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1:00:56 3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產品屬於製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
背景技術:
咽喉炎,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兩種。急性咽喉炎冬春季最為多見,多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急性扁桃體炎,且常是麻疫,流感,猩紅熱等傳染病的併發症,成年人以咽部症狀為主,病初咽部有幹癢,灼熱,漸有疼痛,吞咽時加重,唾液增多,咽側索受累則有明顯的耳痛,全身症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症狀;慢性咽炎是由於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反覆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所致,全身各種慢性疾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繼發本病,患者自覺咽部不適,幹、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有異物感,以上症狀在說話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後、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咽喉炎 容易給人體造成以下危害1.咽喉部的炎症將導致呼吸道疾病增多;2.咽喉部腫脹會影響食物的吞咽;3.可並發腮腺炎、甲狀腺炎等;4.咽後壁的炎症可以導致頸椎椎體不穩,導致頸椎病加重,出現心慌、頭暈、失眠等症狀。治療咽喉炎有多種方法,如茶療、食療、西藥治療、中藥治療、中成藥治療等,口服中成藥顆粒具有痛苦小、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一系列優點,成為治療咽喉炎的常用方法。本發明是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以黃岑、桔梗、竹茹、知母、茯苓、桑葉、香附、百合、紅棗、核桃、甘草、菊花、沉香、胖大海、紫蘇子、薄荷腦、羅漢果、牡丹皮、山豆根為原料通過特定的工藝來配製成中成藥顆粒,特點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具有清熱利咽的效果,主治慢性咽炎,並具有保護聲帶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的配製方法,該中成藥顆粒是針對慢性咽喉炎的治療而專門配製的,該產品含有多種具有清熱利咽效果的中藥材,特點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具有清熱利咽的效果,主治慢性咽炎,並具有保護聲帶的作用。生產該產品使用的原料有黃芩10%、桔梗8%、竹茹4%、知母4%、茯苓5%、桑葉3%、香附5%、百合8%、紅棗5%、核桃5%、甘草6%、菊花8%、沉香5%、胖大海8%、紫蘇子3 %、薄荷腦2 %、羅漢果7 %、牡丹皮3 %、山豆根3 %、水適量,以上19種中藥材熬製藥液製成的清膏佔最終數量的65% 70%,蔗糖和糊精按I : 1.5的比例配製品佔30% 35%。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批量配製治療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的方法,其特徵由以下步驟構成I.將黃芩、桔梗、竹茹、知母、茯苓、桑葉、香附、百合、紅棗、核桃、甘草、菊花、沉香、胖大海、紫蘇子、薄荷腦、羅漢果、牡丹皮、山豆根送入熬製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5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8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製的藥液濾去雜質後混合放置。2.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3.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後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後乾燥,即得成品。本發明產品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的配製方法,該方法工藝簡單,生產的藥物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具有清熱利咽的效果,主治慢性咽炎,並具有保護聲帶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將佔總量為10%的黃芩、8%的桔梗、4%的竹茹、4%的知母、5%的茯苓、3%的桑葉、5%的香附、8%的百合、5%的紅棗、5%的核桃、6%的甘草、8%的菊花、5%的沉香、8%的胖大海、3%的紫蘇子、1%的薄荷腦、7%的羅漢果、3%的牡丹皮、3%的山豆根送入熬製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5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8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製的藥液濾去雜質後混合放置;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濃縮成的清膏數量佔最終數量的65%;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後佔最終數量的35%,然後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後乾燥,即得成品。實施例2:將佔總量為10%的黃芩、8%的桔梗、4%的竹茹、4%的知母、5%的茯苓、3%的桑葉、5%的香附、8%的百合、5%的紅棗、5%的核桃、6%的甘草、8%的菊花、5%的沉香、8%的胖大海、3%的紫蘇子、1%的薄荷腦、7%的羅漢果、3%的牡丹皮、3%的山豆根送入熬製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5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8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製的藥液濾去雜質後混合放置;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濃縮成的清膏數量佔最終數量的67. 5%;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後佔最終數量的32. 5%,然後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後乾燥,即得成品。實施例3 將佔總量為10%的黃芩、8%的桔梗、4%的竹茹、4%的知母、5%的茯苓、3%的桑葉、5%的香附、8%的百合、5%的紅棗、5%的核桃、6%的甘草、8%的菊花、5%的沉香、8%的胖大海、3%的紫蘇子、1%的薄荷腦、7%的羅漢果、3%的牡丹皮、3%的山豆根送入熬製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5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8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製的藥液濾去雜質後混合放置;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濃縮成的清膏數量佔最終數量的70%;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後佔最終數量的30 %,然後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後乾燥,即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其特徵是以黃芩10%、桔梗8%、竹茹4%、知母4%、茯苓5%、桑葉3%、香附5%、百合8%、紅棗5%、核桃5%、甘草6%、菊花8%、沉香5%、胖大海8%、紫蘇子3%、薄荷腦2%、羅漢果7%、牡丹皮3%、山豆根3%、水適量,以上19種中藥材熬製藥液製成的清膏佔最終數量的65% 70%,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配製品佔30% 35%為原料,通過以下步驟來得到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其第一步的特徵是將黃芩、桔梗、竹茹、知母、茯苓、桑葉、香附、百合、紅棗、核桃、甘草、菊花、沉香、胖大海、紫蘇子、薄荷腦、羅漢果、牡丹皮、山豆根送入熬製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5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8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製,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製的藥液濾去雜質後混合放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其第二步的特徵是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其第三步的特徵是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後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後乾燥,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顆粒的配製方法,該產品屬於製藥領域,本發明產品是以黃芩、桔梗、竹茹、知母、茯苓、桑葉、香附、百合、紅棗、核桃、甘草、菊花、沉香、胖大海、紫蘇子、薄荷腦、羅漢果、牡丹皮、山豆根為原料通過特定的工藝來配製成中成藥顆粒,特點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具有清熱利咽的效果,主治慢性咽炎,並具有保護聲帶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K9/16GK102973818SQ20111025983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5日
發明者魏加珍 申請人:魏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