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視覺的目標空間運動軌跡特徵的安全管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3:30: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電站現場管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基於視覺的目標空間運動軌跡特徵的安全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
目前變電站現場安全管控採用人工觀察的方式,在變電站進行工作時會有安全監督員,實時觀察工作現場情況,觀察現場工作人員是否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利用在變電站工作區域布設安全圍欄的方法對作業區域進行管控。但是在變電站實際作業現場,電站內進出通道過長,基本無法進行完整封閉,工作人員可能會通過不正常路逕到達工作區域,增加了人員誤入帶電間隔而觸電的風險;當變電站內作業面積過大、作業點較多時,現場安全監護人員不足,難以對作業區域進行實時監督,增加了安全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容易實施、監控精確且減少人力投入的基於視覺的目標空間運動軌跡特徵的安全管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於視覺的目標空間運動軌跡特徵的安全管理系統,包括多目監控相機、圖像處理器GPU和中央處理器CPU,根據變電站現場三維空間信息和設備部署情況,設置安全管控區域,該區域按照作業整體活動區域劃分,所述安全管控區域內設置有所述多目監控相機,所述多目監控相機通過安裝架固定在立柱上,並且,所述立柱設置在所述安全管控區內作業人員行走的路邊和作業設備的旁邊,所述多目監控相機實時監控作業人員的行走路線和維修作業設備的情況,所述多目監控相機拍攝的圖像通過乙太網將傳輸到所述圖像處理器GPU,所述圖像處理器GPU與所述中央處理器CPU相互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CPU還通過無線通訊網分別與個人信息終端和上位機連接。
每一所述多目監控相機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安裝架上,或者兩個以上所述多目監控相機共同安裝在同一安裝架上;所述中央處理器CPU與所述變電站高精度三維數字模型構成的三維模型庫連接。
所述安裝架為固定式結構,或者為能夠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的轉動式結構,或為既能在豎直平面內轉動又能在水平面內轉動的轉動式結構。所述轉動式結構包括弧形板或弧形齒條,所述弧形板或弧形齒條分別與緊固螺栓或驅動電機的齒輪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變電站現場布設多目監控相機,並且設置合理的作業區域和作業步驟,對對作業人員的行走路線和作業步驟實施監控,防止可能的誤操作和危險動作,達到現場安全管控的目的。
2、本實用新型多目監控相機的固定方式既可以採用固定式安裝,也可以採用豎直平面內轉動式安裝,還可以採用豎直平面和水平平面均轉動式安裝,達到全方位監控拍攝,提高監控精度。
3、本實用新型多目監控相機安裝架的轉動既可以採用手動式操作,也可以採用電動式操作,採用電動式操作還能遙控,方便快捷。
4、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容易實施、監控精確且減少人力投入,對人員進行實時監測和定位,實現變電站現場的安全管控,其應用範圍廣,易於推廣實施,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基於視覺的目標空間運動軌跡特徵的安全管理系統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圖中,1-立柱,2-多目監控相機,3-維修部件,4-作業設備,5-作業人員,6-乙太網,7-圖像處理器GPU,8-中央處理器CPU,9-三維模型庫,10-個人信息終端,11-無線通訊網,12-上位機。
一種基於視覺的目標空間運動軌跡特徵的安全管理系統,包括多目監控相機2、圖像處理器GPU和中央處理器CPU,其中:根據變電站現場三維空間信息和設備部署情況,設置安全管控區域,該區域按照作業整體活動區域劃分,安全管控區域內設置有多目監控相機2,多目監控相機2通過安裝架固定在立柱1上(圖中未畫出安裝架),並且,立柱1設置在安全管控區內作業人員5行走的路邊和作業設備4的旁邊,多目監控相機2實時監控作業人員5的行走路線和維修作業設備4的情況,作業人員5需要對作業設備4的維護部件3進行維護,多目監控相機2拍攝的圖像通過乙太網將6傳輸到圖像處理器GPU,圖像處理器GPU與中央處理器CPU相互連接,中央處理器CPU還通過無線通訊網11分別與個人信息終端10和上位機12連接。
每一多目監控相機2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安裝架上,或者兩個以上多目監控相機共同安裝在同一安裝架上;中央處理器CPU與變電站高精度三維數字模型構成的三維模型庫9連接。
安裝架為固定式結構,或者為能夠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的轉動式結構,或為既能在豎直平面內轉動又能在水平面內轉動的轉動式結構。轉動式結構包括弧形板或弧形齒條,弧形板或弧形齒條分別與緊固螺栓或驅動電機的齒輪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變電站現場布設多目監控相機,並且設置合理的作業區域和作業步驟,對對作業人員的行走路線和作業步驟實施監控,防止可能的誤操作和危險動作,達到現場安全管控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