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模先退式雙色注塑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9:42:2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後模先退式雙色注塑模具的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注塑件的使用日益廣泛,有些注塑件在製造時需要使用雙色式的注塑模具,這些注塑模具都需要為二次進料預留空間,但是由於模具結構的限制,因此只能在前模部分為二次進料預留空間;如果要在後模部分為二次進料預留空間,目前的結構很難實現。目前這類要求的注塑模具是這樣生產的:當一色產品注塑成型後,型模腔內的成品被頂出,通過人工把成品放置在另一套模具上做二次成型,使得注塑作業的作業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提高雙色注塑作業效率的後模先退式雙色注塑模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後模先退式雙色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模座活動配合,其特徵在於:
所述下模座上開設有成型模腔,並且在下模座上開設有連通成型模腔的注塑流道,成型模腔內設有能上下滑動的成型鑲件;
所述下模座上設有一個能上下滑動的頂針板,及一個能上下樞轉的蹺板,所述成型鑲件的下端固定在頂針板上,所述蹺板的樞軸位於蹺板的中部,蹺板的右端抵住頂針板的下表面;
所述下模座上開設有一滑槽,該滑槽內設有一能前後滑動的頂柱,頂柱的上端與上模座固接,頂柱的下端抵住蹺板的左端,並且頂柱能滑動至其下端與蹺板錯開。
進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上設有用於頂出成型模腔內的成型注塑件的頂料杆。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後模先退式雙色注塑模具,通過成型鑲件、頂針板、蹺板、頂柱的配合,可以在一次合模的情況下,實現雙色注塑,能提高雙色注塑作業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後模先退式雙色注塑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本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中的頓號均表示和的關係。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後模先退式雙色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下模座2活動配合,其特徵在於:
所述下模座2上開設有成型模腔7,並且在下模座2上開設有連通成型模腔7的注塑流道,成型模腔7內設有能上下滑動的成型鑲件5;
所述下模座2上設有一個能上下滑動的頂針板6,及一個能上下樞轉的蹺板4,所述成型鑲件5的下端固定在頂針板6上,所述蹺板4的樞軸8位於蹺板4的中部,蹺板4的右端抵住頂針板6的下表面;
所述下模座2上開設有一滑槽,該滑槽內設有一能前後滑動的頂柱3,頂柱3的上端與上模座1固接,頂柱3的下端抵住蹺板4的左端,並且頂柱3能滑動至其下端與蹺板4錯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下模座2上設有用於頂出成型模腔7內的成型注塑件的頂料杆9。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適用於雙色注塑產品,其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狀態下,上模座與下模座合模,並且頂柱頂住蹺板的左端,使得蹺板的右端將頂針板向上頂起,使得成型鑲件也向上移至上止點,此時通過注塑流道向成型模腔內注入第一種顏色的塑料熔液,待第一種顏色的塑料熔液在成型模腔內成型後,轉動上模座,使得頂柱向前(或向後)滑動至與蹺板錯開,此時蹺板左端的頂推力撤去,在頂針板的重力作用下,蹺板的右端隨即下沉,而蹺板的左端隨即上升,頂針板也向下移動,成型鑲件也隨之向下移至下止點,從而在成型模腔內留出二次注塑的空間,此時即可通過注塑流道向成型模腔內注入第二種顏色的塑料熔液,待第二種顏色的塑料熔液在成型模腔內成型後,移去上模座,即可利用頂料杆將已成型的雙色注塑件從成型模腔中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