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瓶用自動上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4:56: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上閥裝置的結構設計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鋼瓶用自動上閥裝置。
背景技術:
鋼製氣瓶是一種儲壓容器,通常用來盛裝永久氣體、液化氣體或混合氣體。現有技術中,採用人工扭力扳手將鋼製氣瓶埠與閥門連接,生產效率較低,難以保證每個鋼製氣瓶的扭力均勻度,產品質量不易控制。針對以上問題,開發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的鋼瓶用自動上閥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技術問題,現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的鋼瓶用自動上閥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瓶用自動上閥裝置,該裝置包括:架體、設置在架體頂部的滑輪組、設置在架體中部的扭力箱體、設置在扭力箱體下部的第一連接軸、設置在扭力箱體上部的第二連接軸,扭力箱體內設置有扭力傳感組件和砝碼,所述扭力傳感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蝸輪蝸杆減速機、三相異步電機和扭矩傳感器,滑輪組一側與砝碼連接,滑輪組另一側與第二連接軸連接,扭矩傳感器上部、扭矩傳感器下部分別和第二連接軸下部、第一連接軸上部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軸與鋼瓶上閥用閥體連接。
進一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架體頂部設置有7形支架,滑輪組固定在支架上,滑輪組通過鋼絲繩與砝碼、第二連接軸連接。
進一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架體外側部設置有壓緊氣缸,架體內側部設置有第一T形固定塊,壓緊氣缸上連接有與第一T形固定塊對稱的第二T形固定塊;所述扭力箱體內設置有扭力傳感組件的接近開關,扭力箱體下部連接有扭矩顯示屏。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鋼瓶用自動上閥裝置的結構設計較為合理,通過扭力箱體中各組件的配合使用,操作者可對鋼瓶端部進行自動上閥或下閥,方便實用,適宜進一步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扭力傳感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架體,2.滑輪組,3.扭力箱體,31.蝸輪蝸杆減速機,32.三相異步電機,33.扭矩傳感器,35.扭矩顯示屏,4.第一連接軸,5.第二連接軸,6.壓緊氣缸,7.第一T形固定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下面所示的實施例不對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實用新型內容起任何限定作用,並且,下面實施例所表示的構成的全部內容不限於作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所必須的。
實施例一
如附圖所示的一種鋼瓶用自動上閥裝置,該裝置包括:架體1、設置在架體1頂部的滑輪組2、設置在架體1中部的扭力箱體3、設置在扭力箱體3下部的第一連接軸4、設置在扭力箱體3上部的第二連接軸5,扭力箱體3內設置有扭力傳感組件和砝碼,所述扭力傳感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蝸輪蝸杆減速機31、三相異步電機32和扭矩傳感器33,滑輪組2一側與砝碼連接,滑輪組2另一側與第二連接軸5連接,扭矩傳感器33上部、扭矩傳感器33下部分別和第二連接軸5下部、第一連接軸4上部連接,第一連接軸4通過夾具與鋼瓶上閥用閥體連接。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架體1頂部設置有7形支架,滑輪組2固定在支架上,滑輪組2通過鋼絲繩與砝碼、第二連接軸5連接;所述架體1外側部設置有壓緊氣缸6,架體1內側部設置有第一T形固定塊7,壓緊氣缸6上連接有與第一T形固定塊7對稱的第二T形固定塊;扭力箱體3內設置有扭力傳感組件的接近開關,扭力箱體3下部連接有扭矩顯示屏35。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在使用時,首先將鋼瓶放置在第一T形固定塊7和第二T形固定塊之間,開啟壓緊氣缸6固定鋼瓶,鋼瓶上閥用閥體通過夾具與第一連接軸4連接,此時,閥體下沉,接近開關使扭矩傳感器33按照扭矩顯示屏35上的參數正向動作,即完成鋼瓶的自動上閥;相反,扭矩傳感器33按照扭矩顯示屏35上的參數反向動作,鋼瓶閥體被擰下,取下夾具上的閥體,砝碼通過滑輪組2使第一連接軸4上行,即完成鋼瓶下閥,方便實用,適宜進一步推廣應用。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