊形內宮的左、右下邊線不同的傾斜角度,使得他們與左、右邊線的交點左低右高,符合漢字中撇低捺高的特點,給撇、捺的書寫提供了依據,如大、更、又、美等字。左、右下邊線的交點靠下,給位於中間的豎畫或類似豎的筆畫的書寫位置提供了參考,如個、下、水、子等字。結合上述3個交點,又正好給木、來、米等字下半部分的位置關係及收筆位置提供了恰到好處的參考。
五邊形內宮被中豎線、中橫線、上橫線分割成6個宮格,能幫助習字者更清晰的把握漢字的結構布局和筆畫位置。其中五邊形內宮的上半部分被分割成4個宮格,因漢字的第一筆通常位於上半部分,因此上半部分的細分有助於更準確的找到第一筆的起筆位置,也有利於把握漢字書寫上緊下松的規律。上邊線、上橫線、中橫線以及左、右下邊線之間的間距各不相同,有疏有密,能給漢字筆畫的間距提供參考。
在上述的書法練習格中,所述橢圓形外宮的短半徑方向最凸點到左、右邊線的距離小於左、右邊線到中豎線的距離。
在上述的書法練習格中,所述中豎線、中橫線、上橫線的兩端均伸出到橢圓形外宮內,中橫線的伸出部分比上橫線的伸出部分長。這些伸出部分的設置,能夠幫助習字者把握筆畫外延部分的起筆收筆位置以及筆畫的長短,使筆畫到位,如雲、手、中、午等字。
優選的,在上述的書法練習格中,所述上邊線、中橫線、上橫線、左下邊線、右下邊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分別為16°、7°、7°、6°、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採用內、外宮結構,並且外宮為橢圓形,有利於初學者控制字型大小、位置和外形,寫出規範統一且富有美感的字,並形成內緊外松的字體結構;
2、採用具有不同傾斜角的線,有利於習字者把握筆畫的斜度,特別是漢字書寫中,橫畫左低右高和撇低捺高的特點;
3、6個宮格的分割形式,以及中豎線、中橫線、上橫線的設置,能幫助習字者更清晰的把握筆畫的起筆收筆位置以及筆畫的長短、間距;
4、既有利於習字者掌握漢字的整體結構和布局,也便於老師講解,從而提高漢字的練習效果和教學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書法練習格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書法練習格的字帖示意圖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書法練習格的字帖示意圖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書法練習格的字帖示意圖三。
圖5為本實用新型書法練習格的字帖示意圖四。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書法練習格,包括橢圓形外宮10、五邊形內宮20、中豎線30、中橫線40和上橫線50。
橢圓形外宮10為上下對稱、左右對稱的橢圓形,橢圓的長半徑在豎直方向上,中豎線30位於橢圓形外框內長半徑所在直線上。
五邊形內宮20位於橢圓形外宮10內,由左邊線21、上邊線22、右邊線23、右下邊線24和左下邊線25依次首尾連接包圍而成。左邊線21和右邊線23為豎直線,等間距設置在中豎線30的兩側,橢圓形外宮10的短半徑方向最凸點到左、右邊線21、23的距離小於左、右邊線21、23到中豎線30的距離。上邊線22連接左、右邊線21、23的上端點,與中豎線30相交,上邊線22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13°~18°的夾角。左下邊線25的左端連接左邊線21的下端點,右端位於中豎線30上,左下邊線25左高右低,與水平線之間具有5°~7.5°的夾角。右下邊線24的左端位於中豎線30上,與左下邊線25連接,右端連接右邊線23的下端點,右下邊線24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12°~15°的夾角。
中橫線40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6°~9°的夾角,分別與左邊線21、中豎線30、右邊線23相交,交點均位於橢圓形外宮10的短半徑所在直線上方。上橫線50位於上邊線22與中橫線40之間,左低右高,與水平線之間具有6°~9°的夾角,分別與左邊線21、中豎線30、右邊線23相交,交點均位於上邊線22與中橫線40所在直線之間。優選的,上橫線50與中橫線40平行。
中豎線30、中橫線40、上橫線50將五邊形內宮20分割成6個宮格。中豎線30、中橫線40、上橫線50的兩端均伸出到橢圓形外宮10內,中橫線40的伸出部分比上橫線50的伸出部分長。
上述的上邊線22、中橫線40、上橫線50、左下邊線25、右下邊線24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分別優選16°、7°、7°、6°、13°。
圖2-圖5所示為本書法練習格的範字字帖,能幫助習字者更清楚地把握漢字的結構。
可以理解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與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與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