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噴水推進泵進水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5:17:27 2

本發明涉及噴水推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噴水推進泵進水結構。
背景技術:
噴水推進裝置是一種新型的特種動力裝置 ,與常見的螺旋槳推進方式不同,噴水推進的推力是通過推進水泵噴出的水流的反作用力來獲得的,並通過操縱舵及倒舵設備分配和改變噴流的方向來實現船舶的操縱。在滑行艇、穿浪艇、水翼艇、氣墊船等中、高速船舶上得到了應用。
現有的噴水推進裝置主要為噴水推進泵,現有的噴水推進泵的進水口都為垂直於水面向下設置,而噴水口則高出水面很多,這種結構存在幾個缺點:第一,現有的進水口通常為了保證有效進水和足夠的進水量,其長度通常要設置6米左右,當船體高速前進的時候,六米長的垂直設置的進水口對船體的阻力十分巨大,變相的降低了噴水推進泵的工作效率;第二,基於第一點缺點中提及的現有的進水口垂直設置的結構特點而言,當船體行進過程中,水流由於垂直設置的進水口的吸力作用會分解出一個傾斜向下的分力,該分力對於高速行進的船體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阻力;第三,基於第一點缺點中提及的現有的進水口的長度設置的結構特點而言,當船體行進至水位不高的水域的時候,進水口容易將河床底部的淤泥、水草、以及雜質吸起,這個結果直接會導致泵體的堵塞,同時由於淤泥、水草等固體雜質的阻力遠遠大於水流,所以船體的行進阻力會進一步加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噴水推進泵進水結構,本發明通過改變進水管的設置方式至水平設置來做到進水方向與噴水方向平行,以此來克服現有技術的諸多缺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噴水推進泵進水結構,包括泵體、進水管以及噴水管,所述的進水管與所述噴水管均與所述泵體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管至少包括水平設置於進水方向前段的水平段。
由此,本發明由於改變了進水管的設置方式,所以其側壁產生的阻力相對現有技術來說十分小,這樣就克服了缺點一的問題;再則本發明當泵體工作的時候,進水管開始吸水的時候會對船體產生一個向前的拉力,同時噴水管在噴水的時候又會對船體產生一個向前的推力,這樣就克服了缺點二的問題,同時還能擁有更大的動力;再則由於進水管更改為水平設置,所以相對現有技術本發明在不同水位高度的水域中進行時,均不會將河床底部的雜質吸入,消除了缺點三帶來的問題。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水平段的軸向軸心線與所述噴水管的管口的軸向軸心線互相平行。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水平段的埠處設置述有多塊篩板,所述篩板平行於所述水平段的軸向軸心線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篩板長度由中間處所述篩板向兩側依次減小。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篩板的端部設置有用於減小水體阻力的斜面部,所述的斜面部由中間篩板向兩側鏡像傾斜。
由此,水草等雜質會在斜面的作用下向水平段兩側分開,而不會進入到進水管內。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噴水管的軸向軸心線位於所述泵體的最大入水的水平位置下方。
由此,噴水管在船體行駛的時候更加接近於水面,減小了噴射的浪花,同時可以利用水體的浮力減小重量以減小推進所需要的動力。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擁有有效減小船體行進阻力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篩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泵體;2-進水管;3-噴水管;4-篩板;2-1-水平段;4-1-斜面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包括泵體1、進水管2以及噴水管3,進水管2與噴水管3均與泵體1連接,其特徵在於:進水管2至少包括水平設置於進水方向前段的水平段2-1。水平段2-1的軸向軸心線與噴水管3的管口的軸向軸心線互相平行。噴水管3的軸向軸心線位於泵體1的最大入水的水平位置下方。本發的泵體1工作的時候,進水管2開始吸水的時候會對船體產生一個向前的拉力,同時噴水管3在噴水的時候又會對船體產生一個向前的推力,這樣船體本來會承受的正面的水體阻力變成了對船體的拉力,提升了泵體1的工作效率。
如圖3所示,水平段2-1的埠處設置述有多塊篩板4,篩板4平行於水平段2-1的軸向軸心線設置。篩板4之間形成進水的進水通道,篩板4長度由中間處篩板4向兩側依次減小。篩板4的端部設置有用於減小水體阻力的斜面部4-1,斜面部4-1由中間篩板4向兩側鏡像傾斜。篩板4水平設置配合斜面部4-1的設置使得正面對流的水體的阻力被減小的同時,由水流帶來的雜質會被斜面部的分流效果帶向兩側,而不會進入到進水通道內,這樣就消除了現有技術的水流阻力以及雜質堵塞等問題。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