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電動單軌吊掛運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1:57:51 2
專利名稱:礦用電動單軌吊掛運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裝置屬煤礦機械產品。特別是用交流電機牽引進行單軌吊掛運輸的裝置。
公知的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備主要是採用礦井窄軌運輸設備。近年來,我國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也引進了一些國外裝備和技術。如西德柴油機單軌吊。另外,我國也自行設計和仿製了幾種運輸設備,如石家莊煤機廠造的90馬力柴油機單軌吊,河南煤研所研製的2噸蓄電池單軌吊。這些設備用柴油機或蓄電池作動力源。由車頭部的專用驅動輪(不承受重力)牽引承載車進行運輸。這些設備的不足是柴油機單軌吊的柴油機噪音大,有排氣汙染,生產礦井應用時,需進行生產環節改造,配套工程多,準備工作時間長,需用特製的驅動輪材料、軌道依靠進口,不能整體搬運大噸位貨載(如大於12噸的液壓支架),造價高。蓄電池單軌吊載重量小、需充電、有效工作時間短。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製成了一種用交流電機牽引的單軌吊掛大噸位運輸設備,可用於綜採搬家及其它輔助運輸。其特徵是使用三相交流電的動力源,通過吊掛的貨載重量和自重作粘重,由車頭部和承載部兼承載的6-8對驅動輪傳遞牽引力,因此,消除了汙染,降低了噪音,實現了大噸位運輸,驅動輪使用通用材料。
本實用新型將在下列實施例中清楚地說明。
圖1是電動單軌吊掛運輸機車頭部。
圖2是電動單軌吊掛運輸機承載車之一。
礦用電動單軌吊掛運輸機由前後司機室8和16、電機——泵站10、卷纜筒14、吊裝架20(兩個吊裝架組成一個承載車,兩個承載車與車頭組成一套設備)、工字鋼軌道7、配重11、吊掛錨杆4及附屬的液壓件等組成。首先,用錨杆4和焊在工字鋼上的槽鋼3將工字鋼軌道固定在巷道頂板上,車身和吊裝架用其上部的承載輪1和兼驅動承載輪6吊在軌道上。吊裝架上配備起吊鏈18。吊裝架吊起貨載19後,驅動輪靠吊裝貨載重量和自重傳遞牽引力進行牽引運行。其交流電源由運行線路中部通過電纜12送至車頭部的卷纜筒14再由卷纜筒、集電環將交流電送到電機2,卷放纜運行,交流電機驅動液壓泵9,液壓泵驅動液壓馬達5,液壓馬達經聯軸器帶動與其直接相連的驅動輪進行工作。8對驅動輪通過兩種組合,可獲得兩種運行速度和載重1、″機車型″運輸,以車頭部自重和配重做為粘重,靠車頭部的兩對驅動輪牽引吊裝架運輸,載重量為2噸,速度為0--2.5米/秒。2、″汽車型″運輸,用車頭部(去掉配重)和兩組吊裝架上的8對驅動輪同時工作,全部載重和自重做粘重,載重量40噸,速度0--1.5米/秒。
設有前後駕駛室可雙向運輸。運輸距離1500米。
權利要求1.使用交流電機牽引的礦用單軌吊掛運輸機,用貨載重量和自重做粘重,用多組驅動輪(8對)驅動工作,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將工字鋼軌道7利用錨杆4固定在巷道頂板上,車體框架和吊裝架靠頂部的承載輪1和兼驅動輪的承載輪6吊掛在工字鋼軌道7上,車頭前後有駕駛室8和16,中部設有卷纜筒14和電機—泵站部10,車頭部下設配重11,車頭的電機——泵站部上有兩對兼承載驅動輪,兩個承載車(每個承載車由兩個吊裝架組成)上各有3對兼承載的驅動輪,驅動輪6與液壓馬達5通過聯軸器直接相連,泵站部輸出的高壓油經控制閥通向各液壓馬達。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鋼軌道7,其特徵是利用焊接在工字鋼底翼的槽鋼3和裝入巷道頂板的錨杆4將其固定在巷頂。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吊裝架20和車體框架上部的承載輪兼驅動輪,其特徵是液壓馬達5與驅動輪通過聯器直接相連,既是驅動輪又是承載輪。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卷纜筒14,其特徵是卷纜筒內設防爆集電環,外部設排纜裝置13,在捲筒的一側裝有驅動捲筒的液壓馬達15。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8對驅動輪,其特徵是車頭部布置2對,每個吊裝架上布置3對。輕載時(2噸以下),以車頭部的2對驅動輪(加配重)牽引,重載時(2-40噸)去掉配重,用8對驅動輪牽引。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裝架20,其特徵是兩個吊裝架中部設有可伸縮連杆,將吊裝架前後部分連在一起。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吊裝架前後部,其特徵是各部設有起吊鏈。
專利摘要一種礦用電動單軌吊掛運輸機。本實用新型屬礦用機械設備,特別是用交流電機牽引運行的單軌吊掛運輸設備。本裝置消除了廢氣汙染,降低了噪音,可進行大噸位(40噸)運輸,可用通用材料加工驅動輪。結構簡單,造價低,易在生產礦井推廣應用。其特徵是用電纜將交流電送至車頭部卷纜筒,再送到電機,電機驅動液壓泵,液壓泵驅動承載車和車頭部的液壓馬達,利用與液壓馬達相連的兼承載的驅動輪牽引運行。該實用新型用於礦井綜採盤區輔助運輸。
文檔編號B66C21/08GK2073868SQ90216870
公開日1991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31日
發明者嚴致祥, 朱文安, 馬錦章 申請人:大同礦務局生產技術處