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型退火爐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3:17:51 3
專利名稱:複合型退火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熱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黃銅壓延加工過程中使
用的臺車式退火爐。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各銅加工企業,特別是黃銅及鉛黃銅壓延加工企業的棒材退
火,大部分採用普通的遠紅外臺車式退火爐,主要是把工件靜止放在臺車上
退火,爐內熱氣流動紊亂,氣流流速不均勻,造成退火時上下溫差較大,產
品質量難以保證;底部由於結構原因,不能完全密封,能源利用效率較低,
且爐壁一般採用多層耐火磚,爐體重量大,安裝不便,生產效率低,散熱較
多,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惡化了周圍的工作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從而開發一種均勻退火,提 高熱效率和產品質量,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雙臺車罩式複合型退火爐。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複合型退火爐,具有爐
體,爐體內有電熱系統,其特徵是所述爐體為分離式,由爐罩、爐底以及與
爐罩相配合的液壓升降裝置組成,所述爐罩內裝有電熱系統和熱風循環系
統,所述爐底為臺車結構,下面裝有行走輪及及制動器。行走輪與設在地面
的軌道相配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
作為優選,爐罩內的熱風循環系統由側嚮導風罩和設置在爐罩頂部的若 幹臺熱循環風機組成。
作為優選,升降裝置由安裝在爐罩四周的升降導向裝置和固定在底面上垂直設置的液壓升降裝置組成。
作為優選,爐罩的底面和爐底的頂面相重合,所述重合面之間裝有軟性 密封條,受壓密封,保證複合型退火爐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上述退火爐,採用雙臺車(雙爐底)獨立移動機構,使複合型退火爐裝
料、材料退火的時間重合,以提高設備使用效率,還可以實現自動控制。
因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側向熱風循環系統的設置和採用雙臺
車獨立移動機構,再加上好的密封性能,為實現均勻退火,提高熱效率和產
品質量,從而達到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附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 實施例
如圖l所示的退火爐,爐體為分離式,由爐罩4、爐底l以及與爐罩相 配合的液壓升降裝置組成。爐罩4內設有電熱系統及熱風循環系統,熱風循 環系統中的導風罩採用厚度為2mm的不鏽鋼板,用鈑金折邊等工藝手段,使 其增加強度,不易熱變形;採用上、下雙層結構,實現側向進、出風,使熱 風透過棒材層間隙,提高熱交換效率及減小棒材內外層溫差。
考慮爐內空氣流動受阻等因素,爐罩頂部配有4套熱循環風機5,確保 爐內空氣以60次/分鐘的速度流動,將電熱充分交換,實現爐內溫度的均勻 性。爐罩4由鋼管、板材焊接,爐襯為纖維耐火保溫材料,具有重量輕、密 封保溫性能好、蓄熱少的優點。爐內電熱元件為OCr25A15的帶狀體,用高 溫粘合劑和陶釘固定在纖維材料上,具有牢固、可靠、不易鬆脫等特點。由 四臺液壓缸3組成、垂直設置的液壓升降系統,配以爐罩四周的升降導向裝 置6驅動爐體上、下升降,上、下升降平穩、安全。爐底l為臺車結構,採 用型材焊接而成,配有獨立的自行裝置和制動裝置,以齒輪齒條傳動方式,結合變頻器控制,實現爐底雙速自行,即快速進出移動和慢速定位,爐底臺 車有行走輪及制動器,行走輪與設在地面的軌道2相配合,車內填充保溫耐 火材料及四周安裝軟性密封材料。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本實施例的爐底l採 用雙臺車設置,使臺車裝料與材料退火同時進行,以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工 作時爐罩底面和爐底頂面相重合,重合面之間由軟性密封條受壓密封配合, 保持複合型退火爐良好的密封性能。本發明的熱電系統採用二區溫控,配備智能型溫控儀,實現自動無級調 功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複合型退火爐,具有爐體,爐體內有電熱系統,其特徵是所述爐體為分離式,由爐罩、爐底以及與爐罩相配合的液壓升降裝置組成,所述爐罩內裝有電熱系統和熱風循環系統,所述爐底為臺車結構,下面裝有行走輪及及制動器。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複合型退火爐,其特徵在於爐罩內的熱循環系統由側嚮導風罩和設置在爐罩頂部的若干臺熱循環風機組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型退火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升降裝置由安裝在爐罩四周的升降導向裝置和固定在底面上垂直設置的液 壓升降裝置組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型退火爐,其特徵在於爐罩的底 面和爐底的頂面相重合,所述重合面之間裝有軟性密封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複合型退火爐,具有爐體,爐體內有電熱系統,其特徵是所述爐體為分離式,由爐罩、爐底以及與爐罩相配合的液壓升降裝置組成,所述爐罩內裝有電熱系統和熱風循環系統,所述爐底為雙臺車結構,下面裝有行走輪及及制動器。行走輪與設在地面的軌道相配合。所述熱風循環系統由側嚮導風罩和設置在爐罩頂部的若干臺熱循環風機組成。升降裝置由安裝在爐罩四周的升降導向裝置和與垂直設置的液壓升降裝置組成。本發明實現了均勻退火,提高熱效率和產品質量,從而達到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文檔編號C22F1/08GK101407899SQ200810120908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4日
發明者宋長洪 申請人:宋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